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场大雪把整个大地变成白茫茫的一片。r
清晨,阮航踏着积雪来到工地,在路上他边走边想,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他到棚户区改建办公室已一年有余了,他每天不知疲惫地忘我工作,把精力全部转移到棚户区的改造上。想借此愈合官场中的茫然不悦。r
今日,陆书记来工地检查工作,阮航陪同边走边对陆书记汇报说,目前,拆迁棚户区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市共有15片棚户区,因年深日久,居民也多,给拆迁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从调查发现,在棚户区居民中,竟找不到一名科级以上的干部。与此相对应的有“三多”即:下岗失业多、单亲家庭多、低保户多。棚户区的低保户占了50%以上。r
陆书记说,居民拆迁要做好思想工作,特别是要把居民安置工作落到实处,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搞建设是要造福于民,如果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那就违背了共产党人的宗旨!r
阮航说:“是、是,我们一定按照你的指示精神,认真抓好落实工作。”r
其实,陆书记要的实际效果,主要是想把所有的棚户区改造完,早日造福百姓。r
临走前,陆书记向阮航交待:要抓紧拆迁进度,扩大拆迁规模,为大面积启动改造工程做好基础工作。过几天,中央首长要来视察,我事先跟你打个招呼。r
“陆书记,来的是谁?”r
陆书记一本正经地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到时候会由省委书记禹国强和省长宋治廉亲自陪同,你们事先一定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过几天,省委接待组来了,市里还要专门开个接待工作会议,研究视察路线,以及需要看什么项目,你们心里得先有个数,我这也算是提前给你打个招呼。r
阮航琢磨,如果省委禹书记和省长宋治廉亲自陪同,那位领导的职务至少得是******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一级的,甚至更高,对于亚海市来说,那可是天大的事情,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能见到这样高级别的领导,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和纰漏。r
中央首长马上要来了,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接待中央首长专题会议,市委陆书记和代市长姬琳亲自到会,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两办秘书长、广播事业局长和亚海市日报的总编辑都来参加会议,阮航也列席参加了会议。还有几个阮航不认识的人也在座。r
经陆书记介绍才知道,一位是省公安厅的厅长,另一位是省委副秘书长,他们是来给首长打前站的,还有两位,分别是省电视台台长和省报的总编。r
这种会议,照例由陆书记主讲,他在这次会议上,总算揭了谜底,说出了即将到来的中央首长的名字,在场的人都不由得暗暗激动。r
首长,到我们亚海市来视察,是对我们290万人民的关怀,也是对我们亚海市各项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支持,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精心组织,坚决做好这次接待工作,决不容许出现一点差错。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今天,在会上说的事情,都是保密的,到会的每一个人都要坚决执行保密规定,在上级没有正式通知,没公开报道之前,对首长的任何情况,都不准向外透露。r
下面,请代市长姬琳同志向省领导汇报一下,具体的接待安排和行程。于是,她把这几天所做的准备工作,详细地汇报了一遍。r
中央首长来的那天,正是全国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是亚海市入冬以来,最为寒冷的日子。这一天,省委禹书记和钟省长一行人陪着中央首长,来到荒莫沟看望几位老战士;下车后,看到的景象,让中央首长很有触动。r
当走进老战士彭国忠家时,看到的是:只有3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屋外温度在零下29度 ,而屋内也在零下十几度;水缸里的水冻成了冰砣,旁边案板上放着两棵白菜,同样冻成了硬疙瘩。r
临别时,中央首长对中南省委、亚海市委领导发出由衷的感慨:新中国解放了六十多年,老百姓还住这样阴暗、逼仄连片的棚户房子;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共和国的功臣居然还住在这样差的棚户区里,不要说生活条件,就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让我看后深感愧疚,共和国对不住他们呀!我们也有责任啊!什么叫执政为民?就是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活条件改善做起,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件事办成!r
回京后,他奋笔疾书,将亚海市棚户区的情况反映给了党中央和国务院。r
嗣后,陆书记为贯彻中央首长指示精神,马上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他在会上借中央领导的讲话,激动地说,我们亚海市已经历了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多年。然而,我市还有15片棚户区,老百姓生活在这样差的生活环境中。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却没想到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我作为市委书记很失职,我感到非常难过、非常愧疚!r
今年,无论如何要排除万难,祛除这个疮疤。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如何改造全市棚户区的问题,这也是摆在我们这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体面前的一道难解的课题!r
事实上,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亚海市,这又是触及了一道难以破解、却又必须破解的难题,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竟然如此沉重!棚户区改造,说起来简单,真正办起来却又谈何容易!因为缺少资金问题,已经折磨了亚海市几任党政领导。但问题又不能不解决,怎么办?解决资金唯一的办法是向上边争取。r
因此,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阮航陪同有关领导先后跑北京八次,就这样才引起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省、市共投入17亿元资金,决心要用两年时间,完成城市集中连片的棚户区改造治理,这又将使对这座城市面临着另一种新的选择,预示着一个温暖春天的到来,居住在棚户区、常年苦熬在寒梦雪夜里的贫困群众,一个即将改变他们生活命运的决定,孕育成熟了,棚户区一期工程就要启动了……r
这一天,华源物资集团有限总公司得知“一期工程”竣工招标的信息,胡雪淼立即给阮航打手机:“喂,航航吗? 我是你妈妈,你在哪?我有急事找你!”r
“我在工地呢。”r
“你一定等我!”r
于是,胡雪淼驾车来到工地,找到阮航把想要承包棚户区工程的想法跟他说了。r
阮航思考了片刻说,要想把一期工程全包下来需要招标,这个有一定难度,你的公司毕竟不是专门干建筑行业的。这样吧,你公司不是还积压一些钢材吗?钢材不比其它的物资,存放久了会生锈,锈坏了就成一堆废铁,况且,还不知价格会滑到什么程度。我让包工头全部用你的钢材好不?不知你们公司库存还剩多少?”r
胡雪淼回答:“还有几百吨吧!”r
阮航说,你这样做不是把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压进去了吗?这样吧,钢厂有我的一个同学当老总,你以后再提货时,等对方把款打过来再把钢材付给厂里。哎,这也算帮妈妈尽儿子一点所能,其它方面我就帮不了你什么了! ”r
胡雪淼对儿子说,这样做,对你会不会有影响?我的这点钢材,从目前行情看,公司所积压的几百吨钢材,你不帮我们扛,我们也能处理掉,这样做,会不会给你带来坏的影响呀!r
阮航说:“不会有人拿这么点小事,做大文章吧!”r
但她明白,要把这单项工程顺利地做下来,在很多方面都需要靠儿子的帮助啊!r
正在她高兴时,忽然,阮航冒出一句,似乎没加思索的说:“妈妈,二期工程我给想一想办法,由你们公司来做好吗?”r
“都包括什么?”r
“外墙和内墙。”r
胡雪淼高兴地说:“那好啊,什么时候签约?”r
阮航说:“你只要能保证时间和质量,我就把所有二期工程都给你们做,二期至少有百万元的工程量,到时候让你们公司副总出面与我联系。”r
过了几个月,阮航把有关负责人和妈妈公司的副总找来,对他们说:“今天我把你们几位请来,一是把合同签了,价格和付款方式就照市政府要求办;二是你们几位要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确保工期的顺利完成。我不希望看到你们因配合不利来找我;每天我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最好不要给我找麻烦。好了,要是你们没有什么意见,就抓紧时间去办吧!”r
指挥部的几位负责人,在阮航面前二话都没敢说,但是他们心知肚明,这个公司与阮主任一定有什么关系或者不一般……r
这天晚上,胡雪淼早早去了陆书记家里,准备做几道好菜。于是,她打电话告诉雯静和阮航,晚饭不回家吃了。他俩知道,又去照顾爸爸了。他们也为之高兴不已。因为终于爸爸有了关心照顾的人了。r
胡雪淼刚把饭做好,这时门铃响了,是陆家宇回来了。她急忙把门打开,说:“回来了。”r
于是,她接过皮兜,递上拖鞋,陆家宇进入餐厅。然后,胡雪淼把饭菜端上桌。他看着香喷喷的饭菜,笑着对胡雪淼说:“回家有人关心和没人关心,就是不一样啊!”r
“如果你不嫌弃呀!我就给你做到老。”r
陆家宇说:“一言为定,可不准反悔!”r
“我会用后半生一直陪伴你到老。”然后,她激动地一下子把陆家宇抱得紧紧的,说:“家宇,我爱你,你不会拒绝我的爱吧!”r
陆家宇有些猝不及防,手中提着的水果被惊落在地,他欲弯腰去拾,却动弹不得,胡雪淼的双手紧紧地箍在他的腰上,犹如一根紧紧的牛筋皮带。r
胡雪淼激情万千地说:“浮生难得半日闲,晚上回家有人伴,你只有这样才不会忧愁。可是,我以前发现你回家后,干吗总是老气横秋的,像一片枯黄的树叶。难道过久了单身生活,把你的激情和活力也吞没了吗? ”r
陆家宇心想,自己真的像她所说的那样了吗?真的老了,就像一片枯黄的树叶,散落在市街道两旁的干黄干黄的树叶?在这瞬间,突然胃里又震颤了一下。r
此时,陆家宇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说:“我这几天胃总是有些不舒服,丝丝剌剌地阵痛。”r
胡雪淼说:“那我陪你去检查一下吧!有病抓紧治疗,没事最好了。”r
“等我忙过这段时间吧!”r
然后,胡雪淼跷起后脚跟,吻住了他的嘴,陆家宇被她浑身散发出的热浪冲击着……r
白天工作,晚上回到温馨的家,这让陆家宇感到生活的充实。r
这一段时间,陆家宇几乎每天都要往工地跑一趟,看一看进度,检查一下质量。所以,晚间回家感到身体很疲乏。r
那日,他在阮航陪同下,又早早来到工地,走了一圈,看到一栋一栋大楼拔地而起,心中不禁为之高兴不已。r
忽然,他对阮航说:“你调棚改指挥部工作,屈指一数,已快有两年多时间了,即将要完成了市委交给你的光荣使命啦,现在的棚户区改造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集中连片的棚户区拆迁工作。86万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这是让人想象不到的事情,做得又这么快、这么好!这也是建国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伟大奇迹呀!你的任务快要完成了,准备回机关还是到基层呢?”r
“爸爸,我的工作安排,由你来给我做主,让我干什么都行!保证不给你丢脸。”r
陆家宇说:“那好吧!等我给你考虑一下,然后再定。”r
这一天,棚户区居民终于等到了这一刻,6号楼的老战士彭国忠老人,这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当领到了盼望已久的新房钥匙,望着自家崭新漂亮的房屋,让他禁不住喜泪横流,终身难忘。r
这一天,意味着他们正式告别了大半辈子过着的那种辛酸苦涩的生活方式;再不用数九寒天排队蹲旱厕、再也不用走出十几米外倒脏水。这一天,棚户区的居民自发地打出了“棚户区百姓向党和政府致敬”的横幅标语;还有不少人家,在自家的阳台插上了红旗,室外贴对联,放鞭炮,兴高采烈地高呼共产党万岁!r
阮航陪同陆书记兴致勃勃地来到棚户区,他望着那在绿荫繁花掩映中,星罗棋布的崭新楼群,颇有学者风度的陆家宇,忍不住感慨万端,脸上露出了抑制不住的欣喜笑容。r
陆家宇下车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荒莫沟,再也不荒莫了,终于有高楼大厦了,这正是党和政府日思夜想的,也是老百姓日思夜想期盼的!”r
正如一位学者赋诗所描绘的那样:r
“昔日棚户区,环境惹人愁。r
雨天黄泥路,房屋破又旧。r
如今荒莫沟,平地起高楼。r
党把温暖送,阳光映心头。”r
此时阮航也在想:“在我有生之年能亲眼见证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不也是一种莫大幸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