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梦回南唐全文阅读 > 第43章 上元夜(二)

第43章 上元夜(二)


李天一在角落当中微微点头,这位李后主做皇帝自然是差劲得很,不过作为词人却是开一时之风气,令后人仰望,随手拈来的词句,便觉清新雅致。殿中的群臣也纷纷叫好,查文徽拱手言道:“有郡王珠玉在前,我等实在不敢献丑,还是罚酒吧。”众人纷纷称是,一时倒也热闹。

这时冯延已也站起身来,躬身道:“陛下,臣已经填好了。”众人见冯延已准备诵读自己的新作,这才停止了对李煜的吹捧,殿里才又静了下来。

“哦?快快吟诵一番,让朕听听南唐第一词人的大作。”

冯延已老脸一红,随即吟道:

“年年江上见寒梅。暗香来,为谁开。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

“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怨极恨极嗅香蕊。念此情,家万里。”

“暮霞散绮,楚天碧、片片轻飞。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

“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虽不甚出色,却也切题,又道出了自己老年被贬的幽怨。冯延鲁等人自然是起劲地叫好,气氛又重新热烈了起来。

韩熙载见几个以文采著称的大臣纷纷在李璟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新作,心里不免有些着急,频频回头示意李天一,李天一自然知道老韩的心思,可这出风头的事情,实在是不想做,便故意装作没看见,低头和面前的酒菜较劲。常梦锡、江文蔚等人恨不得过来把李天一从酒桌边踹起来,怎么说也是六品的官员了,什么没吃过?怎么就偏偏到皇宫这儿解馋来了?回头一定再送几个厨子给这个小子,让他在家里吃个够,省的出来耽误事。

好在李璟很快就替他们把李天一拎了出来,李璟扫视了众人一圈,问道:“翰林院待诏李天一可曾来了?”

还是躲不过去啊,李天一心里哀号了一下,忙起身答道:“陛下,臣在这里。”

“到朕这里来,别人不作词罚酒即可,李爱卿这词要做,酒也须饮个痛快。朕可听说李爱卿非酒到酣处方有佳作,从嘉,给李爱卿换大觥来。”李璟有些戏谑地看着李天一,等着这个自己所看重的才子的反应。

李天一看着拿上来的大觥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这东西是用来喝酒的还是用来洗脸的啊?真要是满满的一大觥灌下去,怕是当时就得倒下吧。忙向李璟拱手施礼道:“陛下请勿听信谣言,微臣不饮酒也可填词,这咏梅的新词已经有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李天一选了陆游的这首《咏梅》也是为了表白一下心迹,自己只是想老老实实地做个富家翁,就别让我趟朝廷的这滩混水了,冯宋也好,清流也罢,想掐你们就慢慢掐吧,我可是不想作护城河里的鱼。

李璟当然也看出了李天一的意思,心里自然有些不悦,沉声说道:“词句尚佳,只不过太过悲切了一些,当罚酒!”冯延已等人自然也是乐得看李天一的笑话,纷纷附和道:“上元佳节,作此凄凉之调,未免有谩君之嫌。”李天一本想再将毛爷爷的咏梅拿出来秀一下,见李璟非要强人所难,心里也是不太痛快,一声不响端起大觥灌了下去。

尽管是酒精考验的战士,还有些武功的底子做基础,这足有一斤多的黄酒下去,李天一也是觉得头晕眼花。见李天一饮得如此痛快,王彦铸等几位老将军到是佩服得紧,换作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未必有这样的豪气,这个昭武校尉是条汉子。

李璟微微觉得有些尴尬,忙说道:“刚刚是朕题目出得不佳,以至众卿所填的新词都多有悲声,今以上元胜景,满城灯海为题,再作悲声者,与李爱卿同饮大觥!”

众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搜肠刮肚,李天一自己坐在角落,肚子里不用搜刮已经有点翻江倒海了,这黄酒入口不甚浓烈,后劲却绵长得紧,头也一阵阵地发蒙,以至于李璟叫道第二遍的时候,李天一别人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有些摇晃地向李璟躬身施礼,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下吟出了辛弃疾的那首著名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好词!李爱卿果然有太白之风,如今方到酒酣处,便有佳作,众卿以为如何?”李璟已经忽略了李天一的失礼,连声叫好。若在平时,李天一定会谦逊一番,不过此时酒正酣处,豪气大发,在殿中昂首而立,颇有些天下英才,舍我其谁的味道。

这副牛叉的样子自然有人看不惯,中书令魏岑笑道:“刚刚在皇城之外,老臣曾请教了李待诏一副对联,现在老臣还有一对,想向李待诏请教,不知可否?”

“也好,说来以助酒兴,若能难住李爱卿,朕有赏!”

魏岑见李天一有醺醺之态,便觉此时正是机会,便出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李天一略一思考便朝面南背北的李璟躬身答道:“殿北一天一地一圣人。”

魏岑这个悔啊,这么好的一个马屁,便让李天一给捡了去了,看样子皇上还舒服的很。

“在下枢密副使李征古有联请教: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哈哈,李大人,你好有豪气啊,竟然敢妄言擎天,我有一下联:双足陷地,十趾六浅四深。”李征古没捞着李璟的奖赏,反被瞪了一眼,一身冷汗地坐了下去。

“户部尚书冯延鲁有联请教: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冯大人,我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你看可好?”

“工部尚书查文徽有联请教:七鸭浮江,数数三双一只。”

“查大人,我的下联是:斤蟹行秤,称称半斤八两。你看可佳?”

这时冯延已起身说道:“老臣也贪恋陛下的赏赐,出个上联请教李才子: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竿一寸钩。”

“冯太傅果然才思过人,不过凭此联怕是得不去陛下的赏赐了,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老夫还有一联: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佛寺。”

“冯大人,此联随巧只是数字尚少一些,也非是绝对: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孔桥。”

殿上此时已无人说话,众人见这上联越出越巧,李天一这下联也是越对越奇,已经忘记了相互的立场,不禁同声喝彩。李天一向周围拱手后对冯延已说道:“冯太傅,我这也有一上联,赠与冯大人与归隐的宋大人: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此后方知逍遥,一代闲人多遐日。”

冯延已沉思半晌,颓然坐下,不再说话。李天一分明是劝诫自己学宋齐丘一样早早放手归隐,寄情山水之间,虽想反驳,可急切之间还真对不上这副刁钻的上联,只得坐下生着闷气。

李璟扫视众人片刻,笑道:“尔等今日方知李爱卿才高如此了吧。李爱卿,这副佳联你可对得下联?也好赠予两人为念。”

“陛下,微臣鲁钝,虽有下联,却不甚工整,说出来供各位大人参详: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才高还需品洁,千古流芳擅名山。”

李天一此联是暗讽冯延已虽然才高,但人品低劣,必会留下后世的骂名。殿中群臣心里暗骂:“丫的你就装吧,就这样还鲁钝,那我们还都活不了?”此时已经没有了和李天一相互较量的心思,或叹为观止,或妒火如焚,或低头思索。清流一党如韩熙载等人,自是得意,相视暗喜,大殿中一时静了下来。

李璟思忖了片刻说道:“李卿此联虽欠工整,其意却是上佳,众卿可反复玩味。既然李爱卿今日独占鳌头,朕自然不能失言,赏金百两、绢百匹。今日兴致已尽,众卿可早些回府,来年再行此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