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梦回南唐全文阅读 > 第32章 设宴

第32章 设宴


在马雪晴的照管下,经过了几天的忙乱,李天一的府邸终于象个大户人家了,也能够见人了。李天一便向马仁裕、韩熙载等人发了帖子,邀请众人过府赴宴,时间就定在了三天后。于是马雪晴便又开始了新的忙碌。李天一倒是悠闲的很,宁国军中没有什么要事,自己只是挂了个名而已,至于翰林院待诏,更是皇帝不传旨尽可在家里呆着。

趁这几天有暇,李天一把自己和翠玉的事情跟如云交代了一番,结果两侧的腰间同时被如云和霜儿捏住,反复进行了180度到360的旋转,任是李天一的十三太保横练都没有挡住两人的纤钎玉指。霜儿自从进府,慢慢也懂得了自己的身份,将来是要和如云一起便宜了这个坏蛋的。本来就和如云情同姐妹,霜儿对这个事情倒也没有什么反感,只是对李天一慢慢显露出了悍妇的本色,让李天一不禁有些心惊。既然已经答应了翠玉,如云便让李天一将这个琦玉坊的姐妹也接了过来。翠玉倒也乖巧,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奢望,开始尽心尽力做起了如云的丫环的角色。

尽管李天一只是给马仁裕、韩熙载等有数的几个人发了帖子,可这位圣眷正隆的新贵的乔迁之喜,还是让很多朝中的官员煞费了苦心,三天后李天一开门迎客之时,见门外已经是门庭若市了,没有得到邀请的官员们都是在门房递上了自己的拜贴和礼单,道过恭喜之后便不做更多的叨扰转身离去,李天一也是来者不拒,自己可是正缺钱呢。

李天一如此的做法,让早早就到了李府的马仁裕和江文蔚等人有些大惑不解,同时对李天一也颇有微词。游简言对几人笑道:“天一素常喜欢做惊人之举,今天如此做派必有深意,等酒宴之时尽可问个明白,何必此时做此愤懑之态。”几人想了想,也觉得游简言所言极是,便放下心事,一齐聊天喝茶。

正在此时,门外的迎宾高声喊道:“皇太子殿下到!太子太傅冯大人到!”正堂上安坐的众人一惊,李弘冀怎么来了,忙迎了出去,正见李天一已经迎出了门口躬身施礼:“不知太子殿下大驾光临,微臣未能远迎,请太子殿下恕罪!”

文献太子李弘冀身着杏黄色的长衫,头上束着金冠,眉宇间隐隐有暴戾之气,此时偏偏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与李天一打着哈哈:“李待诏,小王可是不请自来,多有打扰,李待诏可不要见怪呦!”可惜眼睛里一闪而过的精光,让这副和善的模样大打了折扣。李天一忙躬身道:“殿下光临,寒舍蓬荜生辉,何来打扰之说,太子请!”迎出来的游简言等人也忙与李弘冀见礼。

众人在正堂饮茶寒暄已毕,这时跟随而来的冯延已递上礼单后拱手道:“李待诏初次在京城为官,可知这为官之道,里面的学问大得很,最重要的是眼光要放远一些,要为自己的今后打算。太子殿下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李待诏今后要与太子殿下多亲多近才是。”

李天一也一反在那天在金殿上咄咄逼人的架势,躬身说道:“太傅大人教导得极是,在下受益匪浅,太子殿下与冯大人且请安坐,我去后堂安排酒宴,请太子殿下和冯大人赏脸喝杯水酒,天一也算是尽到了地主之谊。”

李弘冀笑道:“好,李待诏果然聪明,小王就喜欢聪明人,至于那些不那么聪明的,迟早会有苦头吃的。”说罢目光扫视了一下马仁裕、韩熙载等人,神态甚是倨傲。

马仁裕哼了一声说道:“老臣只知道克己奉公,上为当今圣上分忧,下为黎民百姓解难,实在是对如何才算得是聪明人知之甚少,请问太子殿下此言何意?”

李弘冀一拍桌子,刚要发怒,忽听得迎宾又高声叫道:“安定郡公到!”随即李从嘉快步从门口走了进来,李天一等人忙迎了出去:“参见郡公殿下。”李从嘉挥手道:“免礼!”随即对李弘冀说道:“见过太子殿下,大哥你怎么来了?”

李弘冀哼了一声说道:“怎么你来得,我就来不得了?”

李从嘉碰了一鼻子灰,便不再与李弘冀答言,转身向李天一说道:“李待诏,你这府邸倒是风雅得很,怕是以后本郡公要多有打扰了。”

“郡公大人说笑了,寒舍鄙陋得很,怎入得了郡公的法眼,郡公若是喜欢,微臣自然欢迎郡公常来。”

“本郡公可是给你带了一份厚礼,李待诏,打开看看吧。”

“郡公大人太客气了,微臣怎么敢收郡公大人的礼物,实在是惶恐!”

“呵呵,你还是打开看看再说吧,怕是打开后,你就没有胆子不收了。”

李天一有些一头雾水,什么礼物能让自己不敢拒绝呢?展开李从嘉带来的纸卷,忙跪了下去:“吾皇万岁万万岁,臣李天一叩谢吾皇隆恩!”

众人凑过去仔细观瞧,忙也都跪了下去,原来李天一手里的纸卷,却是当今圣上李璟的亲笔御书:“敕造昭武校尉府”。堂堂皇帝为一个六品的昭武校尉题写府邸的匾额,李璟此举随算不上是绝后,可空前却是一定的了,而李天一的这份圣眷,又着实地让众人吃了一惊。

等众人站起身来,李从嘉向李天一说道:“父皇的贺礼我已送到,还要回宫复命,就不多打扰了。”

“郡公大人慢走。”李天一将李从嘉送出大门,又吩咐下人:“找最好的木匠,将圣上题写的匾额做出来挂在正门。”这回可是有了护身符了,大门上有了皇帝的御笔,寻常官员即使是要进门拿人,都得有皇帝下得旨意才行,否则只能在外头候着了。

李弘冀和冯延已也大感失望,自己此行的本意是来拉拢这位新晋的昭武校尉和翰林院待诏,也好能为自己增添羽翼,在与皇太弟李景遂的夺嗣过程中占得先机。不想圣上已经将李天一收为己用,自己就是再封官许愿,怕是也没有圣上这一纸匾额的效果更好了,李弘冀铁青着脸走了出去,冯延已临行还不死心,回头对李天一说道:“李待诏,我的话你可要好好地思忖,为自己的将来多做些打算,老朽告辞了。”

“太傅大人慢走!”

当晚酒宴之上,众人除了恭贺李天一乔迁新居之外,便是询问李天一的打算,这位新贵如果想有所作为,现在恐怕是最好的机会了。翰林院待诏品阶虽低,可也算是皇上的近臣,没事多多和当今圣上亲近亲近,陪着吟诗作词,讨得皇上的欢心,想不高升都难,冯延已便是靠这样的手段一直升到了宰相的位置。

李天一闻听一笑,举杯向大家敬酒之后,方才开口:“诸位大人,朝堂之中党群之争愈演愈烈,我一个小小的六品待诏,性子又耿直顽劣,实在是不适合混迹在仕途,只想混些朝廷的俸禄,安稳地做个米虫,让诸位大人失望了。”

几个人本想将李天一这员圣眷正隆的福将拉入自己的一党,慢慢将朝中五鬼的势力彻底清除,不料李天一竟如此畏缩,自然是大失所望,可也不好深说,都把目光集中在韩熙载身上,希望老韩能劝得李天一回心转意。

韩熙载自然晓得众人的意思,思忖了一下,开口说道:“天一可曾记得初见老夫时对老夫所言?老夫已年过五旬,天一犹言老夫可大有作为,天一正值青春年少之时,可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来,又何言此颓唐之语?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今老夫将天一之言相赠,望天一奋起,与我等一齐扫除奸佞,重振大唐的声威。”

李天一叹了口气,看着几位须发斑白的老人热切的目光,心里有些发虚,自己之所以不愿参与进去,是因为自己知道这五鬼还要把持朝政近十年,其间还会发生李弘冀与李景遂的争位之战,一片的血雨腥风,自己可不愿意将小命卷到这样的政治漩涡当中,还是老实地做个小官,越不引人注意越好,找个合适的时机,辞了官带着如云等人安心地作个富家翁,享受一下封建社会的腐朽生活,可比在朝堂上勾心斗角,一不小心连小命都不知道怎么丢的要好多了。

可不说出个缘由来,看架势几个人今天是不会放过自己,只好给这几个清高自傲的大佬们上上公共关系的课了。李天一扫视了众人一眼,缓缓说道:“诸位大人,冯宋一党把持朝政多年,历经先皇和当今圣上两朝一直屹立不倒,诸位大人可知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