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全文阅读 > 第243章

第243章


  第四卷第七章第二节 清明节的由来

  开心一刻

  清明节到了,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题目:你去世之后,打算在墓志铭上写些什么?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答案:

  1.一居室,求合租,面议。

  2.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3.广告位招租。

  4.基因重组中,请稍候二十年。

  5.欲单挑冥王哈迪斯,征求组队!

  6.当你看清这行字的时候:朋友,你踩到我了。

  7.老子终于不用怕鬼了!

  8.还看,你迟早也会有这一天的。

  9.我从前是个胖子,现在和所有躺着的人一样骨感。

  10.谢谢来访,改日登门回拜。

  11.来客请便,无人倒茶,站累躺下一起聊聊?

  12.终于解决住房的问题了!

  开心学国学

  从上面我们看到了现代人对死亡的调侃态度,而清明节本身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节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最初,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两者就合二为一,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找出路去了,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派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从此,“寒食节”又称“思亲节”。在中国民间,至今仍然保留着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和扫墓的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