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全文阅读 > 第11章 「生花」是一种美的生活

第11章 「生花」是一种美的生活


  生花,从幽静的茶室,走向田陌、市井,贴近百姓。平时,农民在旱田、水田干完活,遇有节日,就插花庆贺,很随意。去山下割草拿回来,或从田里取些稻草,采几把野花,劳动之后,就夜色而生花。

  全村的男人都来了,围在一起,纯粹的男人世界,夜色如水,花香似熏,如果这种“山村之玩”,还不能叫作艺术的话,那么叫艺事总该可以吧。

  生花,繁荣起来,普及于乡村,开在每一个角落里,恐怕只有日本了。

  日本人,农民也好,町人也罢,包括武士和贵族,都生活在同一片自然和同一种自然观里。日本的自然,确实美丽,特别是京都之雪月花,美之尤矣。

  飘雪中,梅花吐蕾,椿花、水仙开放,还有寒樱、寒牡丹,俏立风雪。接着,春天来,樱花开,移动的四季,预约般来访,时时都有花儿,作为季节的标志。当然,花以外的景致也很美,山川池湖,敞开了,让花儿绽放。

  大自然将花儿拥在怀里,呵护它们,江山护花,任四季来去,留下美的踪迹。爱美的人,徒步走过四季,领略江山,在对美的惊叹中,受自然的恩赐。

  被自然恩宠的日本人,怎会被自然压杀,被自然冻死呢?他们享受了自然的美意,没有将自然放到善与恶的对立中去,而是从自然接受美的启示。

  美,超越了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以自然为善者,顺因自然,那是积淀在中国文化里的自然观;以自然为恶者,征服自然,那是西方文化高扬的自然观。

  爱美的日本人,是以自然为美者。他们热爱自然,拥抱自然,像花开花落一样,生活在自然里。在自然里,他们体会人生无常,而自然却自有其规律。

  与自然亲近,就是要向自然规律靠拢,要像花一样贴近自然。川端康成在《美丽的日本之我》一文里,引用道元禅师《本来面目》之诗时,沉吟道:春花秋月冬雪夏杜鹃。

  这雪月花其实是四季的幻景,吟咏中徘徊着佛家的精神。雪月花之四季感,从中国传来,被平安贵族清洗后,日本化了。

  西行、明惠和道元等,将那深邃的佛教思想,其根源之“空”,断定为雪月花和春夏秋冬之法自然。那也是亲鸾的立场。佛教是印度哲学,华严是在中国集大成的,而如今,抓住他们的,是日本人的心,是他国人难解的悟的具现。

  那种“空”的体验,是日本的,“空”悟,是日本自然和花的深化。日本思想,对于佛教之“空”的解读是审美的,而非逻辑的,是借助于自然界的雪月花之“色”和回归自然的“生花”之“色”的,而非离“色”而言的,日本人好“色”,一步跨越“色”即是“空”,直接进入“空”即是“色”。

  “生花”由“空”入“色”,有自己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