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36章 尔胸中原是圣人——王阳明讲潜能发掘(2)

第36章 尔胸中原是圣人——王阳明讲潜能发掘(2)


  怎么做才能把握自己呢?我们需要做的是返观内照,看看自己的内心世界,把握自己的情绪,而把握自己的情绪,就必须客观地感受和认识自己的情绪。

  那又怎样认识自己的情绪呢?

  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心灵腾出一片安静的空地,让自己置身其中。此时,我们则需要将脑中复杂的思绪一一整理一遍,整理完后,让自己一条一条地脱离这些思绪,如同旁观者一般分析这些情绪,看看是非对错。

  也许,你会被一两条思绪所吸引并且纠结其中。这时,你需要提醒自己,我只是个旁观者,看清对错就好,无需纠缠其中。

  如此,经过长久的练习,我们心中的杂念便会慢慢消失殆尽,让自己的心灵进入一种恬静美好,如同刚出淤泥的荷花一般干净。此后,你对自己的思绪的观察会越来越深入,你会知道,其实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本来是没有任何力量的,它们之所以在以往的日子里能支配自己的行动,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不够平静强大,无法控制和把握这些杂念而已。

  一个人的心只要平静无杂念,内心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定力和魄力。当面临突如其来的刺激和挫败时,便能冷静且理性地分辨其中的厉害,并且做出正确的补救和选择。

  如此一来,不管以后面临怎样的情绪时,我们都能清楚地洞悉这些情绪的真是面目,从而不再浪费时间和精力纠缠于此。我们要做的只是一笑了之,放下这些杂念,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我们应该成为情绪的主人,支配它们让自己更健康,更努力地活下去,而不是被情绪左右,沦为它们的奴隶,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一个有理想抱负并且努力实现的人,一定是一个具备坚定信念人。他将不畏路途的遥远与坎坷,他将不怕生命的困境和挫折,他将不被情绪左右,他将一定能成就自己。因为,他知道,上天赋予了他的理想,而完成这个理想的,只能是他自己,他将为此付出很多努力。正如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那么,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迷期的时候,怎样做才能重新点燃自信和希望呢?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传习录》

  对于天才的定义,王阳明是这样认为的:学习、提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尽管一些人领悟能力低,需要付出比他人多数倍的努力,但努力到了一个程度,让自己能彻底领悟本性,了解自然规律,至于能不能成为天才,只不过是额外之物了,最主要的是我已经对得起我的良知。

  这段话想说的是,一个天性稍微愚笨一点的人,只要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追求成功,成功便会如期而至。古往今来,很多成功的人都不是所谓的“神童”。他们往往都是一些看似天资不好,并没有什么天赋的人,没有人会相信他们能成就此后伟大的事业。但是,通过他们加倍的努力和不懈地坚持,他们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他们为我们树立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果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你就是下一个天才!

  而那些从小看似聪明伶俐,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是在人们的赞美中被冲昏头脑,认为自己天资过人,无需努力,最终让自己一事无成,埋没了自己的天赋。

  努力、勤奋、持之以恒可以让普通的人变成天才,反之,堕落、懒惰、半途而废也可以让天赋异斌之人沦落为庸才。

  大诗人杜甫与李白齐名,但是,小时候的杜甫与同龄的小孩相比,资质并不高,甚至还稍显逊色于他人。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曾经中过进士,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由于杜甫的爸爸资质不高,无法继承杜审言“诗书传家”的事业,杜审言便将厚望寄托在了杜甫身上。

  但是,事与愿违,杜甫继承了其父不高的天资和不太灵光的脑子。五岁的杜甫甚至不能背诵出一首短诗,而与他年龄相仿的许多小孩都能背诵十首以上的短诗。尽管爷爷日日伴读,但杜甫的提高也是屈指可数。终于有一天,爷爷的耐心到达了极致,他很生气地斥责杜甫天资愚笨,没有继承他的半点才学。

  受到训斥的杜甫心里难过之极,但他并没有因此怀疑自己的智慧,他决定用苦读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背诵能力。此后,每天天刚蒙蒙亮,在杜甫的家的小院里总会出现一个正在背诵诗歌的小孩的身影,他就是杜甫。

  刚开始自学的杜甫感到十分吃力,一首短诗阅读多遍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他便选择死记硬背,他觉着背得多了,理解能力应该会有所提升。果不其然,当杜甫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阅读和背诵诗歌后,他发现自己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不久之后,他在一天内就能理解并且记住五首诗。这让全家人都惊诧不已,开始感慨这孩子超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如此奋发图强一年之后,杜甫便能将300多首诗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还常常将一些喜爱的诗歌默写下来以增强记忆。

  12岁的杜甫,理所应当地成了家乡远近闻名的神童。杜甫的“神童”的荣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天才,是一分的天赋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

  天赋不高并不能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更应该是我们加倍努力的理由。天赋高也并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然条件,还有可能成为光明之道的阻碍物。

  《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年幼时的仲永是个异常聪慧的小孩,他不仅能背诵多首短诗,还能自己创作一些诗。乡里人都惊奇他的才智,纷纷邀请他去家里表演这种才能。

  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平常之人,对邻居们的赞扬他感到十分满足,虚荣心一天天膨胀起来。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经常带着儿子到各处去应酬,只为让儿子卖弄一下自己的才能。

  二十年过去了,长大成人的仲永已经不同往昔,天赋已被磨尽,完全泯然众人,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通过杜甫和仲永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天赋”并不是成就一个人的必然条件,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迷信天赋,受困于天赋。

  如果想成为天才,就必须让自己的内心充满信念,让自己对梦想始终坚持,让自己具备愈挫愈勇和百折不挠的韧性。

  天才之所以能成为天才,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定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能为达到一个目的而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所谓“人一己百,扩充之极”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有了这样的定力,便能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种定力应该如何得到呢?

  专注是形成这种定力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从做简单细小的事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当自己沉浸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自己的专注度和定力也在渐渐形成。长此以往,你便能从完成的一件件小事中找到兴趣点,从而更加深入地展开研究,当这些细微之事一件件完成后,你便能从中找到兴趣,内心的能量也会越来越强大,对处理任何事的耐心也会越来越多。

  当我们的内心强大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洞察力也会越来越强大,我们能轻而易举地看到事物的光明所在,并且从中挖掘。时间长了,我们整个人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只要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通过长期的努力,便能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内心的原动力也会随之被激发出来。

  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如果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此,用心去感受推敲每一个细节,你的心变会变得平静自由,并且会越来越想要追求这样专注地感觉。

  用心做事,会把整件事都融入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心灵在长期的专注下,便会拥有一种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