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这五年,其实每一年都有一些她的光辉业绩。
譬如说在第一年,她将朝堂的班子大换血,收纳进了大批的新晋布衣子弟,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的政治筹谋班底。
还有在同一年,为十一岁的太子文憬亲自选了帝师。
在众多名声硕硕的文人和学士中,她只出了一个考题;于帝而言,何谓国之根本?
可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学士和文人所说的没有一个符合尤小诗的心意,倒是最后一个不起眼的长史张仲先一句“帝当以民为天,以民意为国之本”深得尤小诗的赏识。
最后他击败所有人拨得头筹成了太子太傅,从此与石凌一文一武教学于文憬。
在第二年间,因为做着许多公共事业的建设,财政上终于出现了入不敷出的赤字。几个人关起门来想了好几个晚上的办法,终于有一天,尤小诗灵光一闪,连夜召集了七衣聚集在一起。
他们几个既然是整个朝廷内外的“眼睛”想必对那些日进斗金的行当也是相当清楚的,就尤小诗的世界观而已,只要能有钱赚,如今再凭着自己的权势,不管那钱多黑多脏再如何来路不明,她都有办法让它漂清了干干净净的流入国库,最重要的是能造福于民,成就兵强马壮的强国才是王道。
于是三个月之后,整个西月将近三分之二的盐田和盐矿就被她半买半抢的弄到了手中。
除了国内的正常供给,她便先后断了和其他三国的盐业交易。一段时间之后,盐价疯涨到几个倍,她便让七衣带着人悄悄的扮成私人盐贩以更高的价格到四国大肆兜售。
如此一来,盐荒虽然过去了,可是其余三国还是受到了重创,人心惶惶了好一阵子。直至她凑够了需要的银钱数目,盐价这才跌回到正常水平。
第三年,意外之喜的是雀儿回来了。
她是径自找到赤西城的皇宫之中的,虽然雀儿没有说明,可是尤小诗知道这肯定是龙皓轩的主意。
她拥着雀儿,心中满满都是欢喜,若说在这里有谁在她心中排名最前,那除了龙皓轩便是雀儿了。
关于雀儿报仇未果的消息,尤小诗倒是没有觉得意外,毕竟破船还有三千钉,那个什么杜泽熙既然能躲到那里那么多年没被发现,显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于是雀儿便呆在了她的身边,既是贴身侍女也是贴身保镖。
第四年,她心心念念的大祭司终于华丽出场,也现身在她的面前。而给她的见面礼物,就是那只“海潮”的白头海雕的后代,一只小小的雏鸟。它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呆在尤小诗的掌心之中,大祭司说这种鸟必须从小喂养,只有和它有深厚感情的人才能让它信任和忠心。
另外一样东西,便是一半光洁的葫芦型哨子。碧绿的玉葫芦巧夺天工苍翠欲滴,尤小诗轻轻抚摸着光滑的像个8字的纹路心中好奇不已,她早已见过石凌和柳文丞的哨子,那是一对的,自己手中的玉葫芦显然也是一对的,可是另一半呢?大祭司给了谁他却如何也不说,只是一直神神秘秘的强调说的时机未到。
第五年,龙皓轩的名字几乎每天都会回想在她的耳边,不是她硬要去想,而是他名气太响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