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民国少帅:遇见你,多欢喜全文阅读 > 第三章 社戏小风波

第三章 社戏小风波


  邻镇来了一帮戏团子,据说要搭三天三夜免费的戏台。

  接连三天,隔岸的烟花声,人群声,络绎不绝。

  水灵镇上,每晚也都去了不少人。

  今儿是唱戏的最后一天,白苏便约上二三好友,在黄昏之前,乘一叶孤舟,前往邻镇岸上。得知此事的陈阿娇,连忙爬树,翻过院墙,偷偷来到码头,前来央求白苏带她一起去。

  远处河面荡漾着金黄色,白苏头戴一顶渔翁的蓑帽,坐在船上,翘首以盼。没过多久,刘志带着小伙伴,兴冲冲的跑来,手里还都提着东西。

  “你们这些是什么?”白苏眼神瞟向刘志手间,一团粘着黄泥巴的东西。

  刘志得意洋洋。“这个是我从我们家地上偷的花生,生的花生特别好吃。”

  “那你得小心回去你妈收拾你。”白苏眸子里带着打趣。

  其余的小伙伴,也开始展示带来的东西,有地瓜,有瓜子,也有红薯干。

  “赶快开船吧!”刘志已经按耐不住,将要去听戏的心情了。

  白苏跳到船上,准备拿起竹篙撑水时,传来陈阿娇的一阵喘息声。

  “等等我。”

  “陈阿娇怎么来了?”刘志奇怪的看着白苏。白苏也奇怪,陈阿娇怎么知道他们要去邻镇听戏。

  陈阿娇气喘吁吁,一只脚才准备踏上船,胳膊就被刘志拉住。“你说你来了,怎么还带着一只狗呢?”

  “你说小白啊!”陈阿娇一说完名字,白苏的脸明显黑了黑。

  小黄狗听见主人叫自己的名字,连忙摇摇尾巴。

  “我一直就想问,你是故意起的这个名字吗?”刘志每一次听陈阿娇唤这个名字的时候,总觉得在唤白苏。

  陈阿娇摇头摆手。“我觉得这名字就挺好。是吧,小白?”

  小白的尾巴摇的更欢快了。

  于是,一人一狗,跳进船舱,安静的等着白苏开船。

  刘志“咦”了一声,正想问陈阿娇怎么就上船了,白苏使个眼色,意思是就让她上船吧。

  小白趴在陈阿娇的身边,大眼睛轱辘似的转动着,它很怕白苏,所以不敢上前一步。陈阿娇也很奇怪,小白平时多凶,凡是有一个陌生人路过,它就在院子里吠半天,惊的路人的步伐加速。但是小白一遇见了白苏,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使劲的躲后面。

  说起小白第一次见白苏的气势,简直就跟大将军一样,也就是无知方能无畏。小白的小脚步走着位,试图用它的小尖牙吓唬白苏。

  白苏丝毫不为所动,很快压制住小白,然后提起小白,用绳子捆住,放在枝丫上。小白瞬间露出惊恐的表情,白苏再将枝丫大力的摇摆,小白便像坐秋千一样,不过它坐的是夺命秋千。

  虽然陈飞飞没有看见这一幕,但是能够想象的出来,画面相当残忍。今天小白偷偷跟着自己,想必它不知道自己去找白苏,不然它肯定不会跟来的。

  船上几个好友相互并肩坐着,船外青山绿水,风景旖旎。

  天边朱红色晚霞,大片大片的聚集,将远处墨绿色的山头,匀成模糊色彩。还好山下碧水勾勒出弯弯曲曲的线条,引着船上的人,驶向更深处。

  “穿过那个峡谷口我们就到了。”白苏撑着船大声的说道。

  陈阿娇此刻觉得浑身被水包围,连呼吸都慢了下来。水面如镜如玉,陈阿娇忍不住伸出手指,荡了一下绿水。

  “陈阿娇,你可小心,水下面有龙王老爷,小心吃掉你。”刘志开始吓唬起陈阿娇来。谁知陈阿娇反过来嘲笑道:“我父亲说了,这都是封建迷信,现在的社会,追求民主自由。”

  “那你说为什么每年端午节,我们都要划龙舟,还有祭屈原,并且扔下粽子,希望龙王老爷不要食屈原大夫的身体呢?”刘志这番话堵的陈阿娇哑口无言。

  “这是传统。”白苏插进去一句话来。

  陈阿娇马上附和道:“对,这是传统。”

  “不说这个了,我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听说那个皇帝没了。”刘志突然记起早上父母在聊的事情。

  陈阿娇心想,这个她最有发言权,她的父亲是小镇里面最出名的老师。今天早上陈心德为了庆祝推翻满清政府这个事件,特意写了一篇稿子寄往了报社。

  陈阿娇并不知道国仇家恨,也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这么激动。她只知道大家不知道,但是她知道,然后她给大家说这件事,就特别有成就感。

  “我父亲说了,好像是叫孙...哦,孙中山先生。”陈阿娇脸有些红,她也是一知半解的。

  白苏在心里牢牢的记下了这个名字,就像是一个粉丝和偶像的距离,即使两个人是在天边,粉丝也想不顾一切的靠近。

  “我才不管谁推翻的,我觉得我们只要过得好就行了。”刘志的梦想很简单,每天不愁吃,不愁穿。

  几人说话间,船早已掠过水面,度过了峡谷。船上的孩子们,依稀听见了热闹的声音,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快看有烟花。”

  灰暗的天空,隐在稍带着黑色的山头之后。刹那间,五彩六色,流光溢彩,船上的小孩子们都兴奋的站了起来。这烟花他们看的很少,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是镇子上哪位大户人家庆寿诞。

  船缓缓靠近码头,几个人跳上码头,定睛一看,发现这里恍如白昼。

  “好吵啊!”陈阿娇捂住耳朵,身边的人来来往往,都是红光满面。

  而白苏和刘志一行人,眼睛就一直观望着戏台,几个孩子,很容易就挤到戏台下的桌子下面。台上正在唱梁祝,刘志偷下一盘毛豆,和白苏就这样坐在桌子下面,跟着上面的人一起叫好。

  “唱的太好了。”刘志发出感慨。

  白苏嘲笑道:“你还能听得出来好和不好?”

  “大家都说好,难道不是好吗?”刘志反问道。

  白苏用胳膊锁住刘志的脖子,弹了刘志一个脑门儿,笑道:“你小子,还会顶嘴了。”

  台上的情节正是梁祝在一起上学堂,其中趣事引众人捧腹,但众人想到之后的结局,又不禁的感伤,在悲喜交加之间,梁祝终于认识到彼此的爱情。

  双方的父母对这桩亲事的不同意,马文才的阻挠,迫着这对有情人含恨化蝶。西方翻译梁祝为蝴蝶爱人,多了一丝缠绵未尽之味。

  这场戏看呆了刘志和白苏,看哭了陈阿娇。而早已经经历过风浪,坐在桌旁的人们,只有化为一声叹息。

  “这个故事太悲了。”刘志坐在船上,颇有些感伤。

  白苏摇头,他很欣赏梁祝之间矢志不渝的爱情,又对以后感到迷茫。父亲时常说的成家立业,一直萦绕在耳边,白苏也没有明确的态度。

  戏台唱到凌晨三点钟才散场,白苏和刘志这些小朋友,也睡意浓厚的回到了船上。

  “白猴子,我们是不是缺什么?”刘志看着船上的人,皱起眉头来。

  白苏扫了一眼,数着人头数,骂了句妈的,然后撑着长篙,掉转回头。

  “陈阿娇,陈阿娇!”

  白苏一上码头,就四处打量着周围,戏台之上早已曲终,满地都是瓜子皮和花生皮。白苏焦急的跑着,脑海中都是以前听太婆说起的恐怖故事。

  “陈阿娇!”

  白苏额间布满细汗,陈阿娇要是丢了,白家和陈家,一定会打死他的。

  正当白苏坐在椅子上,一副颓然之际,细小的声音从戏台之后传来。白苏奇怪的寻着声音,发现在戏台背后的大棚之中,陈阿娇正穿着一块小碎布,翘着兰花指,咿咿呀呀的唱着。

  身旁的小白半蹲着,眼睛瞪得很大,尾巴也随音乐摆动,它似乎在认真的听着小主人的曲子,白苏听了出来,这是刚刚梁山伯送祝英台的唱词。

  七岁的陈阿娇,披着一块蝴蝶布头,表情生动,声音稚嫩。这样可人的小女娃娃,在光线有些暗淡的大棚里,竟有些动人,只是...

  “陈阿娇,你知不知道我找了你很久。”白苏佯装生气的跳下戏台子。

  陈阿娇一愣,看着突然出现的白苏,问道:“你怎么来了?”

  “我要是不来,你就会被丢下了,你知不知道外面有多危险。”白苏牵着陈阿娇的手,小白跟在身后,眼神警惕的看着白苏。

  “我只是想要唱一下。”陈阿娇心里不满意,觉得白苏的生气有些莫名其妙。

  “行,等回去,你想唱多久,就唱多久,现在我们要回家了。”

  白苏撑着一叶轻舟,在清晨曙光铺洒在水面的一刻,登上了水灵镇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