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民国大军阀全文阅读 > 夺取平津(7)

夺取平津(7)


警察大半淘汰下去,留有少部分,现在有军队配合,加上地下党对北平的情况非常的熟悉,他们也不怕那些官僚闹出来什么幺蛾子,当然最重要的是没人敢得罪秦国,得罪了英法他们还可以丢下家产跑路,得罪了秦国,中国哪里都不会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新政府很快就熟悉了政府大概的运作,同时打击犯罪,烟馆被勒令关闭,同时下达了禁烟令,北平一片叫好。

不过那些鸦片贩子是不会轻易放弃那么大的利益的,他们的后台是洋人,虽然秦军很厉害,但是他们认为秦国不肯呢个跟所有的洋人为敌,而烟贩子的想法最终让他们的脑袋搬家。

秦军在拿下北平日本人的同时,一个师的秦军和三万**也杀向天津,在这里洋人林林总总的部队就有近一万人,还有大量的各国军舰。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同时,天津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1945年,□□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回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天津租界是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及地域文化承载体,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畿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和辉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后期,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兵临北京城下。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开辟通商口岸等的续增条约。条约第四款规定:“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划一无别。”在这一城下之盟中,天津被增列为通商口岸,该条约虽未规定设立租界,但成为日后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

1860年12月4日,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向恭亲王奕?递交照会,写道“意将津地一区,代国永租”,作为领事官署和商民的住房及栈房之用。[2]随后,他又照会直隶总督恒福,转饬天津地方官府,要求在天津划出英租界。12月17日,清政府允许了英国公使卜鲁斯设立英租界的要求,列强在天津设立的第一个租界——天津英租界开辟。[3]1861年春天,法国参赞哥士耆赶往天津实地勘察界定天津法租界的界址。6月2日,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与其订立《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天津法租界位于天津城南的紫竹林一带,南接英租界,西近海大道,东和北两面傍海河,面积为439亩。[4]清政府为了显示不歧视美国驻天津领事,在1862年或稍后,也有意让美国在天津建立一个专管租界,发给美国领事一份租契。[5]然而,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极力反对租界制度,且当时来华美国商人屈指可数,因此美国在若干年后才对该地作了短暂的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