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民国军事史(第2卷)全文阅读 > 第15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各次重要战役(9)

第15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各次重要战役(9)


  淞沪抗战结束后,陈铭枢既对蒋介石抱有深刻的不满,又有强烈的政治野心。他懂得耍想成大事,必须另行组织一个政党,同时必须取得国际的援助并和中共建立同盟。因此陈铭枢以淞沪抗战时华侨捐赠的一笔捐款盘进了上海神州国光社,招聘一批左派文人和脱党的中共党员,甚至托派分子等编印大批马列主义书籍,并创办《读书杂志》,开展了一场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1933年初,陈镐枢曾赴欧洲各国考察。在此期间,他还曾拟去苏联找第三国际,通过国际与中共建立同盟关系,但未能实现。

  蒋光鼐、蔡廷锴于1932年5月率部入闽后,为了使十九路军不至被蒋介石瓦解,组织了-个政党性质的团体"改造社",由蔡任社长,除名鸿为副社长,负实际责任。各师均设有分社,由各师长分任社长,吸收中下级有文化的军官入社。所有与南京有关系的军官都被调离实权岗位(如将范汉杰山参谋处长升为副参谋长,实际上是将其架空),由南京中央军校受训回来的百余名军官也都进行了审查;1933年秋又开展丁肃清虹衣社运动,将加入复兴社的军官全部清洗出十九路军。

  1933年1月,日寇侵占山海关,准备进攻热河。蔡廷锴曾向蒋介石请缨抗日,遭到拒绝。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号召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民主权利和立即武装民众的条件下,和国内任何军队订立抗日作战协定。蒋光鼐、蔡廷锴等受到很大触动。当热河告急时,蒋,蔡曾派出两纵队(共四个团)北上,与粤桂共组援热联军,由蔡任总指挥。5月下旬,北上先头部队开抵湖南衡阳时,蒋介石已对日妥协,准备签订《塘沾协定》,遂令北上部队回师"剿共"。蒋、蔡等十分愤慨,曾通电反对。

  5月31日,蒋介石、汪精卫对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继东北四省之后,又断送了冀东。对内则加紧法西斯独裁统治,先后杀害著名爱国反蒋志土邓演达、杨古佛等,因而日益引起了全国务阶层爱国进步人士的忿怒,积极酝酿反蒋事变。蒋介石委李济深为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兼右路军司今官,李拒绝就任,逃往香港,派代表与西南陈济棠、李宗仁、刘湘及华北阎氏锡山、冯玉祥等联络匠蒋。陈铭枢千5月间自欧洲返抵香港后,即积极奔走于港粤闽间,与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及第三党领袖黄琪翔等策划反蒋事变。7、8月间,十九路军在蒋汁石一再逼今下进占连城,遭红军第三军团主力阻击,区寿年等师损失惨重。蒋.蔡等一再向蒋介石求援,又遭拒绝。他们感到"积极反共固然失败,消极反共也难于立足",乃毅然选择了联络红军抗日反蒋的道路。

  十九路军确定联共反蒋后,为了取得共产党的合作,除由陈铭枢派悔龚彬去上诲找中共地下党的关系外,蒋尤鼐,蔡廷锴在福建于9月间派陈公培进入闽北会见彭德怀,与中共建立丁统战关系。接着陈公培与糠名鸿再度进入苏区。10月26日,徐名鸿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因临时政府及工农红军代表潘汉年签订"抗日反蒋初步协定",规定双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互不浸犯,十九路军开放群众运动;给工农以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释放在押的政治犯;开放双方的贸易,以食盐,西药、纸张供应苏区,等等。当时,中共中央在第三国际左倾路线影响之下,将民族资产阶级甚至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统划入反革命营垒,把他们说戍是妨碍工农革命运动向前发展的主要危险,因此这个协定没有作出十九路军一旦遭到蒋军攻击,红军出兵援助的规定。

  11月上中旬,陈铭枢、李济深、黄琪翔、陈友仁、除谦等先后由港到闽,18日与蒋光鼐,蔡廷错、李章达、邓世增、沈光汉等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成立人民政府的时间和有关政纲、政策等问题,决定20日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

  11月20日,"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福建事变爆发。大会发表宣言和告民众书,号召"全国的革命民众立刻起来打倒蒋中正御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生产人民的彻底民主政权",并通过了十二项决议案。当晚,大会主席团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拟定了政府委员人选。22日,福建人民政府宣布正式成立,主席李济深及委员陈铭枢、陈友仁、蒋光鼐、蔡廷锴、戴戟、黄琪翔、徐谦、李章达,余心清、何公敢十一人宣誓就职。人民政府下设三会两部一院一局,李济深兼军事委员会主席,余心清兼经济委员会主席,陈铭枢兼文化委员会主席,陈友仁兼外交部长,蒋光鼐兼财政部长,徐谦兼高等法院院长,彭泽湘任政府秘书长,李章达任国家保卫局长。将福建省划分为四省两特别市,任命萨镇冰、阿公敢、戴戟、许友超等为省长。更年号为中华共和国元年,以上红下蓝两横条中嵌黄色五星为冈旗,将十九路军改称为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由蔡廷锴任总司争,邓世增为参谋长,陈铭枢为政治部主任,将原有的五个师扩编为五个军,十个旅升编为十个师。编制虽然扩大,但实力仍不过五万余人。

  新政府成立后,由李章达提议,人民政府政务会议通过,所有国民党员一律退出国民党,黄琪翔也于同时宣布解散中国革命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共同组织"中国人民生产大众党",徐名鸿为书记,傅柏萃,王礼锡、胡秋原等均为重要核心人物。

  事变爆发前,蒋光鼐、蔡廷锴曾召集十九路军高级将领讨论成立革命政府和人民革命军问题,戴戟、邓世增,黄强等均持有异议.丽毛维寿、张炎等则固已早与蒋介石挂好钩,皆默不表态。但陈铭枢等在第三党人和神州国光社成员怂恿之下,贸然作出了发动事变的决定。因此,这次事变是在十九路军内部尚未取得一致同意、条件尚未成熟的形势下爆发的。至于争取其他反蒋派系共同行动方面,人民政府成立的次日,即由陈铭枢、李济深等联名致电粤党当局,要求采取-致行动。22日,胡汉民、萧佛成、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电复陈、李,对于陈、李"揭橥词讨赃"虽表示同情,但对于闽方"宣言脱离中国国民党,废止青大白日旗","公然以推翻党治,组织工农政府相号召"则队为是"背叛主义,招致外寇,煽动"亦祸",为患无穷",表示"不忍苟同。"南京国民党中央于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三天,即由中常会决定以"背叛民国"的罪名,将陈铭枢、李济深,陈友仁永远开除党籍,并交政府严行拿办;嗣又于12月15日由国民政府明令将陈铭枢,李挤深、蔡廷锴褫去本兼各职。蒋介石旋即亲自率领大军向十九路军发动进攻。原来蒋介石得到十九路军酝酿事变的情报后,认为十九路军在全国享有相当号召力量,如蒋、蔡一旦发动事变,两广的李、白、陈(济棠),四川的刘湘,北方的阎、冯都将起而响应,因此颇为焦虑,及至看到福建人民政府宣言内容以及所作的退出国民党、改换国号和国旗的决定,并且了解到各方面对十九路军怀疑丛生,无响应表示,而工农红军也未配合福建方面积极在浙赣闽边开展攻势,始觉形势有利,遂抽调十五个师的嫡系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战法扑灭这次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