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你的话,我们当然相信了,只是,好了,不讨论这个话题了,现在鞑子大军已经走了,来庆祝一杯。”一个同伴似乎看到了门外面经过一对官差,连忙打住老谢的话,然后开始喝茶起来。r
很显然,在京师还是不能随意讨论袁崇焕的话题的。那几个官差进入茶馆里面,只是微微扫视了一眼,觉得没有什么情况之后,便是很快离开了。r
这大明朝对于京师的控制,还是非常严格了。或许经历过了东林党还有阉党等结社带来的危害,崇祯上台之后,便是加大了对民间结社的控制。现在鞑子大军刚刚退出京师腹地,当然不允许出现什么意外了。r
不管怎么样,张家军在辽东取得的胜利,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很快在京师传播开来,张翼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现在大明朝北方百姓的耳朵里面,特别是京师里面,很多百姓都在讨论张翼到底是什么来头。r
——————————r
相对于民间讨论张翼,这朝廷里面的大多数官员几乎都闭口不谈,而更多的官员,则是开始推崇锦州的祖大寿等关外大军这一次打了胜战,消灭了多少鞑子。r
很显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京师里面的官员,这一次似乎打算捧高关外的大军,而忽略张家军在辽东的功劳了。没有办法,这京师里面很多官员的利益都和这关外明军有着牵扯,他们当然要为这关外大军说话了。至于张翼,谁和张翼熟啊。r
所谓朝里有人好做官,张翼忽然间黑马杀出来,而且风头无限,当然让这大明朝的朝廷官员集体失声了。r
只是,大明朝的官员集体对辽东出现的情况失声,但皇城里面的皇帝,是不会失声的。因为官员可以不担心这个朝代的更替,谁当皇帝都无所谓,但皇帝不会啊,整个天下就是他的,丢了天下,那他也什么都没有了。r
“想不到张爱卿真的做到了,居然真的让这辽东满清的这一次军力调动,鞑子军队终于出长城了,这一次,张爱卿首功,当归首功!”崇祯脸上带着淡淡的喜悦看着手里面的战报,长出一口气,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r
得知一直肆虐在京师南部的鞑子军队忽然快速的脱离京师周围区域,然后立即朝北而去,出了长城,崇祯自己都有点不相信。r
不过当张翼的战报很快送来之后,崇祯终于相信鞑子大军退兵了。只是张翼怎么样做到的,他还真想不明白。然而张翼一封南归信函,让崇祯本来打算让张翼再次来京的念头,顿时打断了。不过,张翼这一次做出的功劳,就算崇祯想要抹杀,也不可能的。因此都忍不住开口赞扬出来。r
“鞑子已经全部退出长城外,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鞑子终于全部走了。”身边的老太监当然知道这崇祯高兴从何而来,连忙拍了一记马屁。r
“呵呵,这你老狗。“崇祯心情看来很不错,对这老狗也宽容了许多,要知道早几天,这崇祯直接打死了几个宫女太监,更是直接将几个大臣的职位给革职查办了。就连现在的阁老杨嗣昌,都被崇祯怒骂了一顿,然后让这杨阁老直接回家养心去,被狠狠呵斥了一番。r
让崇祯大怒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早几天遭遇的战局了。因为早几天大将卢象生带领的军队和这鞑子大军在作战,卢象生战死,大明朝这一次主动出击的军队几乎全军覆灭,而这些鞑子更是杀害了明王室里面的几个王爷。r
崇祯对于死了几个族人一点也不心疼,但是卢象升的死亡,还是让他小受打击了。毕竟这卢象升还是比较有才能的将领,只是想不到这一次居然战死了。r
至于卢象升战死战败的原因,崇祯也知道,便是杨嗣昌坚决不让其他的明军增援卢象升所部,至于杨嗣昌不增援的原因,直接便是因为不能出战。r
虽然崇祯知道这或许是杨嗣昌为了自己京师安全考虑,不允许京师的其他军队出战,但他也隐约猜得出或许这也是杨嗣昌私心作梗,只是杨嗣昌是杨鹤之子,这杨家人更是数代人入朝,杨鹤的门生故旧几乎遍布整个大明朝,最主要是杨家人对大明朝数代忠心,就算崇祯知道这杨嗣昌是故意不发兵救援卢象升,可终究只能默认了。r
他也只是在卢象升战败的时候,厉声质问了一番,训斥一顿之后,这件事情只能就这样作罢了,当然,杨嗣昌可以轻松,其他相关的官员他还是免掉了。r
这几天一直阴郁的心情,总算让这忽然而来的喜报冲走了,想着祖大寿也传来捷豹,崇祯整个人的心情都很好。r
“朕要好好重赏张爱卿还有祖大寿等人,让杨嗣昌和其他大臣速到养心殿来,拿出一个奖励章程来,以奖励这一次有功将士,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崇祯心情很好,吩咐身边太监一句之后,自己直接朝着自己的爱妃居住的地方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