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冒牌小乡长全文阅读 > 第40章 又见老兵

第40章 又见老兵


“小李啊,你们浪竹的村级公路是应该修一修了,这可是一条民心路啊,可以想象得到,老百姓走这条路时会骂多少次娘了,你们浪竹乡书记乡长心里到底有没有群众?”回浪竹乡政府的路上,看着这条凹凸不平、尘烟滚滚的村级公路,叶厚民眉头微蹙地说。

叶厚民话锋直接而尖锐,作为一乡之长,李浩天觉得无地自容,脸上热烘烘的,硬着头皮说:

“咳……咳,这路确实是该修了,之前一直没修,可能是资金问题吧,我来浪竹的时间也不长,经验也欠缺一些,叶老批评得很中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交通是浪竹乡的短板,浪竹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下一步,计划在全乡开展村级公路建设大会战,力争在一年内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

“基层的条件确实艰苦些,不过,这不能成为停步不前的理由,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嘛,其实,省里对村级公路建设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作为基层的同志应该学透领会好,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争取一些项目,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造福一方百姓。”叶厚民说。

这气场不像是一个痴迷奇石的石友所有,此时的他更像一位久居高位的大佬。好强的气势,李浩天感觉到背脊处有些霪霪然,不知何时,底衣早已汗湿。

“叶老教训的是,听了叶老一席话,小子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思路也开阔了。”李浩天恭敬地说。

也许是感觉到李浩天的尴尬和拘谨,叶厚民也省觉自己这番话语似乎有些苛刻和严肃了,于是笑了笑说:“呵呵,听小兄弟的口吻应该在乡里能准些事吧,年纪轻轻的能有这样的意识和感悟,不错嘛。”

“咳咳,小子现任浪竹乡乡长,感谢叶老的指点和鼓励。”李浩天讪讪一笑,说。

“哦,了不起嘛,我看整个岭西省像你这么年轻的乡长也没几个吧,小兄弟肩上的担子不轻啊,不过挑战和机会总是并存,一定要好好努力啊。”原以为这个年轻人至多是一位中层领导,没想到竟是一位管理着一个近10万人口的大乡长,叶厚民深邃的双目闪过一丝疑虑和厉芒,重新打量了一下李浩天,点了点头说。

因为路况不好,天色渐暗,李浩天不得不专心开车,倒也没注意到叶厚民脸色的阴沉和凝重。叶厚民闭目靠坐在位置上,右手掌轻叩着大腿,仿佛在想着什么心事。

一路无话,回到乡政府时,已是傍晚7时许,李浩天注意到政府停车场榕树根下停着一辆岭A牌的黑色丰田越野车,岭A牌是省城的车牌,心里咯噔了一下,第一个念头是有上级领导下来,可随后一想:要是有领导来,党政办不可能不通知自己,可能是哪个乡领导的亲属在省城工作,开车回家过年吧。

下车后,吕阳自行回派出所去了。李浩天见天色已晚,于是决定先吃完饭再赏石。

“叶老,先吃饭吧,我在食堂开有饭。”李浩天说。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客家人晚餐都吃捞水饭,今儿就跟小李乡长混一顿捞水饭吃,我曾吃过捞水饭,清淡而不腻,口感很特别,那一次我一口气连吃了六碗还没饱,哈哈。”叶厚民爽朗地笑了笑,说:“做捞水饭很讲究技巧和经验,几乎每个客家女子都会做,这也是客家女子勤俭持家的一个最好体现。”

“叶老果然是见多识广,真没想到叶老对客家文化也有这么深的研究。”李浩天说。

“呵呵,研究谈不上,客家文化渊源于中原文化,又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可以说都是来自客家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要了解客家文化的精髓,得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产生活中,我年轻的时候在白川呆过一段时间,学会几句问候人的口头禅。”谈起客家文化,叶厚民脸上多了一些敬畏和向往,话语当中还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怀念和追忆。

“哦,叶老也曾在白川工作生活过吗?”李浩天问。

“我是老兵,当年上过老山前线,后来受伤转送到铁城183医院救治,伤好后在白川县武装部干了几年。”叶厚民说。

“哎哟,真是失敬了,没想到叶老还有这么一段炮火生涯,说来真是巧了,今天就遇到两位老兵英雄,都打过老山。”李浩天有些激动地说。

“哦,浪竹也有人上过老山吗?叫什么名字呀?”叶厚民讶异地问。

“他叫步天贤,步家村人,据他说,他是军火押送班的兵,当年踩了地雷不见一条腿。”李浩天应着。

“步天贤?军火押送班?……”叶厚民一下子陷入沉思中,边走边喃喃自语,好一会儿,才见他晃了晃头,苦笑说:“当时军火押送班遇到阻击,我们接到命令下来接应,赶到时军火押送班的人正与敌人在拼刺刀,10多个人牺牲了大半,这个步天贤能活下来,想来有些真本事,不过没什么印象了,也许见到人会认得出来。”

“据他说,受伤后他在战地医院做了截肢手术,退伍回家后,是一位村医替他治好了腿伤。”李浩天说。

“小李啊,这些老兵都是国家的功臣啊,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使我们的国家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建设机遇期,后一代不能忘本,全社会都应该尊重他们,作为基层党委政府更有责任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替他们排忧解难。”叶厚民面容一肃,说。

李浩天点了点,说:“叶老放心,我们会不折不扣落实好相关政策,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给这些国家功臣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对嘛,我们改革发展的目的就是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使城乡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叶厚民赞赏地说。

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地到乡政府食堂。食堂内还亮着灯,一个美好的身影孤伶伶地守在餐厅门口,不是那个令人怜惜万分的美少妇步蕾又是谁。

“乡长,回来了,我给你们端饭上菜。”一见李浩天进来,步蕾就含着微笑站了起来,利索地摆好桌椅,然后回身走进厨房端上热菜热饭。

“大姐,我不是说过了吗,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孩子还小,做好饭菜放在锅里暖着就可以回去了,以后记住了。”李浩天说。

“乡长,真没事,家里都安排好了,这是我的工作。”步蕾有些倔强地说。

“嗯,今晚很丰盛啊,肉丝虾米大炒,煎猪杂,还有一个猪肚白果煲,三荤两素一汤,大姐,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呀,伙食标准提高得很快嘛。”李浩天问道。

“乡长,是这样,今天党政办让人宰了食堂喂养的那两头猪,给每个工作人员发些猪肉,剩下一点猪内脏和猪头肉留给吃食堂的干部职工加菜。”步蕾解释说。

“呵呵,女大厨的厨艺不错,竟然能把猪内脏和猪头肉做出这么色香味俱全的客家美食,让人食欲大振,胃口大开,哈哈,今儿有口福了,谢谢!”叶厚民夸张地吞咽着口水,笑呵呵地赞赏说。

“谢谢夸奖,领导慢用。”步蕾被赞得面带羞色,更显得俏美异常。

“乡长,党政办刚买了一桶料半酒,可要上点酒暖一暖身子?”步蕾临走时问。

“哦,叶老,客家人土法蒸制的料半酒也很有特色,怎样,晚上喝点没事吧。”李浩天转头征求叶厚民的意见。

“也好也好,很久没喝过这种客家土茅台了,今儿就和小李乡长痛快喝两碗,带着几分酒意赏奇石也是一种境界嘛,哈哈!”果然是老兵出身,好酒当前,叶厚民狂放不羁的一面再也无法藏掖起来。

“好好,男儿当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姐,每人上两海碗,我也想试一试客家土茅台的味道。”在浪竹,难得找到一个可以对饮的人,李浩天心中压抑已久的豪气喷薄而出,也朗声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