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纲到了人事局做局长后,上任前对单位离退休老干部都进行了拜访,听取他们对人事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到了赵大海这里拜访的时候,王大纲提起赵大海当时对他的赏识之恩,旁边陪同的副局长和处长们心里肯定会想很多,至于两个人之间真实的关系,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r
都是官场的精英,很多时候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肯定不一致,表面上看到的和实际做的肯定也不一样。r
赵大海肯定不能和别人解释自己与王大纲之间的真实关系,既然王大纲说他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那就承认吧,这样不仅在外面有面子,而且女儿赵梅在人事局上班,一般的副局长肯定因此会高看一眼,想不到赵一匡会来提起这么一件事。r
赵大海就推辞说,在普水的时候是做过王大纲部长的领导,而且当时对他也很照顾,但是很多年没有来往,年轻人和我们肯定不一样,不一定知道知恩图报,所以说话不一定有很大的用。r
赵一匡赶紧回答说,老叔,我请人打听清楚了,王大纲部长这个人很念旧情。听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个邻居就给他10元钱,王大纲毕业后一直不忘。听说前几年为了帮助那个邻居的儿子找工作,王大纲曾经违背“进入必考”原则,找关系安排到乡镇的一个事业单位,结果被现在的普安市委常委、普水县委书记陈大龙弄了一个处分。以他的这种个性,老叔你只要出马,知遇之恩,什么事都会答应的。r
赵大海对赵一匡研究人和拉关系方面超人的能力很佩服,在官场,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关注领导人的底细到这种地步,不进步也不容易。r
赵大海知道无法拒绝赵大海,既然无法拒绝就不如干脆答应,给人一种仗义的感觉,就很爽快的答应了赵一匡的请求,说抽个时间一定会去拜访一次王大纲部长,积极向部长推荐赵一匡,争取让他能前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