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成后来通过公开选拔从人事局提拔出去后,按照规矩,原来的单位都要请他回来聚一次表示欢送,办公室的人按照胡长贵局长的要求也和姜玉成联系过几次,姜玉成都以种种理由推卸了。出去五年,姜玉成从没有拜访过胡长贵,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道了当时没有能够提拔成为副局长的原因,矛盾虽然没有摆到脸上,但是暗斗比脸面的斗争更剧烈。r
王大纲部长到人事局走马上任的时候,就工作上的事和胡长贵进行了一次长谈,希望老局长能站在外人的角度,客观的对人事局的几个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进行一次评价。胡长贵不知道为何,就提到了从人事局出去的姜玉成,说这个人业务能力很强,就是个性太强,不好控制。r
胡长贵后来从别人处知道,王大纲在县区也是个性很强的人,所以他的每一次提拔都很有争议。对同样有争议的姜玉成,王大纲会怎么看待呢。r
姜玉成在单位可以说是有头有脸的人,也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人。r
说有头有脸,是因为他是单位的党组成员副局长,第三产业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有5个人,局长、三名副局长、一名纪检组长,姜玉成在班子中排名第二。说可有可无,是说姜玉成在在单位分管的工作都是虚的,可有可无的,分管两个处室,一个是机关党委,一个是信息化推进处。这两个部门的工作和全市追求工业经济发展指标的大环境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可有可无。r
在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人的威信是和承担的工作紧密联系的,岗位重要人就显得重要,如果承担的工作可有可无就意味着一个人在单位的份量不重要,对班子成员来说,一个领导的份量就看他分管的工作是否重要。r
官场多年,姜玉成也知道,为臣者必须牢记在主要领导面前永远是个配角。但是当好配角也并不是件简单易行的事,要努力与领导成为一对配合默契的知音。可是姜玉成无法与单位的一把手张贵局长成为配合默契的知音,所以就成为很不重要的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