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晚年经常到四阿哥的赐园中去散心游玩,至今共幸临圆明园十一次。这是除了胤祉以外,其他皇子从来没有享受过的恩荣。从皇阿玛的话语中看,许是因为四哥在他面前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望,也没有参与跟竞争储位有关的事宜中,在别的皇子为皇位打破头的时候,四却坐在书斋中修身养性,一派闲云野鹤之姿。这是皇阿玛对他刮目相看的一个原因。
三月十二日,此时只是牡丹初开的时节,但圆明园里面的牡丹却早已盛开无数,在一片花海之中,心情自然怡得了,纵是皇阿玛这般阅尽美景无数的人都看的笑开了颜。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沉香亭北倚栏杆。”
“朕愚昧,却不知美人玉色为谁呢?”皇阿玛也放下了身份,与我开起了玩笑。
“这里当然只有灵儿能勉强胜任了咯。”这片花海,让我暂且的忘了失子之痛,也便有了玩笑之心。“四哥,你说是吧?”
“是啊,古来女子哪有像你这般饱读诗书之人了?”
“四哥谬赞了。”
“皇阿玛,我们且去牡丹台内坐会吧,儿臣特意让人做了些点心,您尝尝?”想必四哥是有心让皇阿玛停留下来,好有下一步计划了。
“好。”我们一行人坐下,“这道糕点味道不俗啊,朕从未尝过,这手艺连御膳房都要自愧不如啊。还有这酒,别有一番清香啊!”
“回皇阿玛,这糕点和酒都是用牡丹花入味的,是您的孙子听闻您要来府上,便亲手做的,只是时间过于仓促,便没有将做好的味道呈现出来了。”四哥从容不迫的回答道。
“哦?不知是朕的哪位孙子呢?”
“皇阿玛,您的两位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机会见到圣颜呢,不知道今儿个是否能有幸面见皇阿玛呢?”
“准了。之前朕听侍卫说你有个儿子书读得很好,把他们俩叫出来朕看看。”
“是。苏培盛,快去叫弘历和弘昼过来。”苏培盛?这名字我听闻了不下百次了,却从未见过一面,近日我倒也是饱了眼福了。素闻苏培盛是四哥的亲信,都伺候他几十年了。
在爱新觉罗家,孙子到十几岁还从未见过祖父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康熙有近一百位孙子,不可能面面俱到。
皇阿玛一看到这两个孩子,便不自觉的停下了刚要入口的酒杯。弘历只有一双眼睛是像我的,其余面容都是极像皇阿玛的,而我也只有一双眼睛是像宛若的,所以这般似隔代遗传的基因总是会让人过目不忘的。
“弘历见过皇爷爷,祝皇爷爷吉祥安康。”不得不说,即使我不是弘历的额娘,我都忍不住会喜欢这孩子,不过十二虚岁而已,他便已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又身材颀长,跟弘昼虽是同岁,看上去却是天差地,所以这样的人让人不注意都不行。
“弘昼见过皇爷爷。”听的出来,弘昼的声音在颤抖,而弘昼又一直不敢正视皇阿玛,但康熙丝毫没有注意到,因为他的眼神完全放在弘历身上,想必这场景胤禛也是有心教过弘历的。
“这孩子行礼的时候,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跟在他身后的弘昼就明显拘束多了啊。”皇阿玛慈祥的招了招手,“来,弘历是吧,过来皇爷爷这边。”
“是。”弘历不慌不忙的起身,然后走到皇阿玛的贴身之处。
“不懂规矩,你怎可如此站于皇爷爷身边?”胤禛责骂道。
“唉,这是朕的命令,你怎可责骂孩子呢!”康熙即刻便帮衬道,“还从来没有一个孙子第一次见朕可以如此从容淡定啊,你还是第一个敢如此靠近朕的人啊。”
“孙儿素来从阿玛那里听闻皇爷爷的英勇事迹,甚是崇拜,今日有机会一见,孙儿当然要走近些好认真的看看孙儿心中最崇拜的人了。”弘历的嘴甚是甜啊。
“皇阿玛,你是不知道,这孩子从小可招人疼了。”我也在一旁添油加醋道。
“这牡丹糕和牡丹酒是你做的?”
“启禀皇爷爷,是孙儿做的。”
“小小年纪的,怎么会有心膳房一事?”这话我听不出好坏,连我回话的时候都要斟酌一下,弘历却是想都不想的开口道。
“回皇爷爷,弘历想就算是见不到皇爷爷,但若皇爷爷吃了弘历的心意也是一样的,便央求阿玛让弘历也出一份心意,却不想今儿个不仅能让皇爷爷吃到弘历的心意,又让弘历见到了皇爷爷。”
“好好好,胤禛啊,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是你的福气啊!”
“儿臣谢皇阿玛金言。”
“弘历来,坐皇爷爷腿上。”我知道康熙会喜欢弘历,却不想喜欢至此,坐到康熙腿上,这就算是四哥可能也未必有过吧,“你说说,你都看过什么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孙儿七岁便会背诵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孙儿九岁也都记住了,孙儿十岁时看过《史记》、《汉书》等,这两年孙儿在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矜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待弘历说出口,连我都不由的一惊,这么小的年纪,读过的书竟比我还多了,而且这些都是比较枯燥的书籍,真是太惊人了,这若没有一点天赋,是万万不能坚持看完的。
“小小年纪,竟看过这么多书,想必是你阿玛太过严厉了。这些内容都懂吗?”
“回皇爷爷,这些是弘历自己想要看的,并非阿玛所迫,孙儿每逢不懂的地方,都会做好记号,然后去找阿玛解答,所以大致还是能够看懂的。”
“为什么喜欢看这些书?”
“因为弘历想要像皇爷爷一样,饱读贤书,做个有用的人,不想虚度光阴,白白浪费了一副皮囊!”
“这小嘴真是比你灵儿姑姑还甜啊,来,这玉佩皇爷爷赏你的。”说着皇阿玛便解下他的贴身佩饰,给弘历戴上。
这三代同堂的盛景竟让我泪溢出了眼眶,难怪这会成为历史上源源不断的赞口了,若是你亲身经历的,你不得不赞叹,这世上,确实是有相见恨晚的感情,弘历和康熙便是。
“姑姑,你怎么哭了?来,弘历给你擦擦。”说着弘历便伸手揩去了我眼角的泪渍。
“姑姑只是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的。”
“姑姑,弘历给你舞一剑,这样姑姑就会笑了,好不好?”
“你皇爷爷还没发话呢!”
“舞的好,朕重重有赏。”
一把剑,一段武,一抹笑,弘历就这样彻底的俘获了皇阿玛的心。这是四哥一手调教和宠出来的人,让我不得不倾叹,是四哥给了弘历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