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民国大军阀全文阅读 > 川边形势 (11)

川边形势 (11)


“好,对了,团长,之前在找地方时,我还让他们收集了西康这里各地的信息,或许你用的上。”

王九龄一听这个,觉得于汉这小子很有前途,想别人之所想,做别人之不做,“这个确实对我们初来此地很有帮助,你小子有前途。”

第九十二章川边形势

“团长,川边特别行政区省会虽为康定县,实际上驻雅安县(今四川省雅安市)。民国20年(1931年)4月改驻巴安县(今四川巴塘县政府驻地夏邛镇)。现在西康省的共辖有48县、4设治局,5行政督察区。其建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满清时期。而是北洋时期,三是民国时期。”

“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昌道赵尔丰向四川总督锡良上“平康三策”:第一策是整顿治理西康与川滇腹地边境野番地区。“将腹地三边之倮夷,收入版图,设官治理,……三边既定,则越巂、宁远亦可次第设治,一道同风”。第二策是将西康改土归流,建为行省。“力主改康地为行省,改土归流,设置郡县,以丹达为界,扩充疆宇,以保西陲”。第三策是开发西康,联川、康、藏为一体,建西三省。“改造康地,广兴教化,开发实业,内固蜀省,外拊西藏,迨势达拉萨,藏卫尽入掌握,然后移川督于巴塘,而于四川、拉萨,各设巡抚,仿照东三省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籍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之外附”。据称:“锡良嘉其议,据以入奏,廷旨报可。这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经营西康的计划,其核心内容是改土归流,西康建省,卫川图藏御英。”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初,川边地区发生“巴塘叛乱”,巴塘土司与丁林寺喇嘛聚众焚烧法国天主教堂,杀死两名法国传教士,并打死清政府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及其随员百余人。事发后,四川总督锡良、成都将军绰哈布奏派四川提督马维祺、建昌道赵尔丰会同“剿办”。六月,马、赵率军击败巴塘、里塘土司军队,打死里塘土司和桑披寺喇嘛,并将巴塘正、副土司正法,平定巴塘、里塘。随后,马维骐回川,赵尔丰留任炉边善后督办,处理巴塘、里塘改土归流事宜,并继续征战乡城等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锡良、绰哈布奏清“乘此改土归流,照宁夏、青海之例,先置川滇边务大臣,驻扎巴塘练兵,以为西藏声援,整理地方为后盾。川、滇、边、藏声气相通,联为一致,一劳永逸,此西南之计也”。清政府任命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川滇边务大臣的设立,川边地区改土归流从此有了一个专门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