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冒牌小乡长全文阅读 > 第54章 老潘家的那点事儿

第54章 老潘家的那点事儿


吃过年夜饭后,这一带的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孩子们要恭喜大人们发财,大人们要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李浩天虽然成年了,可在父母的眼里,依然是孩子,因此他也领到了一个红包。

红包虽薄,却是父母的心意和祝福。从父母手中接过红包,李浩天心情有些复杂,他觉得红包沉甸甸的,他知道父母这辈子不容易,他们的钱都是血汗钱,辛苦钱。

父母失业后,因为是4050人员,再就业相当困难,一直只能在附近的一些私人小厂打零工,没有稳定的收入,特别是由一个国有企业固定工,一下子变成了社会上失业人员,一时之间无法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未免有些失落,人也苍老了不少。所幸企业破产后,父母都领到了一笔经济补偿金,但考虑到女儿还要读书、儿子正在找工作且将来还要成家,还有两老今后的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这些都要钱,因此他们都不敢轻易动用这笔保命钱。

“我也有红包啊,老爸,老妈,我又不是孩子了,自己能赚钱了,这……”李浩天含笑说。

“这什么这,在妈眼里,你就是胡子长到地还是老妈的孩子,这是风俗,压岁的钱一定要拿好,图个大吉大利,新的一年工作生活顺顺利利。”看到儿子推让着压岁红包,老妈俏目一瞪,板着脸说。

“好了好了,爸妈给你的,你就收下吧。”老爸也说。

“嘿嘿,还是老爸老妈好,谢谢老爸老妈,恭喜发财,祝老爸老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李浩天一边将红包收进口袋,一边油嘴滑舌地恭喜爸妈发财。

“嗯,真乖,这才是老妈的宝贝儿子。”看到儿子虽然块头长高了,但在父母面前依然淘气可爱,老妈顿时母爱泛滥,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堆满了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妈好偏心喔,心里就只有哥哥嘛,从没见你说我是你的宝贝女儿,难道我不是你亲生的吗?我喝醋了……”离家两年的哥哥回家了,老妈脸上一扫往日的抑郁忧心,不再叹息连天,整个人仿佛一下子变得年轻了许多,一旁的妹妹也替老妈开心,她装着一副吃醋不依的样子,晃着老妈的臂膀嚷着。

“你这鬼丫头,妈有偏心吗,你们兄妹都是老妈的心头肉,哪个都不舍得离开身边!妈这辈子不求什么,也不求你们要有多大的出息,只求咱们一家子平平安安,过年的时候团团圆圆,一起围炉守岁,就心满意足了。”老妈疼惜地揽过贴心宝贝女儿,左右顾盼,深情地看着腻在身边的一对儿女,仿佛在欣赏着自己的两件最为满意的作品一般,无比欣慰地说。

有来有往,李浩天说自己出来工作了,也得表表心意,也给老爸老妈和妹妹每人打发了一个1000元的大红包,更让两老感慨唏嘘一阵子,连老爸这样性情又硬又闷的汉子也双目有些潮润,儿子真的是长大了啊。

小妹长这么大何曾见过这么厚的红包,看到里边一叠还散发出油墨香的“红牛”,夸张地睁大一双水汪汪的俏目,一脸欢喜和甜蜜,喜滋滋地说:“嗯嗯,红包好大啊,还是有个哥哥好,虹儿真有福气!谢谢哥哥。”

“哈哈,老妈你瞧,咱们家虹儿小小年纪就成了‘钱迷’了,这也太现实了吧,小心将来没有人敢娶啊。”李浩天笑道。

说到嫁人,小妹羞得将头埋到老妈的怀里,嚷着哥哥欺负人,老妈闻言也是宽怀大笑。

要说到全家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家里鸟枪换炮,换了一台32寸的液晶彩电,这时候液晶彩电才上市不久,在大业县城也没多少人买得起液晶彩电,在这个住着数百职工家属的破厂子生活区内,算是第一台液晶彩电。

“啧啧,这人像和景物真是清晰细腻,更有立体感,像活生生的一般,让人大开眼界,现在的电子技术真是日新月异,呆在这个破厂子还真是犹如井底之蛙啊,这辈子算是白活了。”老爸感慨地说。

“早就劝你停薪留职出去闯闯,现在后悔了吧,为了一个国有正式工的身份,领了一辈子三四百元的工资,干到厂子都破了,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唉,老实人就是干臭活儿。好在咱家哥儿争气,没给你老潘家丢脸吧,倒是你们老潘家为人太势利,前些年厂里效益不错还常来往,如今看到咱们厂子破产了,不帮扶不说,连老家的祖屋和几分田地都霸占了去,你们老潘家的亲情也忒淡薄……”老妈一把接过老爸的话头,埋怨着老伴,还翻出老潘家的陈年老账。

“……这……好好的,怎又翻起那些陈年老谷烂芝麻,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几个都是一大群子女,也不容易,我是家里的老大,都是亲兄弟,哪能计较这么多?”本来开心的老爸,被老妈的一把夹枪带棒的埋怨,呛得老脸和脖子都发红发红的,心里有些发虚地辩着。

“妈,那点薄产咱们就别去争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咱们看远点。”李浩天生怕两老因为老潘家旧事闹个不欢,忙开声劝开。

老潘家的几兄弟确实有些不地道,也不顾兄弟情谊,虽然老爸出来工作多年,但好歹这些年也照顾不少,按理说也应该分到几间祖屋几分田产,但几个小叔子瞒着在县城工作的老爸暗地里瓜分了属于老爸的那一份儿,而老爸碍着兄弟情分,觉得自己是老大,又在外面工作,怎么说也算是吃公家饭的,回家和老兄弟争那点薄产让人怎么看?于是也就当作不知道,可是老妈觉得吃闷亏了,现在厂子没了,在县城没田没地没房子,还比不上老家的几兄弟过得踏实,于是常常埋怨老伴打肿脸充胖子。

“妈也不是鸡肠小肚的人,也不望那点薄产能发大财,只是觉得这老潘家的人情也忒薄了,见利忘义,实在觉得不是味儿。”说着,老妈看了低着头抽着闷烟的老伴一把,自豪地说:“瞧,咱们家哥儿就比你老潘家那几个侄儿有胸怀,有出息得多,老潘家要雄起,还得靠咱家哥儿。”

“……那是,咱老潘家祖上也是人才辈出,嘿嘿……”抑或是觉得自己对不起老伴和儿女,老爸有些心虚和内疚,见到话题转到自己儿子身上,老爸打蛇随棍上,厚着脸皮扫了老伴一眼,老夫老妻的,也知道老伴比自己有文化,又是刀子嘴豆腐心,嘿嘿一笑附和着,算是满足老伴的一番虚荣心。

这里的老人们说,老潘家的祖上是三国时东吴重臣潘睿潘承明的后代,潘睿曾被孙权拜为太常,位列九卿之首,他深受孙权重视,并与之结为亲家。在东吴吕壹乱政时,潘睿力劝孙权,诛杀吕壹,被孙权称为“诚挚君子”。这一带的潘氏族人一直以自己是东吴重臣潘睿的后裔为荣。至于是不是真的,也没有人去考证。

“咳咳,老妈,你也太瞧得起自己儿子了吧,儿子可挑不起老潘家雄起这一重担啊,你别给儿子太大的压力啊。”老爸老妈还真是望子成龙,李浩天苦笑着说。

“呵呵……”还真是夫妻没有隔夜仇,刚才还红脸闹意气的老爸老妈意味深长地对望了一眼,干笑道。

无语。老爸老妈的心思还真是难测啊,不会连自己儿子都坑吧。李浩天疑神疑鬼着。

晚上8时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老爸老妈立即专心投入到春晚节目中,他们都是那个年代的人,观念也没有因为企业破产而有所改变,有所失落,他们对国家、集体、社会的热爱,对事业、理想、生活的追求,依然热情不减,也许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和年轻一代的区别。父母都是老党员,本色不改,看着他们那一份专注和投入,李浩天都有些惭愧。

这时,李浩天发现小妹不知何时早已不在身边,可能是出去找自己的闺密玩耍去了。李浩天赶了一天的路,又陪着父母闲聊这么久,也觉得有些累,他不想打搅父母,悄悄地站起来,走进卫生间洗了一把冷水脸,精神顿时清醒了许多。

这时,裤袋里的那台三星手机振动了起来,李浩天掏出手机一看,号码的区号是江南省省城的。吸,李浩天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造孽了,忙着忙着,自己倒是忘了给江南省那边的那个家打个电话了,也不知道是李浩天的老娘还是他的小女儿打来的,自己该怎样应对才好呢?犹豫了一会儿,李浩天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按了接听键。

“爸爸,我是思思,怎么这么久才接思思的电话,你在哪里,快点回来,思思想爸爸了……奶奶也想爸爸,妈妈也想爸爸……上午妈妈说晚一点你会打电话回来,可是一直没见你的电话,思思好失望啊,是不是思思不乖,爸爸讨厌思思了,不想见到思思了……呜呜……”

电话那头是一个小女孩,这位小女孩肯定是李浩天那个宝贝女儿李思思了,那嗓音娇嫩清脆且甜腻腻,还带着哭腔和埋怨,听得李浩天的心都快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