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吗?性格可以在瞬间变得外向
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以此形容性格和心理的稳定性。
正因为人的性格和心理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一个人才不至于像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否则,要是一个人上午外向勇敢,而下午就变得内向胆小,第二天又变一个样,可想而知,这世界将会是怎样地糟糕。
然而,性格的稳定性也给不少人带来了烦恼,比如一些人生来就是消极悲观的性格,想有所改变,可就是百般无奈,家人、父母、朋友等均对其进行批评、指责,自己也发誓必改。可最终仍然无效,固有性格就好像板上钉钉一般,丝毫不动。
难道性格就真的不可更改吗?生就不好的性格,就要一直深受其折磨?
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如果合理地运用催眠术,性格就可以在瞬间实现改变。
一天,一个26岁左右的小伙子找到我,他告诉我因为自己性格内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只能待在家里看看书,打打游戏,或帮家里做点家务等。如今都26岁了,却从未交过女朋友,家里也介绍过一些女孩给自己认识,可总是过不了一个星期,就再也没有音信,原因是女孩们认为自己性格太内向,难以沟通。为此,他感到非常烦恼。
通过进一步的沟通,我了解到,他的父母性格都还算开朗,而教养方式虽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却也不至于让他的性格变得如此内向,这让我隐约感觉问题可能出在他3岁前的某段经历,假如真是这样,那按常规催眠,花费的时间将会是比较长的。
同时,我了解到这个小伙子非常爱玩玩具,而且即使是很复杂的玩具,到了他手里,也会很快被他玩得游刃有余。潜意识告诉我,这是一次验证新方法的绝佳机会,我决定做一下尝试。
我说:“你说你玩玩具很在行,能教教我吗?比如这六面的魔方要怎么玩?”
他说:“好啊!在玩魔方前,你先要在心里做一个一样的魔方,这样你就可以……就这么简单,更复杂的魔方,道理也是一样的”(可以明显看到,在谈到玩具时,他开始变得放松而投入,并且开始自信起来,话多起来。显然,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和话题,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
我说:“这些玩具你都玩得不错,但我还知道有一种玩具,世上没几个人能玩得好,不知你这个玩具大王,会不会对它也是束手无策呢!”(紧紧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并激起他的兴趣。)
他说:“什么玩具啊?我会束手无策?试过了才知道。”
我说:“算了吧!这个玩具太复杂,比你的魔方要难千百倍,你玩不了的!”
他说:“你太小瞧我了,还有我玩不了的玩具,快拿来看看,我非好好把玩给你看看。”
我说:“你要玩也可以,除非我们事先打个赌,要是你玩不起来,那就向我道歉,承认自己不会玩玩具,要是你玩起来了,我公开向你道歉,怎么样?”
他说:“好,一言为定!”我说:“好,你现在闭上眼睛想想看,这是这样一个玩具,它非常巨大,也可以非常小,有许多不同的部分,且每一部分都是变化的,它会自动变化,也会根据你的行为而变化,有时它会像镜子一样,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而有时,你对它笑,它又不一定会对你笑……其中的微妙之处,只有你用心才能体会到……”(间接地把世界描述成一个巨大而微妙的玩具,而在收到对方进入中度催眠状态的信号后,则渐渐展开、直接,以在对方心中将世界和玩具等同起来,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玩具而已!)
从催眠中醒来后,他已不再低着头,而是一边轻轻地点点头,一边发出一声声感叹:“啊……这果然是非常精妙的玩具。”此时,虽不是太确定,我已知道他确实产生了某些变化。
一个月后,他给我来电话,告诉我他自己似乎变开朗了,但他似乎并没太在意这些,他说:“你能做到吗?遇到陌生人,只要看一眼,我就知道这个人的大概性格和状态,可以很快和他/她打开话题。”并显得很得意和享受这种乐趣的样子,就像玩玩具有了突破的感觉。
为什么谈玩具却能让他性格变得开朗外向了呢?我们有必要先从了解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开始,揭开其中的奥秘。
想想看,假如将你送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里的语言、事物、同类等都完全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从来没有见过的,也没有听说过的。在你降临到这个新世界,面对未知的一切时,你会怎样开始自己的生活呢?
你会先用手、眼、耳、舌、鼻等所有感官,去感知这个全新的世界,确定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什么是友好的,什么是不友好的等,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逐步认识这个世界。并且每认识一种新事物,同时又会在心里把它原样地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在你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地图,这幅地图记录的是,对你而言,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并且随着你认识更多事物或新认识,而变得更加丰富或被修正,我们称之为心灵地图。
当你尝试和同类接触时,假如对方多次对你大声说话,你听不懂,而样子看起来挺凶的、不友好的、有威胁的,于是你学会画出一个安全圈,把此种同类放在安全圈外,而把信任的、友好的同类放在安全圈内。尽量减少和回避安全圈外的同类接触,而更愿意和安全圈内的同类交往。这个安全圈一旦形成,就会受到意识的保护,变得稳定,不会轻易改变,大部分人都会终身受其影响。比如一个人的安全圈里只有家人亲戚,如“他人都是有威胁的”,那他不会、不愿、不敢和他人接触,更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他会有怎样的人生,也就可预知了,就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描述的一样。
有趣的是,观察发现,一个生长在长沙的人,当他生活在长沙时,对周围的人会有陌生感;而当他来到深圳后,再见到长沙人时,陌生感会自然消失,变得亲切,能自如交流了;当他来到美国后,见到中国人,不管此人来自中国哪里,都会倍感亲切,能自如交流。这说明安全圈不是绝对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上例中,不知这个26岁的小伙子在婴幼儿期有过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把安全圈画得很小,把大部分人、事、物都画在安全圈外,这让他不敢走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然而,我发现他有一个大大的玩具世界安全圈,于是通过催眠,尝试将它们进行了合并,果不其然,人际沟通成了他玩具世界的一部分,性格立即变得外向开朗了。
这个案例让我对“游戏人生”、“人生如戏”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上例中的青年而言,大概就是“玩具人生”了。
针对不同性格问题的需要,只要合理运用催眠,性格就可72变。
2.排斥就是丢弃灵活,自我设限,陷入僵化
要解开一捆打结的绳索,就要理清思路,知道结是怎么打的,打的是什么结,要不然,那就有可能当你打开一个结的同时,发现又套在另一个结里,结果越弄越乱。同样,要解除心理问题也是一样的,得明白心理问题形成和运作的一些基本原理,要不然,不管你引导进入催眠的技术有多高超,也只能干着急。
本节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心理问题的原理模型。我们中国人都会使用筷子,而且一旦学会了使用筷子,不管你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还是到了国外,仍然能熟练使用筷子;即使你1年、5年、10年不使用筷子,也许没那么熟练,可你仍然会使用;并且在你学会使用筷子夹青菜后,不用再专门去学习夹鸡肉、豆腐等,能触类旁通。还有重要的一点,和刚开始学习时不一样,在你熟练使用它后,就会由你的潜意识来控制它,变成自动化,不再占用你的注意力,所以你可以一边使用它夹菜吃饭,一边看电视、聊天或思考等。
这使用筷子,就是一个简单的心理模型。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心理模型,要不然,每天起床后,都得重新学习走路,重新学习说话,重新学习使用筷子等,那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而有了这一个个的心理模型,我们就可以不断地进步,学习更多的技能,做更多的事。同时,心理模型由潜意识控制,自动进行,它替代意识处理大量重复和类似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注意力,这样我们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可见心理模型对我们的重要性。
假如一个游泳运动员,选择跳河这种方式来自杀,那他是难以成功的。因为在一个心理模型形成后,为了防止遭到恶意的破坏和修改,在它外面会自动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壳,就好像把一块豆腐装进了铁盒子,要想切碎这块豆腐,那就必须先拆除铁盒子。所以不论他自己多么希望、多么努力地试图忘掉游泳的技能,也是不会成功的。心理模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我们的心理就是由类似的、一个个的心理模型组成的,并且随着成长不断地丰富和修正。平常我们不会去关注它们,所以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就像一部部先进的智能化处理机器在自动运行,默默地帮助我们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然而,假如心理模型出现问题,不再灵活了,那会怎么样呢?比如一个人使用筷子夹东西的力度,不再根据夹的是什么东西而调整,失灵了,不管夹的是青菜,还是豆腐,还是玻璃球,还是铁块,均使用夹排骨的力度去夹,这是刻舟求剑,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看看下面这位来访者的苦恼。
曾有位这样的来访者,他告诉我自己的苦恼是:他对事物变化的反应特别敏感,家人同事都说他神经错乱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周围只要有一丁点的动静,他也会猛然醒来,比如女朋友晚上起床上洗手间,只要有一丁点的响动,他就会突然坐起来,大声喊“你想干什么”;再比如上班的时候,假如有同事从他身边走过,不小心触碰到他,他就会猛然回头,大声喊“你想干什么”。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让他的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和女朋友的关系也弄得很不愉快,他也知道不好,也想改,可事情总是不自觉地就发生了。
通过和他沟通了解到,去年刚毕业那会儿,满怀梦想的他来到这个城市找工作,到了新的城市,感觉一切都那么新鲜,一边走一边看。这种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是小偷最好的猎物,果不其然,很快他就被小偷盯上了。他走到一个路口的拐弯处时,发现在前面走的人口袋里掉出了100元钱,他想也没想,走上去捡起地上的钱,叫住前面的人,把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对他表示万分感谢,还赞美说在如今的社会,像他这样能拾金不昧的人已经很少了。受到这种赞美,他心里非常高兴,然而,没过一分钟,他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放在背包里的钱包、身份证和手机都被偷了。
就这样,饿着肚子,他在大街上逛了一夜,后来百般周折,才回到家。为了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害,从此,他变得异常警惕,不再信任其他人,渐渐地就变成上面说的那样了。
我们总是会在经历中学习,正常情况下,像上面这个男孩,在经历这件事情后,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会形成一个新的心理模型。这个模型会让他在外出时提高警惕,坐公车、逛街时不自觉地把包包拉到胸前等,而当回到安全的环境,比如家里、公司等时,又会相应地自动放下警惕,以免影响人际关系,这种警惕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地灵活调整。
然而,很显然,上例中的男孩,他的这个心理模型已经失去了灵活性,变得僵化,不再对具体环境、环境需要等敏感,仅对是否受到触碰等几个参数敏感,并且注意力都局限或集中在这仅有的几个参数上。它就像一部失灵了却没有切断电源的机器,在无休止地运行着,保持连续地生产出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就像上例一样,不管人际关系如何恶化,也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只要受到触碰,就会自动地有相同的反应。
因为男孩的这个心理问题比较单纯,在导入催眠状态后,分离情绪,进行重新学习,或用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改变经验元素法均可较快地解决问题。
失去灵活性的心理模型,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模型,像洁癖、多种恐惧症等大部分心理问题,均可简单地用失去灵活性的心理模型来解释。
心理模型除了会失去灵活性外,还会过时,大部分过时的心理模型会被搁置起来,不然也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矛盾。
比如一个出身很苦的人,在他小时候就养成了非常节省的习惯,这种节省也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美德。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赚取了巨额的财富后,他陷入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之中,每餐面对几百块钱的饭菜,他感觉无从下筷,似乎每一片肉,都是一句责备。
了解了这些,比如在面对强迫洗手的求助者时,你就不会试图去劝说他没必要那样,或说服他停止洗手;在你引导对方进入催眠后,也不会再不知所措,不知要做些什么了。不管你是希望学习催眠术用来帮助自己,还是帮助他人,你都会变得更轻松,更有效。
3.别再偷偷把你的智慧藏起来
不知大家有没看过《哈儿传奇》,里面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是这样的:
哈儿为抗日筹款开办了银行,大财团的女儿洪二小姐运用手段散布负面消息并以此相逼,想收购他的银行。
一天,俩人相聚赌场,决定赌扑克,赌注是输家答应赢家一个要求。洪二小姐要求,假如她赢了,哈儿就要答应她收购的要求,而哈儿称暂时还没想好提什么要求,但所有人都认为假如他赢了,一定会要洪二小姐收回收购计划,因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