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穷鬼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驱鬼关门,不出门也不欢迎别人来串门,大人们,特别是年长一些的女性都信这个,但年轻人和孩子们无所忌讳,四处乱窜。李浩天自然不会在意这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老风俗。
李浩天夫妇回到西厢院,发觉院子的门虚掩着,里面静悄悄的,母亲沈凤霞和女儿思思也不在家,饭菜倒是做好了,还热着,看来母亲她们也是才出去不久。
夏茜熬不得夜,又逢女人家的特殊日子,昨晚痛经到大半夜,哪有什么胃口,于是说:“浩天,你自己吃吧,我是挺不住了,实在困得要命,我要回房好好睡一觉,反正今天是初三,没有客人来。”说着,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着哈欠,独自回房补觉去了。
李浩天身体好,倒不觉得怎样,看着饭菜热着,于是趁热吃点东西。吃过饭后,到院子走一圈,熟悉一下新环境,感觉这里还真是古意十足,除了生活用具是这个时代的东西外,家具、床榻、门窗、屏风、井栏、辘轳……都是祖辈传下来的,一切都是古色古香,又简朴实用,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物事,但可以看得出沈园虽富但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当简朴,从简朴严谨的家风可以看出,沈家这座财富大厦不是一天一宿搭起的,能做到今天这样的格局并非全靠运气,而是一代代沈家人一手一脚的努力,一分一文的积累而成。
回到大厅,母亲和女儿还没回来,妻子在房里补觉,也许是初三穷鬼日,也许是老妇人生病住院的缘故,不单是西厢,就是整个沈园都是静悄悄的。百无聊赖之际,李浩天又不想回房歇息,于是在沙发上闭目呆坐,突然想起盲人老者传授给自己的那套道家养生吐纳功法,心想:难得这么空闲,难得有这么一个古朴清静之地,何不试着练一练,成与不成暂且不管,别枉费了盲人师父的一番好意,呵呵。
初练时觉得异常生涩,而且感觉神阙穴处气息鼓荡,火辣辣的,难以控制的内息横冲直撞,不住地冲刷、扩张着他的经脉内壁,有一种自己无法掌控和随时爆裂的感觉,这让他既痛苦万分又惊慌狂躁,正当他以为自己要走火入魔时,从丹田深处涌出一股更加强悍无比的内息,强势地扑向原来的内息,不断地包容、同化它,并疏导着冷涩的经脉,最终万川归海,融合后的内息汇入丹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犹如温暖柔和的春风,犹如母亲关切的目光,抚慰着自己的每一寸受伤的经脉,运转了几个周天之后,李浩天开始体会到这套偶然得自盲人老者的养生功的好处,发觉自己的体能不断在飚升,六识更加灵敏,尤其是听力,一旦进入运功状态,院子周围轻微响声都分辨得出,隔着墙他能清晰地听到妻子的细微呼吸声,他听到至少有两个人正在向东厢院而来。
不知谁来,李浩天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打坐练习养生功一事,于是赶紧收功,才坐好,只见大门推开,是母亲沈凤霞牵着思思走了进来。
“爸爸,你回来了,妈妈呢,怎么没见妈妈?我和奶奶刚才去后院花园帮老外公种花了,老外公夸奖思思呢。”一见到爸爸回来,思思欢快地跑过来抱住爸爸,说。
“哦,是吗?思思了不起喔,爸爸也是刚回到不久,妈妈在房里睡觉。”李浩天将女儿一把抱了起来,疼爱地说。
沈凤霞含笑说:“思思,别缠着爸爸,让爸爸歇一会儿,爸爸整晚没睡,在医院照顾着老外婆,很辛苦,去吧,回你妈妈房里午休去,奶奶要和爸爸谈点事。”
“嗯。爸爸,思思回房去午睡了。”思思恋恋不舍地从爸爸怀里下来,说。
李浩天疼爱地摸了一下女儿的头,含笑说:“思思真乖,去睡吧。”
待女儿回房后,李浩天转身扶母亲坐下,然后给母亲倒上一杯茶,说:“妈,喝茶。”
沈凤霞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优雅地放下茶杯,然后抬头看着儿子说:“浩天啊,以后不可以这么胡闹啊,夏茜一个女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不容易啊,要抽些时间陪陪老婆孩子啊。什么时候回岭西?过年后有什么打算啊,想过调回江城市吗?妈之所以这样问你,一是提醒你夫妻两地分居很苦,二是异地他乡不比本乡本土,不论是经商还是从政。”
“知道了,妈,以后我会常给家里打电话,一有空就回来。我打算后天回岭西,我是乡长,又管着一个大型产业园,不能离开太久,我的工作刚刚有些起色,暂时不考虑回江南省,以后再说吧,至于两地分居的问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后有机会我会想办法的。”李浩天说。
“嗯,你也长大了,也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但是你得记住一条,夏茜这媳妇不容易,你可不能对不起人家。”沈凤霞说。
“嗯,儿子记住了。”李浩天应着。
“对了,刚才你外公说让你去他的书房一趟,他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和你谈。”沈凤霞说。
“噢,好的,我这就去。妈,你的手掌怎么回事,什么时候伤着的,要紧吗?怎不处理一下?”这时,李浩天才留意母亲的右手掌有个伤口,有些红肿,像是发炎了,于是关切地问。
“不小心破了一点皮,没什么事,待会我再包扎一下,放心吧。”沈凤霞笑着说。
“如果伤口深,得找医生处理一下,不能轻视。”李浩天说。
“不用,我一点小伤罢了。”沈凤霞摇了摇手,说。
走出西厢,来到后院,但李浩天这个冒牌货哪知道书房在哪里,正在彷徨时,这时一个捧着一盘茶点的保姆走了过来,正是照顾老爷子的保姆小玉,在家宴上他见过小玉,小玉看到李浩天像迷路的孩子一样,心想:这个外孙少爷不会是离家太久找不着路吧,于是笑着说:“外孙少爷是来见老爷子的吧,恰好我正给老爷子送茶点,随我来吧,老爷子在书房里。”
“好,谢谢小玉姑娘。”李浩天尴尬一笑,说。
跟着保姆小玉来到书房,只见沈老爷子正在书房自个儿悠然自得地品着香茗。
“浩天,过来坐下,如果老祖宗没记错,咱们爷孙俩好像很长时间没好好谈谈了。”沈老爷子朝他招了招手,慈祥地说。
“咳咳……浩天其实也想经常能待在老祖宗身边学东西,可……呵呵。”李浩天讪讪一笑,一边说着,一边左右顾盼,留意书房的布局和陈设。书房最能体现主人的品味和素养。只见书房古色古香,藏书还真不少,没想到沈海川一个商人也爱好读书,于是赞叹道:“老祖宗果然是一位儒商啊,经商之余手不释卷。”
“哟喝,你小子出去才几年,没见长啥本事,却学会忽悠人了,找打是不,竟敢嘲讽老祖宗,老祖宗是读了些书,但与那什么儒商沾不上边,老祖宗这点本事,你早就掏光了,老祖宗恐怕也没什么好教你了。”沈海川笑骂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