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海对王大纲也是很满意的,也由此想法。可是正式准备调整进组织部的时候却犹豫了。因为,那段时间,听说组织部要进人,为子女和赵大海打招呼的人特别多,有的还是常委。虽然赵大海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但是很多事还要班子间的配合,否则,做事很定很难。要么组织部一个人也不进,要么把常委、几套班子打招呼的都满足,这样不得罪任何一个人。后来,赵大海就采用了一个人也不进的方法。为了安慰王大纲,把他调整到了农业局,虽然农业局没有组织部发展前途大,毕竟进了城。r
赵大海后来岗位变动,到了市人事局做了副局长,也就和王大纲没有了任何的瓜葛,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赵大海见过的太多了。直到几年前,市委常委、普水县委书记陈大龙在普水搞了一个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邀请曾在普水工作过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返回普水进行座谈,赵大海遇到了前来参加座谈会的王大纲,闲谈中知道王大纲已经是另外一个县的常委副县长了。r
晚上聚餐的时候,王大纲特地到赵大海跟前,很谦虚的说如果不是当时赵部长慧眼识珠,自己在乡里现在最多是个副乡长,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赵大海后来从别人那儿知道,王大纲到了农业局后,工作很勤奋,提拔为副局长。后来,全市稻米基地项目建设,改造农田基础设施的时候,代表农业局提出的很多建议被陈大龙看好,仕途就一直很顺利,因为太年轻在普水提拔有点困难,就被陈大龙推荐到别的县做了副县长,几年下来,40出头,就到了那时的位置。小道消息说,王大纲本来准备提拔为县长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成功。r
王大纲到了人事局做局长后,上任前对单位离退休老干部都进行了拜访,听取他们对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到了赵大海这里的时候,王大纲提起赵大海当时对他的赏识之恩,旁边陪同的副局长和处长们心里肯定会想很多,至于两个人之间真实的关系,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