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哥老寨刚下一场小雪,天气骤然变得十分寒冷。据哥老寨的老人们说,最近这些年气候越来越冷,这不禁让李想更加忧虑。小冰期在他原来的时空属于非常成熟的理论,难道大周现在真是在经历小冰期吗?
收拾了心思,李想看向曾木匠手里的一件“盔甲”。“小夫子真是智者啊,用纸张麻布和羽毛制成的这种衣服果然可以保暖,还可以抵挡箭矢,就是有点太重了。”曾木匠欢喜中透着一股谄媚的表情。李小夫子现在可是哥老寨的红人,少年营经营地有声有色,不久前还和素素大小姐负责了山寨的账目。前不久还发现了一个品质极高的小铁矿,上交公中后蒙学营获得了三成的份额。
说起山寨的账目李想就头疼,原本李想只是想把哥老寨当成暂时的安身之地,等报完救命之恩就找机会离去,好好见识见识大周的繁华。可是一来和刘素素不清不楚越陷越深,二来蒙学营正式成立也让李想难以割舍,刘成栋寨主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心思,居然让蒙学营接过了哥老寨的账目。
最近不是没有人想向蒙学营下手,可是一来带孩子的活计不是谁都能干,二来刘大小姐负责女学也不好做得太明显,三来富铁矿的发现转移了有心人的视线。最终李想有惊无险地度过一次危机。接过山寨账目后李想同志发现漏洞百出,这才明白寨主是真想考验自己。怎么对抗那些向公中乱伸手的家伙呢?他可不敢保证惹怒某个头目后不会被冷箭射死,头疼了半天的李想还是从素素那里获得了灵感,立即让熊成文等几个数算好的少年少女负责账目核算。这下就热闹了,账目有亏空?一群少年和娃娃堵到家里问你怕不怕,丢不丢人?不认账,怀疑蒙学营的专业知识?现场给你算一遍问你服不服?死猪不怕开水烫?也行,这些少年的爹娘可不乏哥老寨的高层……一来二去,山寨的公中账目一片大好,终于在熊大春还有刘元联手把一个偷拿公中物资的小头目打个半死扔进铁矿做苦力后,偷吃偷拿的事情终于止住了。刘寨主听说李想这厮又拿孩子们当挡箭牌,笑骂了一句“滑头”便不再多说什么。
李想看着自己和曾木匠何篾匠等几个工匠做出的这套盔甲也似的防寒服,不觉眉头微蹙。随即让一脸兴奋的熊成武穿上,于是鼓鼓囊囊的一只“狗熊”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怎样?成武你觉得暖和么?”何篾匠焦急地问。自从小夫子来到山寨,他们这些以往被视为贱民的匠户就迎来了春天。李小夫子不仅有学问,而且还对这些杂学匠术颇有研究,有什么活计都找他们,并且都有过得去的报酬。之前的曾木匠雷铁匠都从少年营的武器制造中获得了报酬,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何篾匠终于有了改变生活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抓住。
“哈哈,好暖和,一点都不冷。就是好重,都走不动路了。”熊成武穿着防寒服,走了两圈就气喘吁吁地道。李想闻言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重是重了点,但只要保暖挡箭就行了。“还不错,马甲和裤子按照少年的体型分成五个型号做,袖口都用麻绳固定。以后都用厘米和标准斤测量的事情不要忘了,你们之前的量具自己都不一样。笠帽和手套分三个型号,先做五十套。至于保暖靴,随后让孩子们自己过来量。”李想吩咐完毕便带着熊成武杨建川几个拿着第一批的防寒服走了,留下满是欣喜尴尬的何篾匠曾木匠等人。欣喜是因为他们这些匠人又有了一项长期财源,尴尬是因为他们这些匠户有时在自己领域内都被教做人。就像李想说的那样,大周朝的尺寸重量有好多种,早已失去了秦汉时期标准化生产的风范。
看着鼓鼓囊囊的熊成武等人,刘素素不禁笑得前仰后合,上前捏捏这个抠抠那个,让一众少年面红耳赤。“真有你的,还真给你搞出来了,不过这么重真没问题吗?贵不贵呀……”素素叽叽喳喳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就像一个产品验收员一样。
“成本方面不是问题,用的主要是木头麻丝等原料,也就手套鞋子用的鸡鸭鹅毛需要从勋阳府进货。二三十斤也还好吧,锻炼锻炼就行了,以后还会有更重的。”李想解释了一下,随后的一句话又让少年们的脸垮下来。李想召集工匠开发的这套防寒服考虑十分全面,有斗笠状的头盔,外部是竹木双层板,里面有纸板,用麻绳布条固定到上身。下身的裤子防护力较差,膝盖处用鸡鸭鹅毛和麻布填充,免得影响行动。防寒服或叫防护服总体成灰黑色,防护力相当于纸甲,熊大春在100米距离上用40公斤拉力的弓刚刚穿透。
过去的一段时间李想对少年营进行了大范围改制,针对不同阶段的少年进行不同的训练。八到十岁的孩子进行基本的体能训练,12岁以下或者比较瘦弱的少年加强体能队列训练,12岁以上的少年进行完整训练。李想从工匠那里定做了一批简易训练器械,并且制定了训练标准。少年队员现在分成了刀盾手和长枪手两个种类,刀盾手分队由熊成武带着,长枪手分队由杨建川带着,几个在学问上很有天赋的少年比如熊成文等则主要进行文化学习。寨民们渐渐也发现,蒙学营或者少年营不再只是一个带孩子的地方,这些少年队员的个子和武力与日俱增。于是大家虽然对李想掌握的财富很是眼馋,但对李想的态度却越发恭谨。
根据上次和赵疤子对峙以及从寨兵高层那里学来的经验,李想进一步对少年营的武器进行了改制。长枪分为了2.3米和3米两种。得益于铁矿的稳定出产,长枪都配备了三棱铁刺,轻便锋利。大盾采用的是45*100厘米的竹木大盾,防护效果一般。长枪拥有双向护手防止上下打滑,大盾拥有皮圈和铁环护手,刀盾手配备的单刀更是拥有两圈铁护手,可以牢牢固定住手掌。护手成本很高但是李想坚持装备,因为李想发现护手使得武器对士兵的要求降低,可以尽快形成战力。再加上全身的防护服和竹木头盔,李想可谓将他少年营14以上的成员武装到了牙齿。另外李想和曾木匠联络了几个匠户,正在研究一种弓箭,类似于中国秦汉之前的单体弓。但是李想根据勋阳山区的材料和自身需要做了一些改动,已经快有成果。李想为了装备弓箭已经开始针对性训练,哑铃和滑轮石(滑轮吊着一块石头,用来模拟拉开弓箭的动作)用来增强少年队员们的拉力。前几天刘元的小队遭到赵疤子的埋伏,伤亡了十几个寨兵,更是加重了李想的忧虑感。武装!只有掌握了一只靠谱的武装才能保护自己和素素的安全。也许是因为李想在这个时空十分孤单的原因吧,李想绝不想把自己的安全放到别人的手上,即使是自己十分佩服的刘寨主。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有自保之力,李想郁闷地想到。这时有一个寨兵过来通知,刘寨主让各位高层过去议事。
“这仇必须报,咱们的兄弟不能白死,要我说咱们直接把赵疤子的老寨端掉算了!”刘元怒不可遏,受伤的胳膊被布条固定着。
“虎头崖那个地方易守难攻,官军几次围剿都大败而归,不然赵疤子也不会这么猖狂。打不打的下来还两说,就算能打下来,又得死上多少兄弟。”熊大春一向比较睿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时还需从长计议,赵疤子肯定要解决的,但要好好计划一下才行。”刘成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即看向李想。“小夫子果然有本事,山寨的账目处理得很清楚。那个三棱刺果然好用,之后寨兵的长枪手我打算装备一半。对了,你搞出的那个什么防护服效果怎么样?”
听寨主说起武器方面,众人都看向李想。李想到山寨之后提出了很多奇怪的想法,有些很好用,比如公共浴室和食堂,还有又轻防护力还过得去的竹木大盾。听说李小夫子又有了新玩意,大家都很感兴趣,唯独老黄眼里闪过嫉恨的凶芒。“启禀寨主,防护服用的主要是纸张麻布和家禽羽毛,只要给予一定报酬,咱们寨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可以制作,生产不成问题。抗寒和抵抗弓箭就都是一般了,毕竟不是毛皮和铁甲。”李想实话实说,并且委婉地提出要给工匠和工人们报酬。凡事都有报酬也是李想在山寨有意推动的,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生产的积极性。
听李想这么一说,大家顿时没有了多少兴致,但刘寨主还是宣布拿50套试试看。李想趁机提出成立匠户营,由刘素素统领,自然也是获得了通过。只有刘素素很是疑惑,不知道李想这家伙又搞什么鬼。随后刘一刀又问了寨子最近一段时间的各项事宜,便让众人退下,只留下刘元刘盛以及熊大春商量一些机密。
“赵疤子这厮越来越放肆了,不过以往这个时节应该筹集过冬物资的,他这是疯了吧,不过日子了?”刘盛虽然脾气很冲但也有些头脑,搞不清楚赵疤子怎么会突然发疯。
“咱们的暗线倒是上报了一些情况,黄立仁支持了赵疤子一定物资。具体数目不详,据说有几张蹶张弩。”听刘成梁说赵疤子有了蹶张弩,众人都是大吃一惊。这可是精锐官军才有的装备,严禁民间持有,黄家怎么会下这么大本钱?
“王先生就要回家省亲,这是咱们向李相陈情,洗刷冤屈的最佳机会,赵疤子的帐咱们之后慢慢再算。”刘成栋最后拍板,众人也都附和。王先生指的是名满天下的名门大儒王珪,李相指的当然便是和蔡京分庭抗礼的李钢,其在清流和民间有“贤相”的美誉。王珪和李钢私交很好,在官场和民间都有很大的声望。哥老寨的高层一直一来的心愿便是接受招安,洗清冤屈重回官军。
“咱们这李小夫子到底什么来历?一身稀奇古怪的学问倒也罢了,梁叔居然丝毫查不到他的来历,真是奇也怪哉!”刘元想到李想不禁挠头,刘寨主也是皱眉不语。
“应该是哪个世家传人吧,一般人也没这么多学问。至于他的来历也不重要了,我看这小子是基本放弃回家的念头了。而且这小子做事也算讲究,好东西总是分给山寨的娃儿们,只要心性过关就没什么问题了。这次机会只要抓好,咱们就要重回官军了,总要有一个大家都放心的人来看着老寨。”刘成梁说出了哥老寨最深的秘密,众人又是一阵点头。
“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年收成还好,就怕明年……还好咱们山寨有小夫子,不用担心走后家里人挨饿。”
“听说今年江南遭灾,白莲教方腊造反,攻下了杭州。山东什么梁山也有人闹腾,受苦的都是咱们老百姓呀!”
“不用担心,国潮拥兵百万,很快就能剿灭的……”
历史的大势汹涌而来,但目前和李想还没多大关系,他正手捧几本《天工开物》之类的书籍和雷铁匠一群人攻克土高炉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