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全文阅读 > 第5章 万物静观皆自得

第5章 万物静观皆自得


  遇事莫急躁,

  万物静观之。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说的就是心急反而坏事。曾有人说:“吾人不良之习惯甚多。今欲改正,宜依如何之方法耶?若罗列多条,而一时改正,则心劳而效少,以余经验言之,宜先举一条乃至三四条,逐日努力检点,既已改正,后再逐渐增加可耳。今春以来,有道侣数人,与余同研律学,颇注意于改正习惯。”

  当一个人在改正以往的缺点和不良习惯时,很容易变得急躁,将缺点全部写出来,恨不得一下子全部改正,其实这样往往容易半途而废,还不如慢慢来,逐个击破,树立一个个小目标,反复修正和检查并且慢慢地增加一次改掉的缺点数。这样,反而更容易成功。

  有一个叫司徒的女生个性急躁,稍有不合意就发脾气、不耐烦。小时候,只要她喜欢的东西就要马上得到,否则她就无休止地哭闹,弄得亲戚朋友不胜其烦,对她颇有微词。读书以后,因为父母早晨都很忙,没时间给她梳头,她只好自己梳,有时落下一绺头发一时半会儿梳不上去,她就不耐烦地一把将这一绺头发拽下来。她成绩很好,遇到同学向她请教,她也乐于讲解,但是讲过一两遍对方还不明白,她就不耐烦地说:“怎么还不明白呢?我都说过几遍了?”结果惹得同学很不高兴,不愿意再问她。原本一件助人的好事变成惹人反感的坏事。有时候,她也很后悔,但一着急就控制不住自己。每当别人要她重复一下刚才讲过的一句话,她都会不耐烦:“我刚刚才说过的,谁叫你没听?”就这样,朋友们渐渐不再和她来往了。

  其实急躁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的主要表现是焦躁不安。急躁的人往往都会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容易不知所措,心慌意乱,进而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急躁不仅是取得成功最大的障碍,而且还是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今社会由于生活压力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往往急于求成、缺乏信心。遇到问题,便生了急躁之心,而正是因为这失衡的急躁之心作祟,使我们不仅无法做好事情,甚至可能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一位曾先生,他辛苦奋斗了多年,攒了一些积蓄。后来,他看到周围有许多人做生意都发财了,便按捺不住,想要拿出自己的积蓄拼一把。他观察数日,发现当地个体客运生意兴隆,于是兴冲冲地买了一辆面包车跑客运。并且为了早日开张,节省开支,他让学驾驶还不到半年的儿子负责开车。结果开业第一天就出了车祸。车撞到了一位村妇,一下子赔进去数万元的医药费。生意还没赚钱,倒先赔上了。老曾又气又急,为了马上赚钱挽回损失,他不顾家人反对,又急忙添了一辆卡车跑货运。为了尽快多赚钱,他顾不上休息,让车子没日没夜地跑,车子出现一些小故障也懒得检修,不到一个月又出了一次车祸。更糟糕的是,他一心急着赚钱,连车辆最起码的保险费也没有交,结果只好单方面承担了十万元的责任赔偿。这么急匆匆地瞎折腾了两年,老曾不但没赚到钱,反而把多年的积蓄也全都赔光了,还背了一身债。这个教训真可谓深刻!其实,如果他当时能够控制情绪,仔细冷静地去分析,多听听家人的建议,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没有耐心深入事物的内部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也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处世不稳,差错自然会多。急躁让人误事,浮躁却让人失去努力的方向。

  明代边贡《赠高子》一诗里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是讲有的年轻人刚要坐下学习书本知识,心里又惦记着去学习击剑,一心贪多,急浮于心,结果只有蹉跎光阴,到头来落得个白发苍苍、一事无成。

  现代的社会竞争激烈,忙碌和紧张成了人们生活的标签。而这一普遍社会现象也造成了人们普遍的浮躁心理。在如今,人们很难有古人那般闲情逸致,煮酒下棋,谈天说地。人们追求速度、效率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捷径。

  激烈的竞争与压力是导致我们一些人过于浮躁的直接原因。一个人过于浮躁会迷失努力的方向,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浮躁心理呢?

  浮躁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具有冲动性、情绪性和盲目性。心理学认为,浮躁主要指由内在冲突所引起的表现为焦躁不安的一种情绪状态或人格特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与“扎实”“沉稳”相对立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浮躁心理,而快节奏的社会环境更是促使了这一心理的扩大。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中,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内心就会变得浮躁。浮躁的心理会让一些人对自己失去准确定位,从而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惘,更加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浮躁还会使我们缺乏快乐,且太过计较得失。

  造成浮躁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有些人的过度攀比。无止境地攀比,让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满、充满抱怨,跳槽的想法也会油然而生。工作中,不少人把金钱当作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当一个人缺乏对自我能力的准确定位时,就会异常脆弱、敏感,外界稍有诱惑就会盲从。

  浮躁是社会生产的大忌。员工浮躁了,产品的质量、生产的安全会大打折扣;领导浮躁了,判断力会受影响,导致决策错误;商家浮躁了,会急于推出新产品,疏忽质量把关,为马上获得利润而不择手段,甚至出现诸多造假的恶性事件。

  你有浮躁心理吗?我们不妨对照以下症状或表现检视自己:1.做事不能持之以恒,见异思迁,总想投机取巧。

  2.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手足无措,茫然不安。

  3.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不耐烦、迫不及待、急于求成的状态。

  4.不加分析,莽撞行动,为达到获利的目的不择手段。

  既然浮躁的负面影响如此之多,那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第一,不要盲目攀比,正确认识自己。

  人们常常通过和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这种方法固然没错,但是比较要得法,要在了解双方各方面实力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才有意义。不然,盲目地攀比只会造成心理失衡,比较得出的结论就会是扭曲的、不客观的。

  第二,调整心态,不要急于求成。

  年轻人有理想、有斗志是一件好事,对成功的追求与渴望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份心态必须有所克制,不能冒进。如果急于求成,幻想在短时间内各方面都做到最优秀,往往适得其反,什么事都做不好。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凡事只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能成功。

  第三,脚踏实地,让理想照进现实。

  想要克服浮躁的心理,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寻求解决办法,不能自以为是、好高骛远。这也是取得好的工作业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