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猛虎之牙全文阅读 > 第59章 老兵(下)

第59章 老兵(下)


“很难得,看得出你是很用心的了。”几个小时之后,老人合上了教材,语重心长:“现在像你这样肯下苦功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人,怕是越来越少了。”

林鹰说:“说来惭愧,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编写出来的教材还是那样的粗糙,很多东西根本就不切合实际。”

老人摆摆手,说:“已经很不错了,大体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剩下的就是慢慢摸索,慢慢完善,急不来。”他的神情变得有些萧瑟:“早在二十年前我就编写了几部侦察兵专用教材,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侦察兵居然没有多大的进步······”

林鹰说:“那些教材都被毁掉了,能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又从保险箱里拿出薄薄一叠文件,递给老人。老人接过来一看,正是他二十年前编写的教材的残篇。看着泛黄的纸上的字迹,他神思变得有些恍惚,悠悠叹了一口气,说:“你父亲有心了,也就他敢冒着被打成反动派的危险,将这些东西留下来吧。”

林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小时候没少听父亲提起过老人,那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惋惜,还有愧疚,都让他印象深刻。等大一点了,他才知道,父亲和董建辉老人的关系很复杂,一方面,他们是肝胆相照的战友,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人,董建辉是名门之后,家世显赫,世代为官,而父亲则是老红军的儿子,根正苗红,在那个阶级立场高于一切的年代里,身份的差异注定他们无法并肩作战。父亲曾多次发动士兵们起来批斗董建辉,后来居上成了董建辉的上司之后又多次否定了对董建辉的晋升提案,但是在战场上,这两个人又多次救过对方的命,恩恩怨怨,真的没法说得清楚了。他敢肯定,换了一个年代,或者换了一种身份,父亲和董建辉绝对会成为最好的朋友,拜把子都不是不可能。

“我父亲很内疚,好几部融合了整支侦察连全体官兵的心血甚至鲜血的教材,他能保留下来的却只有这么一点点,等于全毁了。”林鹰叹息着说。

老人笑了笑,说:“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了。”指了指床头一口已经掉光了油漆的箱子,“把它打开,里面的东西也许对你有帮助。”

林鹰一阵激动,用微微颤抖的手打开箱子。

稿纸,全是稿纸!这些稿件里有硬皮笔记本,有装订成册的餐巾纸,有学生用的作业簿,甚至有旧报纸,只要是有空白的,能写得下字的纸,在这里都能找到!他小心翼翼的将这厚厚一撂稿子捧了出来,交给老人。

老人随手翻开一个笔记本,交给林鹰:“这是关于山地训练和作战的内容,你看看。”

林鹰接过来一看,整个人都傻了:厚厚一个笔记本上面全是山川地理资料,还有各种在山区常见的有毒植物和比较容易获得的食物,以及山区常见的气候变化、险情,一应俱全,就算是把地理专家请来也不见得能写得这么细。

老人说:“我一直认为山地战是我军的重中之中,因为我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山地,一旦苏联打过来,我们在北方平原根本无力与他们抗衡,只能利用山地游击战,一点点的将他们拖垮。为了编写这部教材,我请教了很多地理学家和用自己双脚走遍了祖国每一个角落的勘矿专家,花了七八年时间才写成这部教材。你看后面,是山地兵的训练教材和一些特种装备,可惜这一切都停留在纸面上,落不到实际。”

林鹰翻到后面,后面全是山地作战的要领和一些特种装备的设计图,比如说山地部队专用的野战靴、开山刀、装备携具、专用迷彩服等等,都是极为实用的设计,比各个军工厂拿出来的那些敷衍了事或者华而不实的东西强出太多了。关于山地训练和作战的内容足足写了五个笔记本,好几百页的内容,没有一处涂改,没有一个错别字,不难想象老人花费了多少心血。

老人又指了指一撂本子:“这是在雪原环境训练和作战的教材,可能是因为我长期在沈阳军区服役的缘故吧,编写起这方面的教材来更加得心应手。”

林鹰翻开其中一本,内容之丰富,令他为之震惊,特别是老人关于雪地作战专用装备的设计,更是令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有真正在那种环境下长时间生活过并且战斗过的老兵才能拿出如此实用的设计!

整整一箱的教材,分为山地、丛林、雪原、沙漠、岛屿、城市六大类,老人呕心沥血,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军事理论功底,对这六种地形————或者六个战场的针对性训练和作战以及求生,一一展开论述,突击、爆破、狙击、伏击、夜袭、格斗、诡雷设计、撤退、伤员救护、特种装备的使用、侦察小组与空军和直升机的配合······各方面的内容无所不包,这简直就是一套特种兵训练和作战的百科全书!面对着这厚厚一叠泛黄的稿纸,林鹰就像无意中闯进了藏宝洞里的小叫花子,整个人都傻了!

老人忽然问:“现在我们的侦察兵普遍使用什么武器?”

林鹰说:“师团级侦察部队的装备跟普通步兵没什么区别,集团军侦察大队则换装了81式自动步枪和81式机枪,军区侦察大队装备了一些从外国采购的特种器材,比如说微光夜视仪、消音冲锋枪、M40狙击步枪之类,总的来说,侦察部队的装备水平也只是比普通野战部队略胜一筹。”

老人说:“唉,这装备也太差了。”抽出一个厚得像一块砖头的笔记本翻开,里面居然是一些轻武器的设计图!老人指着一支跟M-14有几分相似的步枪设计图说:“这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几位枪械设计师一起设计的一款自动步枪,吸取了M-14自动步枪的优点,射速快,精确度高,能准确地射杀六百米外的目标,每分钟九百发的理论射速使得它在近战中也不吃亏,缺点就是太长太重,但是用作远程精确火力支援是个不错的选择。看到枪管设计了没有?很粗很长是吧?正是这支加重型枪管和气动系统确保了它在全速射击时的精确度,打三连射三发子弹射出四百米外,散布面积仅相当于一个海碗。它还能以极高的初速发射钨钢穿甲子弹,射穿十六毫米厚的装甲,用得好的话,一个点射就能干掉步兵战车里的驾驶员,或者将一辆机动车辆打残废!”一连翻了几页,指点给林鹰看。

林鹰说:“威力太大了,开火时膛焰和枪声肯定很吓人,很容易暴露目标。”

老人说:“这就要求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跟敌人拉开距离,否则就会吃亏。这款步枪说白了,就是半反坦克狙击步枪,是我们为了对抗苏军的装甲洪流不计代价不计成本设计出来的,当时兵工厂已经制造出了一支样枪,各项性能指标基本符合我们的要求······”

林鹰急切的问:“后来呢?样枪哪里去了?”

老人惋惜的说:“被毁了。样枪设计出来之后不久,就遇上了一场武斗,那些革命小将们用砖头瓦片打得不过瘾,居然闯进了军工厂,抢夺那些油漆都还没有干的步枪,就在车间里大打出手,连设计师都中弹身亡了。为了保住新型武器,一名枪械测试员将样枪给砸了,直到我退役,都没有再制造出第二支样枪。”

林鹰心疼得直咧嘴。可惜了,太可惜了,如果没有那次意外,这款放在现在仍然很先进的步枪不敢说成为全军的制式装备,至少军区侦察大队是装备得起的!

老人翻到一支冲锋枪的设计图:“这是我们参照M-16自动步枪设计的冲锋枪,采用的是北约通用的五点五六毫米口径子弹,初速达到五百六十米,子弹射入人体之后会高速旋转和翻滚,将大量布屑之类的杂物吸入体内,令伤口难以清理。它同样配备钨芯穿甲子弹和锰钢穿甲子弹,能轻易射穿现役的任何一种钢盔和防弹衣,也能射穿九毫米厚的钢板,威力大,精确度高。这种冲锋枪当时制造了六支样枪交给部队试用,普遍反映威力很大,精确度也令人满意,就是太娇气了,经常出小毛病,而且北约制式的弹药跟我们的不通用,因此没有列装。”他叹了一口气,“如果多给我几年时间,不,只要多给我两年时间,我就能完成整个改进工作,将它变成一支优秀的冲锋枪了。”

“这是我们参照M-14设计的半自动狙击步枪。M-14作为一支自动步枪,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很不理想,最终被M-16淘汰,直接导致历史悠久的春田步枪公司倒闭,但是如果将它用作远程精确火力支援,你就会发现它是那样的优秀,没有一支步枪及得上它。这款狙击步枪继续了M-14的优点,射速快,精确度高,威力巨大,在一千七百米距离击中胸部,死亡率仍然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击中头部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除了可以远距离狙杀敌军之外,还可以用穿甲弹攻击直升机,或者用曳光燃烧弹引爆油罐车,打击敌人的每一个节点。可惜当时的材料不过关,样枪没能经受住环境的考验,零下二十度的低温它的枪管会收缩,撞针变得脆弱,一打就断,枪也就废了;在四十五度高温中,它的枪管又会胀大,精确度无从谈起,这一缺点在其它几种枪械上也存在,直接判了它们的死刑。不过我想,十几年过去了,国家的材料加工技术应该有不小的进步了吧?”

“还有这种手雷······”

“这是我说服了军长,请电子专家给我们设计的战场雷达······”

“这是全连官兵集思广益,设计出来的野战刀······”

······

老人一一介绍,每介绍一样,林鹰都要倒抽一口凉气,对老人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这其中很多设计就算是现在的军工专家都搞不出来!

老人凝聚了自己毕生心血的珍而重之的推到林鹰面前,说:“把这些都带回去吧,希望能帮到你,这是我这个老兵能为军队尽的最后一分力了。”

林鹰眼眶有点发热,在心里对老人说了一声对不起。萧剑扬说得没错,他根本就用不着拉上萧剑扬,用这么多心眼,只要他写一封信给老人向他求助,老人就会尽力帮助他,只因为他曾是一位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