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县,一个有两个少数民族和汉族混杂的县,全县年财政收入还不足一千万元,人口约30万人,含没入户籍的超生人口。r
全县的各个乡镇几乎都见不到一座像样的楼房,大多数村庄只在过年时才能看到几许人间烟火。r
欧阳明镜三人没有进县城,就将车停在公路边的一家加油站内。r
交了一百元钱的停车管理费,就在当地找了一位老乡带路。r
在老乡的带领下,往偏远村庄步行,老乡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忠厚老实。r
听说欧阳明镜三人是来救助娃娃读书的,可高兴了,主动带路落实名单。r
他说:“十年前就听说外边有一个什么工程要来我们这边修学校,让娃娃们都能读书,可十年都过完了,还是没看见有人来,只有前两年来了一个什么春雨工程的人帮助了几十个娃娃读书,但没有修学校。”r
“这地方的学校没有吗?”欧阳明镜问。r
“没有,老师也没有。”r
“那我们找了名单又让他们在哪儿去读呢?”r
“可以读,多走点路,到县城去读就行了,远一点的,就住校读。”r
“多远才算远?”tr
“走半天路的就算远。”r
“那不行,走一小时的都让他们住校好点。”r
欧阳明镜肯定地说,他认为每天走路就花去了半天,还读什么书。r
老乡又讲:“我们这里有几十个娃娃是被一个叫春雨工程的单位认助,好啊,他们都是省城里来的好人。”r
“春雨工程?没听说过,什么是认助?”华虹问。r
老乡回答:“我也不清楚春雨工程是什么,只知道认助就是他们工程里的人,一个帮一个学生,或者是一个帮助五六个学生,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真名真姓,平常还要写信来往,娃娃考试的成绩还要寄过去,好啊。”r
“哦?这个办法好,可以借鉴,我们也可以这样做,不就是为了想帮助到真真实实的学生吗?”华虹说。r
“可以,那我们可就不是简单地将钱捐出去那么简单了,还要帮他们找好一个统一的学校,将钱和生活费一次性交清才算完。”欧阳明镜说。r
老乡此时回过头来:“学校不用找,县里只有一所中心小学,你要去找到教育局才行,春雨工程的人还是去找他们教育局落实的。”r
“哇,又跟当官的打上交道,烦!”欧阳明镜突然讲出这句话。r
老乡却笑了说:“不将钱交给他们不就行了,你只将钱算清楚,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地放入学校财务,没人敢用,用了学生就没吃的了,他们不怕骂吗?”r
就这样,在老乡的带领下,欧阳明镜见到了他身平以来最破败不堪,风雨飘摇的无数家园。r
见到了他从未见过的饥渴眼神和没落寒酸的地球人,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的苦难小生命,在下肢无裤穿,头发长得分不清男女的情况下,只有那一双双眼睛还闪烁着叫“精灵”的字眼,多少才看到了人的模样。r
穷困,让孩子们的父母早早就离开了故土,有的去了山西煤矿挖煤,有的去了北京奥运村建高大建筑物,孩子们成了无助的留守儿童。r
几天清点下来,有八十多名孩子的父亲或挖煤矿而死,有累死病死他乡的,留下的孤儿在这个所谓的“家”中,经营着他们什么也不明白的希望主义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