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谜越清史全文阅读 > 祈雨祭天

祈雨祭天


清代皇帝祈雨祭天最早为顺治14年,有记载说那次顺治致祭礼毕即降大雨。于是,顺治皇帝在这一年定制,“以岁旱躬祷郊坛”。

黎明时分,皇阿玛穿着祭服,前导仪仗,后随陪官,由天坛斋宫乘辇至圜丘坛。皇阿玛从西边牌楼下轿,然后从昭亭门进入圜丘坛。圜丘坛四周绕有两层圆形围墙,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次往外每圈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据说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

天坛的祈年殿和圜丘就是清代除了雍正以外所有皇帝进行祭祀祈雨典礼的地方。正所谓“为祈丰年登九重,圜丘膜拜祝苍穹,回音互闻疑互答,万户千门响织耕”。圜丘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亭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额。将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享、利、贞。“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享”为万物生长繁茂享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久。

圜丘坛最上层朝南方向摆放着皇天上帝的牌位,东西向摆放着清代已故皇帝的牌位。四从位神牌在第二层,大明日神和星辰西向,夜明月神和云雨风雷东向。各神位前均设有青幄。各神位前均按定数陈设祭器、祭品,包括帛、犊、簠、簋、笾、豆、尊、爵、炉、灯等等。乐部设中和韶乐于坛下,分左右悬挂。

随着典仪官唱赞“燔柴迎帝神”,奏响迎帝神乐,燔柴炉内袅袅青烟徐徐升上天空,祭拜典礼正式开始。皇帝在赞引官恭导下,升上祭坛的第一层上帝位前,先上三柱香,再奉上三瓣香,然后依次到列圣配位前上香,随后回到第二层拜位,行三跪九拜礼,众官随跪叩。诸王和贝勒站位于第三层阶上,贝子和公爵站位于阶下,百官站位于外壝棂星门外,按顺序左右排列,所有人均面向北面。

祈雨仪式开始,先是奠玉帛,即奏祭乐,然后皇阿玛将玉、帛奉上,随后是跪进俎,即皇阿玛将胙牛奉上。第三项是行初献礼,即皇阿玛升坛诣上帝位前,跪献爵,放在正中位置,然后所有人俱跪,司祝官站到坛中心的“天心石”上,跪读写给上帝的祝文,读罢奉祝版跪安于上帝位前帛匣,皇阿玛率群臣行三拜礼。再到配位列圣前依次献爵行三拜礼。此过程中,祭乐响奏,舞生伴舞。然后是行亚献礼和终献礼。四从位神牌前上香、奠帛、献爵、行礼,由指定的分献官完成。饮福受胙,奏祭乐,皇阿玛跪受福酒和胙肉,皆行三拜礼。最后,皇阿玛率群臣行谢福胙礼,三跪九拜。然后是撤馔和望燎,有司奉送祝版、帛、馔、香至各燎炉,最后皇阿玛由内壝南左门出,至望燎位望燎。待祝版、帛烧到一半时,赞礼官奏礼毕,皇阿玛更衣回銮。

“怎么还不走?”十四哥轻拍我的肩膀。

“我还有事,你们先走吧。”好不容易来,我怎可以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呢!

“不行,临行前八哥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要我们看好你。”十哥抢先道。

“既然你不肯走,那不如帮我个忙,去那块圆心石上说一句话。”我指指圜丘坛上层中心的一块圆心石说道。

“不行,这是行礼之地,怎可如此放肆?”九哥开口道。

“对啊,在这无礼可是被神明诅咒的。”十哥嘟嘟嘴,依旧那么可爱。

“那我自己去。”我刚要抬脚就被人拉了回来,我转头,只见那人紧缩眉头。

“我去。”

“你不怕入万劫之地吗?”

“为了你,下地狱我都心甘情愿。”他淡淡的说,“说什么?”

“随便你,只要是话都可以,但一定要轻声说。”我跟随十四哥去了圆心石,十哥和九哥分别站在二三环。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他轻言,我却听的清楚明白。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的《白头吟》,似民歌般轻浅明亮,但这般分手的爽快却让人刮目相看。

“我不是司马相如,好色贪淫。”

“但我是卓文君,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我……”他被我说的语塞。

“谢谢,我素来闻圆心石有回音之感,今日得以一闻,倒也悦耳。时候不早了,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