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全文阅读 > 第11章 守得雪消冰融

第11章 守得雪消冰融


  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寂寞最难耐。

  用一份坚持、一份信念去对抗寂寞,

  寒冰终能化作春水。

  要卓越成就离不开孤独和寂寞的淬炼。即使平凡,只要你能够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不断地奋斗,终有一天,你也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因为出生时恰逢8年抗战胜利之时,所以父亲就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寓意期盼全国能够早日解放。果然,没几年全国就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解放。全国是解放了,可是凌解放的父亲和老师们可伤透了脑筋。凌解放贪玩不爱学习,成绩太差,从小学到中学不断留级,一直到他21岁大龄的时候才勉强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支援国家建设的工程兵,驻守在山西。那个时候,他的工作就是头上戴着矿工帽,脚上穿着长筒水靴,腰里再系一根绳子,每天下到数百米深的井下去挖煤。凌解放每天在矿井里摸爬滚打,不见天日,只能和老鼠做伴,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

  他不甘心就这样稀里糊涂过一辈子,每天浑浑噩噩,于是在每次收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团部图书馆学习文化。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学,他就一本一本地仔细阅读,就连晦涩难懂的大词典《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其实,关于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要做什么,他自己也不明白,他只是明白如果自己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后悔。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努力学习,就一定可以为自己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改变自己的一生,否则这辈子难有出头之日。

  就是靠着这样的毅力,他独自一人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硬是坚持了下来。看的书多了之后,他发现自己十分喜欢与古文有关的文献和书籍,于是他就想方设法为自己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阅读。

  有一次,他无意间发现在部队驻地附近有很多古老的破庙残碑,上面有很多文字。于是,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把篆刻在碑文上的古文全部抄写下来,然后带回去潜心钻研。要知道,这些碑文上篆刻的文字既无标点符号也没有注释,而且在书本上没有任何记载,要想理解其含义必须全凭他自己下苦功夫细琢磨才行。就这样,利用仅有的几本词典,他硬是将所有石碑上篆刻的古文全部都吃透了,在不知不觉中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学基础,即使像《古文观止》一类深奥的古文献,他读起来也已经十分轻松。等他从部队里退伍时,他已经将团部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了,这种学习为他日后的文学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业到地方后,他没有懈怠,依然坚持在部队时的刻苦好学,特别是对古文献的阅读面开始不断扩展。由于他对《红楼梦》有很深的研究,而且见解独到,古文学功底深厚,因此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曾受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加强交流。在研讨会上,各地的红学专家们从《红楼梦》谈到作者曹雪芹,又谈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进而再聊到康熙皇帝的生平事迹。这时有很多红学专家感叹,在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详细介绍康熙皇帝生平的文学作品,实在是太遗憾了。这时,凌解放的脑海中突然间冒出“既然还没有人写,那我就写一本吧”的念头。

  因为有着在部队自学时所打下的扎实的古文功底,所以在阅读关于康熙皇帝第一手史学资料时,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经过几年的研究和不间断地努力写作,在1986年,凌解放以“二月河”的笔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心中的创作热情被彻底激发,就如同是迎春解冻的二月河,将他的人生谱写成一条激情澎湃、奔流不息的河流。

  在人生的低谷中,保持一份孤独和寂寞就是在默默地为自己存储力量,在深渊中的潜龙必定是孤独寂寞的,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地壮大自己。低谷中的寂寞是一种坚持、一种信念、一种暗藏的蓬勃向上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