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明末枭雄全文阅读 > 第一三三章 大兴学堂(2)

第一三三章 大兴学堂(2)


伴随秋季的到来,两广地区也进入到了收获的季节,北方的战乱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两广地区的生产,虽然有大批流民进入了两广,给两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在两广当地官府的严格分流和弹压下,这些流民到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没有引发什么****。r

进入两广的大部分流民,多数是被两广地区发达的纺织业和各种工场给吸收了,特别是港岛的异军突起,张翼属下的工场几乎吸收了近半的流民。而这些工场包括港岛上的,也包括原先分别在广州城附近的秦家工场。r

两广的农业生产这这一年算是获得了丰收。因为冬天时候张翼大肆收购各种纺织品原料的原因刺激,加上大量的定金撒下去,各地收购农产品的商人几乎花大力气鼓动两广的大地主以及还有土地的农民种植了大量的桑树、棉花、苎麻等纺织原料的农作物、因此棉花还有桑树种植得以面积扩大,今年两广地区的生丝、棉花还有苎麻的产量几乎都比去年增加了许多。r

珠三角地区确实算得上一个鱼米之乡,这种优势条件正在逐渐被开发出来,温和湿润的气候加上充足的阳光,足够让当地的百姓种植一道水稻,在夏季收获之后,又加种需水少的棉花,等到这秋季时候棉花便可以获得丰收,因此没有出现江南地区那种桑植争稻田的情况,当地百姓也可以大规模的种植这些农作物。r

因此到秋天收获时候,生丝产量大约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苎麻的产量也提高了五成,至于棉花,更是爆发式增长,几乎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两倍。r

获得大丰收的棉花还有各种纺织原料被那些商人购买上来,开始源源不断的朝着广州城还有佛山等广东纺织业发达的城市运去。因为这些城市有着大量的纺织工场,需要这种原料。r

然而,运往这些地方去的,只是这些产量的极少部分而已,占的比例小的不能再小了。更多的棉花还有生丝,则是被装上船,一船船的产地经过两广纵横交错河流网起航,朝着两广最大的河流珠江而去,达到广州城汇集,再次顺流而下出虎门,前往珠江口左岸的的香港岛而去。r

没有办法,港岛给出的各种生丝还有棉花的价格都是最高的,只要运到香港岛上卖给张翼的工场,利润最少还要多收一成到两成,这样的利润,足够让大多数原料收购商动心了。r

商品的价格战,确实开始显出港岛采用新器械的优势来。不是其他的工场没钱,而是如果将棉花等原料价格提高太多之后,在同等上涨原料价格,却是采用旧式的纺织工具生产,他们那些工场的利润则是直线下滑,没利润怎么让那些工场和张翼的港岛竞争?r

现在李达再也不用向去年那样需要去两广各地求爷爷告奶奶的收购纺织需要的各种原料了,只需要在港岛的中环码头上悠闲喝着茶,看着各地的客商将棉花等农货物运来港岛然后过称之后,直接给钱便好。r

而且,这些琐事他也逐渐的交给自己的一帮手下去打理,这些事情对于他这个港岛大管事来说,已经不用太过于操心,他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工场的整体经营情况来。r

现在港岛的工场规模再一次扩大,新增添了一大批新器械,至少需要在增加五千雇工,因此需要招募大量的雇工加入港岛的纺织工场工作,都是需要他忙的事情,他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这件事情来。r

另外,在张翼的规划下,港岛维多利亚湾对面的九龙沿岸也开始修建码头,张翼已经规划在九龙的维多利亚湾沿岸开建新的工场,这些事情都交给了他去办,因此李达最近也是忙得脚不离地。r

然而,港岛这边大兴土木,大肆圈地圈货物,轰轰烈烈的进行货物交易和买卖,已经引起周边的势力不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