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全文阅读 > 第13章 心幽品茶香

第13章 心幽品茶香


  烦恼重的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会令他们烦恼,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缚不了他们。

  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寺院修行3年,自觉没有长进,他对师父诉说自己的困惑:“师父,我每天都在读佛经,一有时间就思考佛理,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进步?”

  师父说:“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喝一杯茶吧。”说着,师父亲自为小和尚的茶杯斟满茶水。眼看茶水溢了出来,小和尚说:“师父,水溢出来了,杯子已经满了。”

  “不,杯子没有满,还能继续倒。”师父说,继续倒茶。

  “杯子已经满了,怎么能再容纳茶水呢?”小和尚说。

  “那么,你的脑子已经满了,哪里还能容纳新的东西?”师父反问。

  小和尚恍然大悟,说:“原来我心里装不进东西,是因为它已经满了。我还没有消化,就想要新的东西,欲速则不达,难怪没有进步。”

  人总是希望心灵能够宁静祥和,又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就算是修禅的人也渴望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但是,欲速则不达,小和尚把自己的大脑装得太满,就成了一个密闭的容器,不但装不了新东西,连旧的东西都无法正常流动,思维也就出现了钝化,难怪没有进步。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壶香茶,我们每个人都在滚水般的困境中历练,才能散发出香气。人生的价值应该是外向的,所以我们应该学着奉献,自己就像茶水倾倒供人解渴。同时还要记得不要装得太满,这样才能填充新的东西,补充新的滋味。

  比起肉体的衰老,精神上的停滞更加可怕。一旦思维困在某个角落,那么眼睛就不会注意其他东西,脑子全围绕着一个东西转动,最后成了钟表上的时针,机械呆板,再也没有新意,这就是“痴”的代价。如果能给心灵留点儿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站得高一点儿,想得深一点儿,看得远一点儿。也只有在这个空间,你才能够察觉自己有远离尘嚣的一面。

  张黎和徐青是一对好朋友。大学时,她们在不同的宿舍,学不同的专业,每周见几次面,每次见面都要给对方一些小礼物,还有说不完的话。她们觉得对方就像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只盼望毕业后两个人能够住在一起,朝夕相处。

  毕业后,张黎和徐青终于能够搬到一起,没想到,她们的相处并不是那么理想。两个人住得近,矛盾就多,难免挑剔对方,发生口角。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吵翻了,张黎嚷嚷着说要搬家。一位师姐听说这件事后,说:“以前你们两个好得像是要穿同一条裤子,怎么毕业没多久就吵翻了呢?距离产生美,你们不用搬家,只要不住在同一间房里,保证没事。”

  张黎和徐青没有搬家,只是住到了不同的房间。二人有了各自的空间,关系果然缓和了不少,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与人相处的至理。两个人一旦太接近,缺点就会暴露无遗。不在一起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对方的好;朝夕相处之后,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不好。不要小看人的挑剔,如果人一开始就能懂得宽容,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提倡修禅养心?

  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不是件坏事,一朵花远远看着是美丽的,不必非要凑到跟前,连它被虫子咬得黑乎的窟窿也看个一清二楚,既让你不愉快,也让它难过。

  人也应该与世界保持一点儿距离,才能给自己留下转身的空间。与世界保持距离,就是什么事都不要做过头。小说电影里总在重复人生的痴迷,但要记得只有清醒的人才能把握生命,我们都免不了一时痴迷,但到一定程度就要懂得收敛,才有机会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照相的人都有这种体会:镜头只有调到不远不近时,拍出的相片才是最美的。人的生活也是如此,通晓事理的人应该从容地调整自己的镜头,不必那么急迫,放下执念,让心灵始终有个宽阔的所在,在充满禅性的悠然自得中,自有最美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