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原因,这本书先写到这里
向大家说声抱歉
后面为喜欢这本书的朋友献上一个红璎珞的故事
以示歉意
红璎珞
那时的女人,以她们一生的隐忍为碑,传递给后人的岂只是一枚小小的信物,生命中,那难以承接之重,又岂能轻言谁之对错呢?
--题记
我五岁那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摸一摸奶奶脖子上的那串红璎珞。
那串用极细极细的银链串着的,由五块血色玛瑙石编成的梅花似的红璎珞,在奶奶松驰前胸的旧衫下深藏不露,而我渴盼已久的欲望也在这深藏不露之中伸出无数抚摸的手,那是一种任凭想象也满足不了的荒诞童心。
在我长大以后,断断续续的从左邻右舍亲朋友好的闲谈碎语中,我知道了奶奶和红璎珞的故事,在我的感觉中,那简直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小说。
奶奶是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冬天来到这个世上,我太姥爷冒着飞雪,请了城东饱读诗书的闰二先生来,给奶奶起了个颇为雅致的名字叫静颜。
奶奶上了几年小学,家里就不让她读了,跟着母亲,学些针线活,如果不是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奶奶也就和这世上其它的女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活过一生。
奶奶与英俊潇洒的军官爷爷,是在一个冬天的午后相遇的,那天的风很冷,雪很美,奶奶从四姨家回来,路过街口,爷爷策马从远方驰来,人如玉树,马似蛟龙,命中注定的奶奶与爷爷同时经过那个街口,同时回首--在我想到这一点时,我仿佛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那两道目光碰到时那一瞬间的震颤。
相爱以后,爷爷劝奶奶随他到河北去读保女子师范,奶奶同家里商量时,遭到全家一致反对,太姥爷说,女孩子读点书识点字就行,将来还不是要嫁人的,关键是要将针线活学好。
奶奶一句话也没说,自己把自己关进房,拿了一块布,一声不响地绣起花来。
她在房里一绣就是三天三夜,不吃饭不喝水也不睡觉,甚至也不流眼泪,见人来劝时反而先笑,笑得劝她的人反倒落下泪来,饿了三天的奶奶,本来娉婷的丽质,越发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太姥姥眼泪止不住籁籁地流,太姥爷心烦意乱,背负着双手在屋中不停地转来转去,最后,没办法,终于发话说,让她去吧,看她读那么多书日后有什么用处。
美丽的奶奶同爷爷结为百年之好,华美盛大的婚礼上,奶奶超凡脱俗的美丽,让众人叹羡不已,然而,天妒红颜,不久,爷爷即身患绝症,百般医治,终告无效,于是年冬天去世。
爷爷临终前的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雪是从傍晚时分开始落下的,望着满天飞雪,奶奶用一种极轻极轻的声音自言自语,谁也听不情说的什么。
我太奶奶哭着说,孩子,你哭吧,有什么委屈别憋在心里.
奶奶的眼泪就一滴一滴落下来.
第二天早上醒来,屋里不见了奶奶,开门后,只见一行脚印孤零零地伸向雪野,在脚印的那一端,奶奶无声无息地伫立着,家里人都没去惊动她甚至连她踏过的雪地也不去打扰,任软茸茸的一串小脚窝,几分优美,几分凄婉地躺在那里。
我太奶奶心伤爱子离世,不久也随即亡故,临终前,把奶奶叫到跟前,叫着奶奶的名字,静颜,静颜,然拍小心翼翼地掏出那串红璎珞,郑重地戴在奶奶的颈上,用低沉缓慢的声音告诉奶奶关于红璎珞的故事。
红璎珞传给奶奶的时候,上面还只有四块玛瑙石,奶奶用第五块玛瑙石把它们串成一朵血红凄艳的梅花。
后来,我才知道,红璎珞是我们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女人传下来的,每一块玛瑙石都代表上一辈的一个女人,红璎珞传给谁就由谁再系上一块红玛瑙。
爷爷去世不久,奶奶坚强地满怀悲怆地生下了我父亲,从此失去爷爷的奶奶,住在一幢大房子里,靠她丰厚的嫁妆和国民党军官爷爷留下的遗产,潜心培育着父亲,直到解放后,奶奶的房产被政府没收,她搬进平民区,从此,便过起检朴的日子。
光景不长,这种自食其力的平淡日子便被打破了,随一场又一场的********及运动的频繁席卷,奶奶和父亲开始了流浪生涯,具有双重坏出身的父亲,这时理所当然成了挨整挨斗的改造对像。
父亲遭批判,奶奶便每天跟着他走街串巷陪斗,看儿子在台上被人鞭打侮骂,奶奶便用针刺着自己的大腿,仿佛这样便可将父亲身上的疼痛转移到自己身上,父亲像老鼠被猫玩够了,那些便将奶奶和父亲下放到北方一个偏僻的山村,住在一间茅草棚里相依为命。
在这个叫高村的小村里,于深闺中长大的奶奶于始学着做各种农活,养鸡,种地,挖野菜,过着往往只有在白饭中夹着咸菜,蕃薯,豆类等,才得一饱的日子。
奇怪的是,在那群山起伏,鸡犬相闻的宁静中,奶奶以前更加丰润美丽起来,岁月的风霜一点也没有摧去她那美丽的气韵与高贵的风范,奶奶的这份美丽,很快使得自己必须带着父亲第二次踏上流浪生涯。
奶奶并不惧怕强人,村里的支部书记刘长水曾数次将父亲安排去看地瓜或修水利,然后便在一个深夜来到奶奶的茅草屋坐下来,一开始是以将奶奶安排到村里的仓库去住为利诱,随着便是有权有势的男人对付弱女子惯有的强暴。
谁知道他的这一举动激发了奶奶体内原有的那股野性,奶奶杏眼圆睁,顺手抄起灶旁一把菜刀,怒喝一声,刘长水,你敢过来?菜刀顺势一挥,差点没在刘长水身上砍个窟窿,吓的刘长水竟然不知反抗,转身就跑,奶奶一直追到门外,奶奶中气十足地嗓音远远地传了出去,惊醒了半村人的好梦,刘长水你瞎了眼,欺负我孤儿寡母,作梦!我把你命根子砍下来,让你断子绝孙。
次日,这消息传遍了全村,刘长水自此经过奶奶家门口,长年低头垂首,不敢靠近一步。
当年爷爷就是被奶奶这种充满野性的眼神吸引的,又是这种不屈的性格,帮助奶奶渡过了风风雨雨的年月。
让奶奶重新流浪的是另一个人。
我猜想这人一定酷似爷爷。
他是一个右派,他住的茅草棚离奶奶的茅棚只有半里路,每当夜深人静的以后,奶奶就能听见他用俄语唱《伏尔加船夫曲》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村里人说,他过去是从来不唱歌的,是奶奶来了以后,他才开始唱的。
也是一个雪夜,奶奶终于忍不住也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就开门走到屋外,屋外的原野上洁白得见不到一处灰暗,天亮以后,从远处茅草棚里牵出来的脚印清晰地铺在地上,两道脚印在相距几米就要相遇时突然终止了。
第二天一整天,奶奶都把那串红璎珞握在手中,反反复复地看。
****的岁月终于熬了过去,几经辗转周折,奶奶和我父亲回到爷爷的老家,便在那里为父亲娶妻生子,渡过了她的后半生。
奶奶的嫁妆里被她视为最珍贵的是十几幅清代字画和一些古瓷器,爷爷死后,因房子被没收,这些心爱之物也就在辗转迁移中一点一点地流失了,最后保存下来的也就只有那串终日贴身携带的红璎珞。
奶奶的美丽也如那些她所珍爱的物品一样,在岁月中慢慢流失了,老了的奶奶头发微乱,双眼迷离,从眉目间已无法分辨出一点昔日的风采,我有些怀疑奶奶旧日风光是否是道听途说而来的,而奶奶颈间的红璎珞却在在揭示了这个传奇的真实。
摸一摸那串红璎珞是我五岁月那年幼小心灵中最大的渴望。
那天恰逢庙场上的戏台唱一出奶奶最爱听的热曲,角是城里请来的红名伶。锣鼓喧天之中,戏已开场,里里外外挤满了人,我们祖孙俩都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进不了门。;
那一天奶奶双颊潮红,娇喘吁吁,一双三寸金莲不停地转来转去。
我看见奶奶的衣领敞开着,那串银链串着的梅花像小动物一样跳将出来,红璎珞!
我喊,然后,在奶奶低头那一瞬间,我的一双小手已经摸了上去,我没注意到奶奶的巴掌已经劈头盖脸打了下来,臭小子,这是你能摸的吗?然后我看见奶奶的脸涨得通红,手臂定格在半空中,奶奶的目光在瞬间焕散了,慢慢地,她微胖的身子倒下去,倒下去。
下
奶奶死了,医生说是突发性脑血栓,是高血压引起的疾病,医生问,她死前受过什么刺激吗?“不知道”,我说。奶奶想看戏,我摸了她的红璎珞,红璎珞?医生的眼睛睁得老大,母亲赶紧岔开了话题,我看见那串红璎珞已经挂在母亲的脖子上,母亲动手打了我,臭小子,是你害死了奶奶,你知不知道?
是的,这一年我五岁,我五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臭小子,我五岁的时候涉嫌害死奶奶,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隐隐约约地觉得那串红璎珞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不久,我父亲在一次野外劳动中溺水而死,得到消息,母亲当时就昏了过去……
母亲用她翡翠耳环的一个小玉片,组成红璎珞边上孤零的小树叶,她的时代已经找不出另外一块与之匹配的玛瑙石,那银连串着的是母亲淌血的心,她也是二十六岁的俊媳妇,但她死了丈夫,我死了爹。
母亲的衣着是在一夜之间黯淡下去的,她的鲜活的水色粉色衣服已经压到箱底,母亲换起油黑的青丝,纶起死死的发髻,守着红璎珞和五岁的小儿过起有黑没明的日子。
村里开始有热心的七姑八婆老张罗母亲的再婚。母亲说,我有林子,我有红璎珞,母亲的语气坚定,表情沉着,誓死不嫁的样子颇令人感动,于是,我家就说,哎,老实人,熬娃的寡妇苦着呢!
村里好多都知道了母亲有一块红璎珞,守着红璎珞的女人是不可再嫁人的,任何男人碰了这块红璎珞,这女人都要倒血霉的,母亲自知一时失口,把不该说的都说了出去,面对世俗也只能把人把物藏的更深,每天天一擦黑就掩了柴门,屏声静气,在小屋如豆的灯下纺纱,织布,纳鞋做补袜,每年下来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把小日子调济得殷实滋润。
但母亲心里的苦只有我最明白,我曾无数次见母亲长夜难眠挑灯纺棉的情景,也曾无数次看母亲落寞的身影随着纺车的转动在灯下映出一个又一个孤寂的圆,那是母亲所有的青春岁月,母亲的眼泪已经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流干了,等我慢慢长大以后,我看到的已是再也流不出眼泪的母亲。
寡妇养好儿,寡妇的儿子进了县里的高中,寡妇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母亲儿子回来了
在母亲过47岁生日的时候我回来了。带着我的妻蕊儿。我看见母亲干涩的眼睛迸出了湿润的东西,那是母亲久已枯竭的泪。也在这一天,后山的大表叔来了。大表叔的眼里有一种异样的神色。大表叔坐在我家的灶堂底下,往炉膛里添火,风箱抽动,灶火明明灭灭,大表叔一脸通红象有什么话要说。
母亲在锅灶上忙忙活活,我听见大表叔在对母亲说,林子已经娶了媳妇了,成大人了,你就不要在这样苦自己了,搬过来吧,咱俩一搭理过。我听见母亲轻若蚊蝇的声音,不了我有红璎珞。红璎珞红璎珞,你已经拒绝我20年了,大表叔不满的说。
我看见大表叔无助的目光望着我,我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无助,大表叔是不会这样当者下辈人的面谈论这件事的,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大表叔信任我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漠然的转过脸去,我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已经习惯了独居生活,而且我和蕊儿已经结婚,将会有新的一代降生,我要将母亲接到城里,安度晚年。
母亲是在50岁那年冬天去世的,临终前才托人捎信让我们回来,她要看孙女,要看她的儿子和媳妇。病床上的母亲骨瘦如柴,干瘪的眼眶再也流不出眼泪了。
母亲把她那传红璎珞挂在蕊儿的脖子上,母亲的眼睛盯着蕊儿说,我的林子是孝顺的,给我领回这么好的媳妇,我不再是绝望鬼了,我的红璎珞有了蕊儿,母亲说,红璎珞是贞洁……
蕊儿把那串红璎珞还给了我,蕊儿说,我配不上这串石头,我在婚前已经破身,我在婚后也有外遇,我们离婚吧。
那串红璎珞孤零零的落到我手上。血色的玛瑙,玉色的翡翠化做一抹残红一抹碎冰,化做霜色晓雪中一朵凄艳的梅花直往我心窝里钻……
我被击毙在一代又一代的女人的故事里去,那是母亲,那是奶奶,那是华年依稀中一个又一个凄迷的如水痴怨的女子。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嫣红,我知道桃花雨的样子,我知道杏花的粉浪怎样在朝晖里淬去,而那一年的梨花雨为谁谢落,我知道绿草茵茵的季节里,是谁又续上了第二颗玛瑙石,我知道迎春怒放的时候,它又延续了谁的哭声,谁的脂泪,我知道弄花的手是怎样告别和情郎分离的心情。
坐在母亲的坟前,我仿佛听见母亲亲切的对我说着,林子林子,我的孝顺林子,我的红璎珞在那里?……
我的视线迷离了,哦,娘,儿子是不孝的!为什么直到今天,儿子才顿然明白,22年的孀居岁月,您是血色玛瑙石下怨死的魂魄,而所有成长的华年和青春奋斗的历程中,儿所依傍的是一副多么无奈多么凄苦多么坚强的臂膀,是您把所有的血液与精神都倾注给了您的孩子,您却在红璎珞的桎皓中淡漠自己的渴望。您的心事是风雨迢遥的花树,灿烂而又徇情的盛开在您孩子的故事里,洒落一地花瓣雨,您的儿子却走的太远,太远,没有看见……
《完》
后记:我以前在读者上看过两篇很感人的文章,都是关于过去女人不幸的经历,爱与婚姻,被时代吞噬了自己的思想,幸福对于她们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所幸的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把两个故事和二为一,重新演绎,也因了这篇红璎珞写了一首小诗,给已经消逝在这个时代之外的红璎珞……
《九问》
你知道斜阳
为何沉默不语
你知道那满树的梨花如雪
为谁谢落
你知道是谁让入夜的晚风
轻声悲泣而天上的星子又为谁
落下泪来
你知道离别的心
为何会碎成千片万片
你知道绿草青青的季节
是谁的青春在暮色中寂灭
你知道三月的杏花
怎样在朝晖里悴去
又是谁的纤手
让人心碎的挥别
太多太多的问题
又有谁能给我一个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