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叫周生的秀才上京赶考,文章做得不错,却榜上无名,据说被当朝宰相的儿子顶去了。他气不过,总想找个机会出气。
不久,宰相祝寿,招人写金字寿匾。手下的人七找八找,没有合适的。后来,有人荐周生,周生一看机会到了,便满口应承下来。他提起笔,在早巳准备好的大红寿匾上写了“真老乌龟”四个大字。
寿匾一写好,就高高地挂到了寿堂的正中,祝寿的客人每人都要念上一遍。寿堂里充满了“真老乌龟”的声音。相爷听见了,忙跑到寿堂去看,十分恼火,气急败坏地问身边的管家:“这是哪个写的?”管家结结巴巴地说:“启禀大人,是周生。”
相爷当即叫人把周生带了上来:“周生,你好大的胆子!”周生心里明白得很,却故意说:“相爷,小生字虽写得不好,却是一片真心。说实话,这块匾还只有您有福份配挂哩!您看,‘真’是说您是真正的宰相;‘老’指的您是三朝元老;‘乌’是说您乌纱盖顶……”相爷一听,觉得有道理,但又不放心地问:“那‘龟’呢?”周生不慌不忙地说:“这‘龟’字更妙了,它是指您像灵龟一样长寿!”相爷听罢大喜,不但自己连声念了几遍,还令管家赏了周生500两银子。
东倒西歪脚朝天
五月天,赵成同伙计们去栽秧。已是晌午了,财主蒋老统才带着伙夫来送早饭。赵成过来一看,送来的是包谷面汤,就每人舀了一碗摆在田埂上,去采来一些野花,照着稀汤梳妆打扮起来。蒋老统在一旁看了,又气又急,骂道:“你疯了!今天关门,活茬紧,还在磨时间偷懒。”
赵成眨眨眼说:“老爷,今天关秧门,谷神娘娘要下凡,我们个个饿得皮黄骨瘦,不好见娘娘,想打扮一下也没镜子,刚巧这稀汤汤照见人影,就趁便收拾一下。”蒋老统无话可答,扭头往田里一看,火冒三丈:
“赵成,你们栽的是什么秧?有的东倒西歪,有的根根朝天,这怎么成?”赵成说:“老爷,这阵晌午了,你才送来这稀汤汤早饭,我们饿了,这秧苗更饿昏了,头重脚轻,哪能不跌得东倒西歪脚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