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了诸多风雨的执事太监,更看出来,这个小丫头除了那些之外,还有几分大人般的世故。
这样的人儿,若是进得宫中,一旦有了机遇,便很快会直踏而上,将来的腾达一定不可小视。
“那你日后见叫念儿吧。”
http://www.136book.com
“谢公公赐名。”
执事太监见她恭敬如斯,张口便又说出了一句十岁孩童绝对说不出来的话,便起了心,多问了句,“父亲竟然是个读书人,是否有一官半爵啊。”
“没有。”她摇头道,“念儿的父亲不过一个普通的作农人。”
“恩。”见这小妮子点到即止,不肯多说些什么,这个话题执事太监便不再问下去,“是农户啊?”他小声重复了一句。这些来应征宫女的人,多半是农户,可不知道为什么,见到这个懂得几分礼节,十分聪颖的小孩子说出她是农户的时候,执事太监竟觉得有些叹然。或许是与自己身世不谋而合。
他的父亲亦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考了大半生,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十两银子,征得那所谓的赴官税,于是从官场直接被扫地出了门。心灰意冷的父亲,从此便安心待在了田埂边,安心的陪着母亲教子作农,再也不去赴考,再也没有做着那些想得一官的百日春秋大梦。
他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着,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父亲的颓废影响,在日复一日,父亲闲时的教导识字教书中,他竟也开始做起了为官的黄粱美梦。
只不过他与父亲不一样的是,他很清楚家里的贫穷和窘迫,不能够给他带来什么,阻碍了他什么。因此在十五岁的时候,他独自一人赴京。不是为了赶考,更不是为了依附王爷丞相,来得到所谓的一官半爵。
那些,说实话,他不稀罕。
136book.com
他奔赴京都,是因为他得知京都正在招一批识得字的,有些文化的太监。那个时候,整个沧国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在进宫之后,他那甚少的知识得以让他数年不断得以重用和升迁。
当然,他也很清楚,这样的升迁并不只是因为他识得一些字,能读得一些书而已。他能得以重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了解什么样的人值得他相识,值得他熟识,而什么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一顾,即便那人再是风云当红,他依然反常的逼之而遥遥。
136 書屋
是的,他的成功,正是因为他的早熟,他识人的精准。
面前的这个女子,将来一定不简单。
即使只做一个奴仆,依然能够同自己一样,做一个不简单的奴仆。
“恩……不过咱家先要在这里告诉你这个小丫头,去得宫中做宫女的,并不能人人都有伺候娘娘们的荣幸。”他清了清喉咙,扬声有意让那些在念儿身后,伸长了脖子听他讲话的人听到,“你们进宫中,要做的事情都是些粗重的活儿,比如……”他又将声音抬高了几分,“洗衣服,刷马桶……”
那些来报名的,虽然多是家境贫困的孩子,却听说进宫是去干这些,心中暗自有了些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