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些人却不一样。像你那天开车的经验,你选择的是自制、祥和、温馨、包容、原谅。我曾多次转过头去看你的表情,你很快就恢复平静,开始跟我谈一些学校里的事了。坦白说,我当时没有在听,因为我在想,你未来的一生虽不敢说一定多姿多彩,但你的确已掌握了成功与快乐的关键,那是工作、婚姻、交友都不可或缺的—就是做自己的主人,选择通往天堂之路。
有个故事说,一名武士去请教长老有关地狱与天堂的道理。那位长老表示他很忙,没时间跟他这样粗俗的人讲话。武士一听立即把刀拔出,想把这无礼的老人杀掉。此时长老就跟他说:“这就是地狱。”武士听了觉得自己真的太冲动,太失礼了。于是把刀插回,并且道歉。“你看,这就是天堂。”长老说。
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如果经常心怀猜忌、愤怒、报复,我们就是在选择地狱。当我们选择包容、原谅、理解、宽恕、关怀,我们就是在选择天堂。
你看,地狱与天堂都只是一种选择,最妙的是,我们有百分百的选择权,而你选择了天堂。
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长大
刚才候机楼广播宣布,飞机因为浓雾要延迟一小时起飞,我可以听到大家抱怨的声音。可是刹那间,我却听到自己心里在说:“正好可以利用这时机跟想念的人谈谈心。”而我立刻想到了你。
不久前你问我,怎么会有那么多东西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写?我的时间跟大家的一样多,每天1440分钟。有人说,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但能有的时间我们都有了。
我也常常泡在电视机前面,什么事都没做。事后常会想,大家都会说时间就是金钱,但生活中最言行不一致的就是这一点。看电视时,好像时间都不值钱。然而,每次像此刻一样,能善用一段时间(一笔钱),特别是用来和家人谈心,就会觉得颇有成就感。要是能经常如此该多好。
就以现在来说,这么多的人在批评、抱怨、责备,他们对航空公司不满、对机场不满,焦虑转机可能有问题,焦虑接机的亲友久等了……我非常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只是,我多么希望他们能体认“何不将注意力、精力集中在自己可以主控的事情上呢”。像写封信(天知道我们已经多久没有给心爱的人写信了),看看书(随身带本书),整理未来一周的行事历,把重要的事按优先级写在一张卡片上。
你看,雾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机场、航空公司的人也只不过是按规定行事而已,但瞬间他们变成了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批评、抱怨、责备无法驱散浓雾,而且再愤怒下去会带来高血压、心脏病。
如果我们先接受这事实,心情很快就静下来,这时候才有能力好好思考一下,转搭另一班飞机到底有多严重,让亲友久等有多严重(他们多半会谅解)。与其采取消极、负面的态度,不如把自己变得积极、正面一点儿,做些我们能做的事,特别是做有意思、有价值的事,那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
我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想到你说过的一句话,你告诉我们,你跟新认识的女朋友说:“将来要是也跟爸妈一样就好了。”这句话好好思索一下,真的很有意思。我知道你指的不是我们的财富、地位,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或工作,更不是我们的容貌或身体,甚至不是我们的才能。我猜想你指的是我们的生命力与目标。
小时候你那么爱玩、爱闹,因而受到的责骂比较多。你的功课没有哥哥、妹妹那么好,但你一点儿都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成天跟他们玩得很开心。开心到什么程度呢?开心到他们在你面前一点儿优越感都没有。这点是我最常引以为豪的。
有时,我看到某些父母特别喜欢功课好的小孩,我真的觉得很惋惜,孩子与你之间是一种生命的关系,不该因为任何事而有所差异。而今,你医学院都快毕业了,我们没给你压力,你自己不觉得苦,而且比以前更快乐,与兄妹的感情也更好。我们让你按自己的模式长大,按自己的程度发展。如果这是你佩服我们的地方,我们当然欣然接受。
你看,造物主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创造了各种不同的人,不只肤色、头发、高矮不同,每个人的个性、想法、才能也都不同。神接受这些不同之处,而且还予以尊重,尊重到宁愿让他们犯错(或犯罪)。
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努力做到这点。坦白说,要想尊重他人与我的不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亲人之间更难,多少抗争、破裂,就是因为我们一味要求他人跟我们一样。
我知道我不可能完全做到,甚至不可能经常做到。真能那样,我就跟造物主一样完美了。但如果尊重他人是那么宝贵、那么崇高的一种德能,是连造物主都那么重视的德能,那么我只要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不就越来越接近造物主了吗?
雾已渐渐散去,大地也不再那么朦胧,一切都变得比刚才清晰而明朗。我刚度过了宝贵的一段时刻,等一下我就要与其他旅客一起上飞机,他们会发现我眼睛里饱含笑意,好像刚拥抱过什么一样。
人都需要感动
人与人之间心灵交会时是那么的奇妙。像此刻看完你的信之后,觉得好着急,因为我希望你越早知道我的反应越好。连此刻我一面写,心中还一面默祷,但愿你有时间和好环境慢慢看我这封信,我有太多的话想和你谈。
你才15岁,可是想法却那么成熟,你有理想,但也非常踏实;你很想找到自己的方向、目标,也很慷慨地为他人着想。
你说你是多么企盼温馨的交谈,特别是父亲与孩子的分享,你也怀疑这世界是否公平,因为贫困家庭中,打骂怒吼的机会总是比较多。记得《潮浪王子》这部电影中,男主角一开始就说,他很好奇那些平安无事的家庭日子是怎么过的,不知道人在没有重大事故发生的童年长大,会是什么样子。当时我就在想,真有这么平顺的家庭吗?但愿有,只是我们很少会遇到。
你说你将来的第一志愿是希望能帮助别人建立自信,培养沟通的能力,你甚至认为这样比成为医师、律师、工程师还有意义。这些教育家们想改革,但还没有完成的,你15岁就有这样的志向,恭喜你。
我有两个朋友,家庭状况很相似,兄弟姐妹很多,父亲凶得不得了,父母亲感情不好。现今这两人都结婚了,小孩也已长大,不同的是,其中一人沿袭了父亲的习惯,常大声骂人;另一人却成为我们很多朋友都称赞的好父亲。每当我们看到他跟小孩谈话的样子,把小孩当大人一样,虽然我们口头不会说,但心里常会想,但愿我也能如此(我就是其中之一)。
你看,很多事由我们开始,不是更开心、更有满足感吗?尤其是对别人影响深远的事,像关心、尊重、了解。我相信你就是这样的人。
我15岁的时候没有你这么开朗、这么积极;我那时根本不敢分享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我特别高兴你说自己没有失去被感动的能力。我要告诉你,这是最宝贵的能力,你未来的成长、对他人的影响都有赖于这种能力,希望你长久保持下去。
婚姻是一种承诺
女儿,这是我十几年前,在你快结婚时写给你的一封信,如今重读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现在,你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要不要再看一遍?
几个星期前,我问你母亲我们该送什么给你当做结婚礼物。她想了想也不知该送你什么。
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在三万五千英尺的高空,我想到一个礼物—写一封信给你。这是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结婚礼物。
你看过《屋顶上的提琴手》吗?那位男主角送女儿远行,开始感叹怎么女儿都已经这么大了。日出、日落,季节一个跟着一个过去。他不记得自己在逐渐变老。
你相信吗,立,即将送女儿走上人生另一段路程的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年老。29年前,在新生南路圣家堂里,牵着我的手走向祭台前的是你母亲。再过几天,我的女儿也要在圣乐中走进人生的另一段了,因而让我想到,人生本来就是分成好多个阶段的,你我都即将开启新阶段的生活。只不过你可能比我兴奋得多了。
你觉得婚姻的特点是什么?是爱情,养育子女,家庭生活,还是很多人都必定会走上的路?我更喜欢的是,王尔德在某一剧本中的诠释—婚姻是一种承诺。
每对新人在婚礼中都向对方作了一项承诺,那是人生最重的一次承诺。我常想,要是婚礼能宁静一些,让新人多想想这承诺该多好。人在其他的日子,像乔迁、毕业、生日都不会请那么多亲友来。我们之所以邀请那么多人来参加结婚典礼,是因为要让他们都能为我们的这项承诺作见证。以后,当你们俩开心的时候,你们会想到彼此曾分享诺言;遇到挫折时(你们必定会有),想到这承诺,一定有助于你们相互支持、激励,因为这是你们认真而且全心同意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