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明末枭雄全文阅读 > 第二三六章 香港银行(1)

第二三六章 香港银行(1)


在家蹲了数日的张翼算得上好好休整了一段时间,神清气爽之后,便是再次开始忙碌起来。作为掌控广东所有大权的人,数日很多事情张翼交给了自己设立的参谋总部处理了,但一些事情,张翼也得亲自处理的。r

再次回到参谋总部,早已经等候的宋青河杨志军和李达便是进了张翼的办公室,开始给张翼回报了最近的情况。r

参谋总部几乎算得上张翼御用的处理政务和军务的机构了,李达负责政务上的事情,而杨志军则是负责军务上的事情,两个人一文一武,算得上张翼的左臂右膀。r

至于宋青河是张翼的副官,则是在中间作为张翼的传话筒,只要不需要张翼亲自处理的事情,都有宋青河代表张翼和他们两个人商量然后决定。这三人便是组成了张翼这个参谋总部的权力中枢,总体负责整个参谋总部的工作,而他们三人则是直接对张翼负责。r

参谋总部就在巡抚衙门旁边的屋子,张翼在这里也有一栋大大的办公室。张翼听完了三人最近的工作叙述,签字和拍板了几件事情之后,便和李达商量了另外一件让张翼思考了多日的事情。r

这件事情是李达无意中提出来的抱怨事情,但张翼却是很上心,虽然这些日子一直在家,看起来是歇息,其实张翼一直在思考。r

“李达啊,你上次和我说的事情,就是那个关于如何处理银子存储和流通的问题,准备成立一个票号柜房负责这些事情,我认真思考了几日,我这里有个意见,你们看合适不合适。”张翼微微沉默了一下,再次道:r

“银子流通确实是一件大事情,咱们港岛的工场每天成交的银子都得十来万两,还有许多银子来回流通,携带确实是不方便。你说江南地区都是靠着柜台之间的票号进行兑换银子,我看这个可行的。”r

“这么说,你是同意我们成立这个票号?”李达脸色一喜问道。现在港岛和广东地区的现金流量是越来越大了,因此让负责政务和经济这一块的李达感觉到必须成立一个专门处理这方面事情的机构。r

因此,柜台票号这个机构,便是李达首先考虑的。成立一个专门的柜台机构出票号进行现金兑换,这样不但方便客商来回,也方便各种结算。而且将银子放在柜房里面,也相对安全。r

当然,这种柜房机构,这也不是李达想出来的,因为这东西在江南地区也有,如江南地区的柜台票号,见票便可以在柜台直接提取银子,十分方便。更何况,票号这些东西从宋代便开始出现了,比如当时的“交子”。r

至于到了明朝的时候,这明朝的朝廷也出了什么“大明宝钞”,一开始这些大明宝钞在明朝强盛时候,还是很受商人和百姓欢迎的。但是随着明朝的衰弱,特别是财政情况的恶化,这些宝钞没有足够的黄金和白银等硬通货作为储备兑换,最后贬值厉害,现在几乎都成为了废纸,就连小孩子或许都不愿意拿来擦屁股。r

现在的商人,有时候甚至相信一些私人柜房的票号,也不会相信朝廷的票号,这便是大明朝很真实的情况。而江淮地区的一些盐商开设的票号,因为徽商有钱,财力雄厚,这信誉自然比较好,便受到江淮和江南地区的商人还有百姓欢迎。r

当然,这些柜房票号可以让人存钱,也放出钱给人用人用,开设的票据也具有信誉,随时可以兑换现金白银,已经具备了近代银行的特征了。但是,这些票号存钱是必须收取费用的,这一点,倒是和后世银行有所差别。李达的建议,便是成立这样一家柜房票号,专门处理货币流通的情况。r

毕竟,将钱存入别人的柜房票号,还不如自己成立一家这样的机构,这样不但可以省下一笔钱,还能更好的掌控。r

“成立一个柜房票号,是必须的,不过我们可以将这个票号建立成这样的一个模式。”张翼笑着点头,此时张翼脑子里面早已经有了定稿,李达说的事情,让张翼这几天一直琢磨着。r

李达和张翼说的,其实就是要成立一个后世银行那样的机构,这一点倒是提醒了张翼了。r

作为后世见过金融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作用的人,李达只是稍微提醒了一下,张翼却是想得更多,在后世,什么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营生,其实是金融业啊。r

要知道后世的资本大鳄随时动一下嘴巴,都不知道要吞掉多少人的钱财,赚取多少利润。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金融业在里面,因此李达的提醒,顿时让张翼上心了,而后世银行的运作模式,也慢慢的让张翼搞出来。r

很快,张翼便是和李达解释了一下自己的银行设想,只是说完之后,屋子里面的三人有点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