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民国军事史(第2卷)全文阅读 > 第26章 "围剿"与反"围剿"战争(2)

第26章 "围剿"与反"围剿"战争(2)


  97D丙孔令恂蒋军嫡系,由陈诚改造孙传芳部郭华宗师及钱大钧教三师旅投吴佩孚投阎又投蒋者

  85D谢彬蒋军杂牌,黔军袁祖铭驻湘西的部队被蒋收编者

  86D井岳秀孙岳国民三军留陕北郎队

  97D乙王敬玖蒋军嫡系,由冯轶裴敦一师-个旅扩编者

  88D乙孙元良同上

  89D乙汤恩伯蒋军嫡系,由钱大钧教三师--个旅扩编者

  90D丙吴奇伟蒋军旁系,粤军张发奎郎随薛岳投蒋后扩编

  91D冯占海张学良东北军张作相卫队团入关后改编者

  92D丙梁华盛蒋军嫡系,由第二师一个旅扩编

  93D丙唐云山蒋军嫡系,由第一师一个旅编并陕军而成

  94D李树森蒋军嫡系,原系钱大钧教三师攻城旅扩编

  95D罗奇蒋军嫡系,由第二师军官和河南保安旅扩编

  96D丙姚纯蒋军旁系,由熊式辉部赣军第五师分出

  97D丙孔令恂蒋军嫡系,由陈诚改造孙传芳部郭华宗师及钱大钧教三师一部编成

  98D乙夏楚中蒋军嫡系,原为红军歼灭的李明五十二师改编

  99D乙郭思演蒋军嫡系,由中央红军歼灭后的陈时骥五九师改编

  100D甲马步芳西北回军系北洋军阀宁海镇守使马骐之子

  101D

  102D栢辉章蒋军杂牌,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队

  103D伺知重同上

  104D

  105D甲刘多荃张学良东北军卫队旅改编

  106D沈克冯玉祥西北军石友三部投东北军改编者

  107D吴克仁张学良东北军留关内部队改编者

  108D杨正治同上

  109D何柱国同上

  110D何立中同上

  111D董英斌同上

  112D张廷枢同上

  113D车振唐同上

  114D陈贯群同上

  115D姚东潘同上

  116D缪激流同上

  117D刘翰东同上

  118D杜继武同上

  119D孙德荃同上

  120D常经武同上

  129D周福成同上

  130D朱鸿勋同上

  132D赵登禹冯玉祥西北军宋哲元部喜峰口抗日后扩编

  139D乙黄光华蒋军杂牌,商震部脱离阎锡山后扩编三个师

  140D乙沈久成蒋军旁系,薛岳人黔后改编的侯之担部队

  141D乙高鸿文蒋军杂牌,高震部脱离阎锡山后扩编为三个师

  142D乙李杏村同上

  143D刘汝明冯玉祥西北军残部喜峰口抗战后扩编

  新编第六师李其相四川地方军阀新编第七师马鸿逵西北回军,马福祥之子新编第八师张培元新疆金树仁驻伊犁部队被苏军消灭新编第十师陈齐煊福建地方部队新编第十一师周志群贵州军阀袁祖铭残部新编第寸三师路孝忱陕军李纪才旧郎邓英师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甘肃地方土军阀新编第十五师刘存厚四川地方小军阀部队新编第十六师杨鼎中新编第十二师王学曾新编第二十师郜子举河南樊钟秀建国豫军残部新编第二十二师马鸿宾西北回军,马福祥之侄新编第二十三师罗浑洲四川地方军阀部队新编第三十四师陈渠珍湘西土著部队新编第三十六师马仲英西北回军,后在新疆被苏军消灭新编第三十七师郭炳生红军投蒋者,后被红军消灭独立第一师陈珪璋甘肃陇东地方军阀独立第三师张人杰方振武郎队张家口同盟军失败投蒋者骑兵第一师张诚诚察哈尔地方武装背晋阎投张学良者骑兵第二师黄显声张学良田关内骑兵骑兵第三师王奇峰同上骑兵第四师郭希鹏同上骑兵第五师李福和同上骑兵第六师白凤翔同上骑兵第十师擅自新马占山黑龙江义勇军,冯玉祥杀死邓文后由檀率领归张学良新编骑兵一师马步青西北回军,驻甘肃河西走廊,马骐系甘肃骑兵师马麟西北回军,马骐、马麟系山西骑兵师赵承绶阎锡山晋军骑兵骑兵第一师于世铭孙殿英青海屯垦军骑兵师骑兵第二师石文华东北军汤玉麟所属骑兵旅投孙殿英者骑兵第三师赵国增同上以上总计蒋军嫡系二十七十师,旁系二十八个师,张学良东北系二十五个师,冯玉祥西北军降蒋各军十四个师,阎锡山晋军十一个师,其他均属地方军阀杂牌部队。其他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地方军阀部队不在南京国民政府军队编制之列。

  四、国民党"围剿"军旅的编制、番号和沿革说明:1933年长城抗战期间,东北军在关内的各旅被整编为师后,只有阎锡山、冯玉祥残部尚保留若干旅的编制,另外地方小军阀也有一部分残缺不全的旅。

  番号主官姓名沿革独立第一旅旅长杜春沂阎锡山晋军独立第二旅旅长周原键同上独立第三放旅长丰玉玺同上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冯玉祥西北军鼬梁冠英授蒋者独立第三十四旅旅长罗启疆黔军王天培部队独立第三十五旅旅长李毅马骐系甘肃骑兵师马麟西北回军,马骐、马麟系山西骑兵师赵承绶阎锡山晋军骑兵骑兵第一师于世铭孙殿英青海屯垦军骑兵师骑兵第二师石文华东北军汤玉麟所属骑兵旅投孙殿英者骑兵第三师赵国增同上以上总计蒋军嫡系二十七十师,旁系二十八个师,张学良东北系二十五个师,冯玉祥西北军降蒋各军十四个师,阎锡山晋军十一个师,其他均属地方军阀杂牌部队。其他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地方军阀部队不在南京国民政府军队编制之列。

  四、国民党"围剿"军旅的编制、番号和沿革说明:1933年长城抗战期间,东北军在关内的各旅被整编为师后,只有阎锡山、冯玉祥残部尚保留若干旅的编制,另外地方小军阀也有一部分残缺不全的旅。

  番号主官姓名沿革独立第一旅旅长杜春沂阎锡山晋军独立第二旅旅长周原键同上独立第三放旅长丰玉玺同上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冯玉祥西北军鼬梁冠英授蒋者独立第三十四旅旅长罗启疆黔军王天培部队独立第三十五旅旅长李毅独立第三十七旅旅长刘培绪湖北何成浚新编旅独立第三十八旅旅长潘善斋黔军王天培部队独立第四十旅旅长徐中岳卫立煌在皖北新编的部队独立第四十三旅旅长刘震清陈调元新编邮队独立第四十四旅旅长张华堂冯玉祥西北军随孙连仲投蒋者独立第四十五旅旅长张銮基刘珍年邢队分化出来的一个旅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鲍刚方振武在张家口同盟军失败后投蒋者新编第三旅旅长蒋作均湖北何成腔新编旅新编第七旅旅长李宗鉴川军调湖北的一个旅新编第八旅旅长王光宗川军刘存厚分裂出的一个旅新编第九旅旅长杨靖军新编第十旅旅长李贵清甘肃地方小军阀部队新编第十一旅旅长石秀英同上(后由刘宝堂继任)暂编第三旅旅长李定五湖北何成浚新编旅骑兵第一旅旅长章鸿春蒋军嫡系由军校骑兵教导队扩编骑兵第二旅旅长华振祖骑兵第十一旅旅长蒋侃如原晋军张砺生骑兵师,投蒋后分编为两个族骑兵第十二旅旅长孙宝瑜同上骑兵第十三旅旅长刘凤岐冯玉祥西北军随孙连仲独立第三十七旅旅长刘培绪湖北何成浚新编旅独立第三十八旅旅长潘善斋黔军王天培部队独立第四十旅旅长徐中岳卫立煌在皖北新编的部队独立第四十三旅旅长刘震清陈调元新编邮队独立第四十四旅旅长张华堂冯玉祥西北军随孙连仲投蒋者独立第四十五旅旅长张銮基刘珍年邢队分化出来的一个旅独立第四十六旅旅长鲍刚方振武在张家口同盟军失败后投蒋者新编第三旅旅长蒋作均湖北何成腔新编旅新编第七旅旅长李宗鉴川军调湖北的一个旅新编第八旅旅长王光宗川军刘存厚分裂出的一个旅新编第九旅旅长杨靖军新编第十旅旅长李贵清甘肃地方小军阀部队新编第十一旅旅长石秀英同上(后由刘宝堂继任)暂编第三旅旅长李定五湖北何成浚新编旅骑兵第一旅旅长章鸿春蒋军嫡系由军校骑兵教导队扩编骑兵第二旅旅长华振祖骑兵第十一旅旅长蒋侃如原晋军张砺生骑兵师,投蒋后分编为两个旅骑兵第十二旅旅长孙宝瑜同上骑兵第十三旅旅长刘凤岐冯玉祥西北军随孙连仲投蒋后又归山东骑兵第十四旅旅长张占魁冯玉祥西北军随孙连仲投蒋者骑兵第十五旅旅长李家鼎蒋军嫡系山军校教导队扩编骑兵第十六旅旅长张华棠冯玉祥西北军随孙连仲投蒋者新编骑兵第二旅旅长马腾蛟西北回军马鸿逵骑兵旅新编骑兵第三旅旅长夏子明刘桂棠土匪部队部队投宋哲元者新编骑兵第四旅旅长马献文马鸿宾回军骑兵旅山西骑兵第一旅旅长孙长胜阎锡山晋军骑兵旅山西骑兵第二旅旅长刘汝骥同上山西骑兵第三旅旅长彭毓斌同上炮兵第六旅旅长王和华张学良东北军炮兵旅炮兵第七旅旅长乔方向上炮兵第八旅旅长黄永安同上第三路手枪旅旅长雷太平冯玉祥西北军韩复榘手枪旅第二二路特务旅旅长刘奇峰冯玉祥西北军吉鸿昌手枪旅武汉警备旅旅长叶蓬湖北何成浚警备旅以上蒋军嫡系五个旅,旁系五个旅,其他阎锡山晋军七十旅,冯玉样西北军系七个旅,张学良三个旅。其他各地军阀杂牌部队。

  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

  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乘机收编了大量的冯玉祥西北军和河南土著军阀部队,国民党阵营内部出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于是蒋介石积极调兵遣将对江西和鄂豫皖,湘鄂西地区的红军进行围攻。鄂豫皖地区的红军不仅威胁南北交通大动脉平汉,津浦两铁路,而且与湘鄂西红军配合又足以威胁武汉。因此,蒋介石首先抽调重兵围攻鄂豫皖地区的红军。自1930年11月15日开始,至1952年10月,蒋军先后对鄂豫皖红四方面军进行了四次"围剿"。英雄的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指挥下,打了很多胜仗,粉碎丁蒋军的一、二、三次围剿。但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由于张国焘等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大大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奋战了两个乡月,未能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张国焘仓惶失措,背着党中央于10月12日串红四方面军主力越过平汉线西逃川陕,使江西中央苏区和湘鄂西苏区失去椅角之势。

  现将蒋介石对鄂豫皖红军四次围剿作战经过分述如下:一、第一次"围剿"

  1930年秋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即任命何成浚为武汉行营主任,负责对鄂豫皖和湘鄂西地区红军的"围剿"。另委任冯玉祥系军阀李鸣钟为鄂豫皖边区绥靖督办,驻武汉,以中原大战后投蒋的古鸿昌二十二路军为进剿的主力。驻鄂北、豫南的鄂、豫、陕、川、黔等杂牌部队,也统归李鸣钟指挥。在皖西则驻有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的一个师另一个警备旅。红军方面原有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述申领导下的许继博红一军和蔡申熙的红十五军,共计一万二千余人。蒋军"围剿"开始,周恩来由上海派曾中生进人苏区,会向郭述申在匕里坪召开原鄂豫皖特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三中全会决议,撤销原来在立三路线指导下成立的行动委员会,建立起以曾中生为首的鄂豫皖临时特委和临时军事委员会,以统一领导和指挥反"围剿"的斗争。

  李鸣钟为进剿鄂豫皖红军,调占鸿昌部第三十师进驻商城,张印相第三十一师进驻罗山,葛云龙第三十三师进驻浠水,另以夏个寅第十三师布防在黄陂、麻城、黄冈,郭汝栋第二十六师集结于蕲春、黄梅,戴民权部新二十五师在平汉线东侧集结,潘善斋新五旅由英山开往罗田,范熙绩第四十六师部署在霍山、六安地区。计划以上列各部造成"圆箍式"的包围,再以能征惯战的吉鸿昌部三个帅突入苏区腹心,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击败红军,然后进行分区清剿。田剿前立三路线中央的作战方针是,红一军由罗山南下威胁武汉,配合中央红军夺取吉安,威胁南昌.并向长江沿岸发展,打通和红十五军的联系。许继慎率红一军南下后,连续在姚家集、黄安、谢店、新洲打了四仗,在新洲扪灭邦妆栋一个旅,打乱了李鸣钟的"围剿"部署。何成浚急忙抽调萧之楚第四十四师和徐源泉一个旅布防于阳罗、团凤一带,准备合闹红军于新洲地区。

  当鄂豫皖特委在匕里坪召开扩人会议,批判立三路线之际,了解到红一军继续执行立三路线作战方案,有被围歼的危险,遂令红一军主动放弃新洲,转移到罗田但店。确定作战方案为一方面以地方武装结合广大群众发动广泛的游击战争,迫敌不敢冒进和分散"清剿",另一方面集中红军主力突破敌人的弱点,以转变全部的战局。

  12月上旬,鄂豫皖特委扩大会议刚刚结束,李鸣钟即指挥蒋军向七里坪地区进行"围剿"。9日,萧之楚师侵入黄安,12日进占河口,遭到地方游击队阻击袭扰。16日,蔡申熙红十五军又一度攻入河口镇,萧之楚即未敢冒进。下旬,吉鸿昌率其优势兵力,由罗山,光山、商城大举向七里坪猛犯。蔡申熙率十五军北上阻击,与吉部激战两昼夜,因蔡部只有千余人,抵不住吉鸿昌部的冲击,终于放弃七里坪为中心的黄、麻根据地,转移到外线,一面转移敌人的月标,使敌人不得不重新调部署,一面东去寻找红一军与之汇合,配合广大群众游击战,内外夹击,打破敌人之围剿。

  李鸣钟指挥蒋军对黄麻地区进行"围剿"时,许继慎率领的红一军于12月上旬由罗田地区北上,乘敌人兵力单薄,一举攻入皖西地区,击败守敌范熙绩的第四十六师,14日攻克金家寨,16日后连陷麻埠、独山、叶家集、苏家埠,包围六安、威逼霍山,固执行立三路线以致沦陷数月的皖西苏区遂告恢复。范熙绩师连战失利,六、霍被围后,陈调元除严令范熙绩和李时清坚守六安、霍山孤城外,急向蒋介石求援。蒋令李鸣钟督率吉鸿昌、戴民权两个师侵入金家寨和蔡家集,妄图集合陈调元,李呜钟两部在皖西对鄂豫皖红军主力进行一次新的合围。为了打破蒋军的"围剿",红一军将主力集结在麻埠地区,29日,范熙绩第四十六师三个旅在李时清警二旅配合下,分三路向麻埠合击。许继慎除派小部队在地方游击队配台下阻击左右两路进犯的敌军外,亲串红一军主力于30日迎击中路陈众罕率领的一三八旅两个团于东香火岭,经过激战全歼陈旅两个团。右路进犯之王普部一三六旅一个团进至西香火岭,亦遭红军痛击,在石婆店披歼灭。陈九畴指挥的左路三个团,曾挺进到麻埠外围,亦遭守军阻击,成对峙状态。进占金家寨和叶家集的吉、戴两个师,得到陈调元郝香火岭被歼消息,亦纷纷向固始、商城退却。红一军乘势追击,在商城之四姑墩歼灭吉鸿昌一个团。蒋军对鄂豫皖边区的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

  国民党军对鄂豫皖第一次"围剿"双方战斗序列及主官姓名分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