136书屋 > 穿越 > 谜越清史全文阅读 > 万寿钱现

万寿钱现


三月二十七日,皇阿玛在畅春园正门前,重设酒筵招待八旗大臣、官兵及闲散人员年90岁以上者7人,80岁以上192人,70岁以上1394人,65人以上1012人,其礼遇如前。

三日的宴请,我一日都不愿错过,于是这一次我也乔装参加了。

“皇上,这是宝泉局和宝源局特意为您六十大寿而铸造的钱币。”

“呈上来让朕看看。”

我想,这批钱币大概就是所谓的万寿钱,也就是俗称罗汉钱了。关于“罗汉钱”,历史上没有什么记载,连泉家丁福宝的《历代古钱图说》上都遗漏了它的资料,正因为如此,民间有很多传说:一说是十六世纪初,康熙皇帝派兵进西藏平叛,途中缺军饷,便向佛寺征集铜佛铸钱,为了凑数,连同18尊金质罗汉献缴,被一炉熔化铸钱,因而此钱金光灿烂,故称“罗汉钱”;二说是道光年间,杭州净慈寺有罗汉像500尊,一位虔诚的信徒偶然在罗汉像的背洞里摸出这种康熙钱,认为神赐,如获至宝,将摸出的铜钱称为“罗汉钱”。事实上“罗汉钱”是专为康熙皇帝60寿辰而铸的一种祝寿钱。

康熙年间,全国设有24个铸钱局,从这24种钱币正面文字看,没有多大区别,皆为康熙通宝,但其背文却各不相同,除户部宝泉局和宝源局为满文外,其它22种钱币均为满汉两文各有一字,其左为满文,右为汉文,这22个汉字代表22个铸钱局,而万寿钱不同于这些钱币。

祝寿宫钱与普通的“康熙通宝”相比,主要区别是“熙”字和“通”字,钱文“熙”字写法同康熙玉玺印章相似,其左侧少一竖,康熙玉玺印章上的“左无一竖”的写法是现代学者从曾任刑部尚书兼诗人王士祯著《笔祖笔记》中得到印证的。“通”字上面两点改一点,俗称“一点通”。钱币背面左右为满文“宝泉”两字,表示北京户部宝泉局制造。这种钱币在现在有很多仿品,所以流传还比较广。而宝泉局除了铸造了普通的万寿钱以外,还特铸了背面有龙凤纹的祝寿宫钱,这种钱币与普通“康熙通宝”有较大的区别,且铸量很少,到现在已难得一见。

“好,很好!来人,将特制的钱币赐给参与祝寿诸位臣僚们。”康熙甚是高兴。

我记得各省钱局铸造的罗汉钱是在康熙60大寿后陆续补铸的,他们铸的是背有龙凤纹的“康熙通宝”祝寿宫钱,其制作工整、精良,面文峻深,穿、边廓坚挺,地张平夷,背面的龙风纹图案大方、美观,堪称“美泉”,但这还是不能跟如今呈现在康熙面前的万寿钱比,因为这是绝品。该钱的钱径为2.6厘米,重5.3克,比普通“康熙通宝”略厚、略重,其面文“康熙通宝”四字为工整楷书,“熙”字和“通”字,均为“罗汉钱”的“熙”字和“通”字,其边廓较阔,为0.3厘米,背龙凤纹,龙在穿右,龙头向上,凤在穿左,凤头向下,这与清咸丰以后慈禧当政期间,龙凤钱上的龙头和凤头都向上截然不同。

“给我瞧瞧,快给我瞧瞧。”当小太监将皇上赐予的万寿钱递给八哥哥时,我激动的抢了过来。细细查看,只见它面周廓铸龙鳞纹、背穿上下铸龙须纹,色泽如黄金一般,做工极其精致,绝对是钱币中的上品。

“看你爱不释手的,就收着吧!”八哥哥宠溺的说道,于是我笑开了花。这可是存世量极少的珍品啊!罗汉钱有头炉和普通之分,头炉罗汉钱是首次开炉铸造的,也就是今日呈现给康熙的钱币,它钱径大于2.65厘米,重4.9克,缘阔0.4厘米,制作精良,色泽光亮,而普通罗汉钱是后来各省铸造的,它的钱径小,较头炉罗汉钱轻,缘较窄,这种普通罗汉钱存世量还是比较多的。

“耶,我最爱八爷了!”我忍不住想要抱他,却被他阻止了,于是我才想起我现在的身份是个小随从呐。

“你喜欢就好。”出乎意料的,他没有指责我,而是宠溺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