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每天学一点超级自控力全文阅读 > 第33章 训练意志力,做内心强大的自己(12)

第33章 训练意志力,做内心强大的自己(12)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是老生常谈,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即使你读过各个时代很多伟人写的有关忧虑的书籍,你也不会看到比“船到桥头自然直”和“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有用的老生常谈了。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多利用那些古老的俗语,我们就可以过一种近乎完美的生活。然而,如果不加以利用,知识就不是力量。本书的目的并非告诉你什么新的东西,而是要提醒你注意那些你已经知道的事,鼓励你把已经学到的那些加以应用。

  已故的佛烈德·富勒·须德有一种能把古老的真理,用又新又吸引人的方法说出来的天分。有一次在大学毕业班讲演时,他问道:“有谁锯过木头,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了手。他又问:“有谁锯过木屑?”没有一个人举手。

  “当然,你们不可能锯木屑。”须德先生说,“过去的事也是一样,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做完的和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就是在锯一些木屑。”

  棒球老将康尼·马克八十一岁时,我问他有没有为输了的比赛忧虑过。

  “我过去常这样。可是,我发现这样做对我完全没有好处,磨完的粉不能再磨,”他说,“水已经把它们冲到底下去了。”

  杰克·邓普塞在和我一起吃晚饭时,告诉我他把重量级拳王的头衔输给金·童黎的那一仗。“到了第十回合完了,我虽然还没有倒下去,但脸已经肿了,而且有很多伤痕,两只眼睛几乎无法睁开。……我看见裁判员举起金·童黎的手,宣布他获胜……我不再是世界拳王了,我在雨中往回走,穿过人群回到自己的屋里……

  “一年之后,我再次跟童黎比赛,结果仍是如此,我就这样永远完了。要完全不为此事发愁确实很困难,可我对自己说:‘我不能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我要承受这次打击,不能让它把我打倒。’”

  于是,他努力忘掉失败,集中精力为未来谋划,他经营百老汇的邓普赛餐厅和大北方旅馆,他安排和宣传拳击赛,举办有关拳赛的各种展览会。这样,他既无时间也没心思去为过去担忧。“我现在的生活,比我做世界拳王时要好得多。”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着为自己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高兴地去找出办法来弥补创伤。”

  我曾经到星星监狱去看过,那里最令我吃惊的是,囚犯们看起来都和外面的人一样快乐。监狱长告诉我,这些罪犯刚去时都心怀怨恨而脾气很坏。可是几个月后,大部分聪明一点的人都能忘掉他们的不幸,安下心来适应他们的监狱生活。他还告诉我,有一个犯人过去在园林里工作,他在监狱围墙里种菜种花时,还能唱出歌来,因为他知道,流泪是没有用的。

  当然,有了错误和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谁没犯过错呢?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的战役。也许我们的平均纪录比拿破仑还少呢。何况,即使动用所有国王的人马,也不能挽回已经过去的东西。

  ◎挫折不等于不幸

  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幸,或许它会是一种幸运的开始。

  ——《人性的优点》

  历史上,许多举世闻名的人物都有身体上的缺陷。如拜伦爵士长有畸形足,朱利亚斯·恺撒患有癫痫症,贝多芬后来因病成了聋子,拿破仑则是有名的矮子,莫扎特患有肝病,富兰克林·罗斯福则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而海伦·凯勒更是从小就又聋又盲,包括下面我们要提到的这位名人,然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有几人不知?

  在我家附近,有一位名叫爱德华·道喜的人在经营一家租车店,专门出租高级客车。我十分欣赏此人。他很善于听别人讲话,心胸开阔,又喜欢接受新事物,具备多项才能。有一次,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偶然谈到一个话题,我们认为那些伟人和成功者通常都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接着,爱德华问我:“你听说过一个叫纳达尼·包德齐的名人吗?”

  我问他此人是不是非常精通航海术。

  爱德华回答道:“是的,就是他!纳达尼·包德齐生于1773年,享年六十五岁。他从懂事时起到十岁之间,大部分是以自修的方式学习,如拉丁文等,因此他能阅读牛顿的《数学原理》。十年后,他已经算是一位相当优秀的数学家了。由于他喜欢航海,于是又开始学习航海术。据说,在一次航程里,他教导全体船员(包括船上的厨子)如何用观察月亮与星座的关系来计算船舶的位置。后来,他写了一本非常经典的有关航海术的书。这对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你难道不这样认为吗?”

  对于爱德华的观点,我给予了强烈的赞同。包德齐的确是个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的人。也许没有人告诉过他:“要想当一名科学家,大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训练。”因此,他能不顾一切向前冲,并且用自学的方式得到各种必要的知识。对纳达尼·包德齐或爱德华·道喜这类人来说,困难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他们从来就不会将它们放在眼里。

  洛埃·史密斯曾写过一本极富鼓舞性的传记——《一个完整的生命——在死神的门口》,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叫艾莫·赫姆。艾莫·赫姆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亨特维,当时他的医师如此说道:“这婴儿活下来的概率不大。”

  但是赫姆还是活了下来。

  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成了卫理公会的传道士。他曾历经两次致命的事故,都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引起有名的巧克力制造商约翰·惠勒的注意,在经济上帮了他不小的忙。

  几个月过去后,这位倒在死神门口的传道士,顺利地出院了。

  艾莫·赫姆开始兴建教堂,募集传道基金,并时时帮助当地的学校和医院。

  这名“单肺”传教士募集了将近三百万美元,以从事他认为有意义的慈善活动。他到了六十九岁的时候“告老退休”,但还是选择继续从事其他工作。

  此后,他举办了上千次的讲道、写了两本书、为教会和其他慈善机构募集了五十万美元,并且担任二十余所专业学校的董事,个人捐助五万美元以兴建在加州大学附近的一所教会。

  九十年来,他虽然因右半身严重受伤而时常痛楚不已,但他还是没有向死神屈服。

  艾莫·赫姆从不知“缺陷”这两字的意思。他只知道自己有生命,而且这生命是有它的目的的。

  他把自己有生的九十多年充分使用,并使自己的名字成为“勇气”的代名词。

  在那些喜欢逃避责任的人眼里,困难就是他们最好的挡箭牌。你也许听过许多人把失败原因归咎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事实上,就算这些人真的接受了大学教育,他们仍能为自己找出许多理由。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则不会如此,他们不会找借口去逃避困难,而是去想尽办法克服、战胜困难。

  一次工作上遭遇了一些阻碍后,亚历山大·贝尔就向朋友约瑟·亨利抱怨,认为那完全是由于自己缺乏有关电机方面的知识。约瑟·亨利是华盛顿区一家工学院的院长,他虽然同意贝尔的说法,但并没有这样对贝尔说:“真不幸,亚历山大,你没有机会学习电机课程,实在是太可惜了!”

  他也没有告诉贝尔该如何向父母请求帮助,或如何去申请奖学金。他只是简单地对贝尔说:“去读吧!”

  亚历山大·贝尔果然去攻读有关电机的课程,最后对传播科学也做出了自己非常大的贡献。

  卡尔顿·葛立夫住在新泽西州,是个生意人。一日,他开车经过莫里镇的一个十字路口,正好遇见一名盲少妇牵着一条狗要穿过街道,卡尔顿于是急忙踩住刹车,将车停了下来。

  车停在那里没多久,一名陌生男子来到卡尔顿的车旁,原来他是那名少妇的训练师。

  这名男子解释道:“以后请不用紧急刹车,就像刚才那样。这条狗是训练用来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的,因此,假如每辆车子都像刚才一样停下来,狗会以为这是应有的状况,而不会特别警觉。这样一来,一旦有车子不这么停下来,事故便会发生。”

  这个故事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那位训练师言之有理,而且是因为得知那名少妇能采用这样的训练来克服自己的缺陷,继续自己正常的生活。

  不可否认,这些人都是具有成熟心灵的人。他们不会陷于自己的困难当中,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加以克服、解决。他们不会去乞怜、不会绝望,也不会去找借口推脱责任。

  萧伯纳对那些时常抱怨环境不顺的人感到十分反感。他说:“人们时常抱怨自己的环境不顺利,因此使他们没有什么成就。我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环境,可以制造出一个来啊!”

  其实,如果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抱怨环境不好,当然就会把自己的过失诿诸“缺陷”或种种其他原因。在我年轻的时候,常因自己长得比别人高而气馁不已。好几年过去后,我才逐渐明白,身高可以是一件好事,也可以是一件坏事,这完全是由你自己的态度决定的。

  假如别人富有,而自己比较贫穷;假如别人有两条腿,而自己只有一条腿;胖或瘦、美或丑、金发或黑发、害羞或进取——无论哪一点使自己与众不同,都很可能成为自己的缺陷——只要你自己承认这一点。心灵不成熟的人总是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障碍,然后期望自己能受到特殊的待遇。心灵成熟的人则不然,他们先认清自己的不同之处,然后再决定是要接受它们,还是改进它们。

  ◎精神可以击垮厄运

  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人性的优点》

  在我的班里,有位学员告诉过我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迈克。

  1938年,二十一岁的迈克在军队服役。他在一次战役中受了严重的眼伤,眼睛因此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虽然承受了这么大的伤害和痛楚,但个性却仍然十分开朗。他常常与其他病人开玩笑,并把配给自己的香烟和糖果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医生们非常努力地去治疗迈克受伤的眼睛。然而,有一天,主治大夫走进迈克的房间向他说道:“迈克,你知道我一向喜欢向病人实话实说,从不欺骗他们。迈克,我现在告诉你,你的视力无法恢复了。”

  此时,时间似乎停滞了,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可怕而静默。

  迈克终于打破沉寂,平静地回答道:“大夫,我知道,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会是这个结果。非常谢谢你们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努力。”

  过了几分钟,迈克对他的朋友说:“我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去绝望,虽然我的眼睛瞎了,但我还可以听得很好、讲得很好啊!我的身体强壮,不但可以行走,双手也十分灵敏。何况,据我所知,政府可以协助我学得一技之长,以让我维持生计。我现在所需要的,就是适应一种新生活罢了。”

  这就是迈克,一名拥有明亮视野的盲眼士兵。由于忙着计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因此没有时间去诅咒自己的不幸。这便是百分之百的成熟,同时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有生之年都要面对种种考验,玛丽·布朗太太也是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

  1945年8月,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二天,玛丽·布朗太太走进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家住宅,静听屋子里的寂静与空虚。

  几年前,她的丈夫死于车祸;接着,与她住在一起的母亲也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她在书中写道:“当许多钟声和汽笛声都在宣告和平再度降临时,我唯一的儿子达诺却在此时去世了。我已失去了丈夫和母亲,如今儿子一死,我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孤单的人了。

  “在为孩子举办过葬礼后,我走进空荡荡的屋子里。那种空虚、无依无靠的感觉使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地方比这更寂寞。我的内心充满了哀伤和恐惧,害怕今后独自一人生活,害怕整个生活方式将完全改变。而最可怕的,莫过于我将与哀伤共度余生,这才是真正让我感到可怕的事情。”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布朗太太的生活完全被包围在一种茫然的哀伤、恐惧和无依无助的氛围里。她既迷惑又痛苦,根本无法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她继续描述道:

  “一段日子过去后,我明白时间会治疗我的伤痛。只是时间过得实在太慢了,我必须做些事情来帮自己忘记这些遭遇。在这种状态下,我选择重新工作。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也逐渐对生活恢复了兴趣。一日清晨,我从睡梦中醒过来,忽然认识到所有不幸均已成为过去,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变得更好。我知道“用头撞墙”是不能面对现实的表现,这种举止是愚蠢可笑的。对于这些我无法改变的事实,时间告诉了我该如何去承担。

  “整个改变过程进展得非常缓慢,不是几天或几个星期,而是逐渐来临。总而言之,它发生了。现在,当我回过头去再看那段生活,就会感到好像船只虽然历经一场巨大的风浪,如今已重新驶回风平浪静的海面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类似布朗太太的悲剧,往往很难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此最好先面对它们、接受它们。当布朗太太对失去家人这一事实完全接受时,心理上便已准备让时间治疗这样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