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
宸曦望着一张尉迟少傅递上来的奏折,怒视。
“皇上。。皇上您怎么了。。”一旁的太监看着她的神情,深知她有不愉。
“这是谁递上来的?”宸曦拿着尉迟少傅的折子,对着一旁的宫女太监说。
浔梦弯了弯腰,说:“皇上,这是尉迟少傅递上来的,尉迟少傅知道皇上看过奏折一定会找他,因此少傅大人已恭候多时。”
宸曦一愣,便忙说:“让他进来,其他人都下去。”
“——是。”一旁的宫女太监并退,尉迟少傅进谏。
“你在给朕一个下马威吗?尉迟少傅。”
“微臣惶恐。”
“你别以为仗着先帝对你的情谊你便可为所欲为了,你要记住,把你那深沉的脑筋缓一缓,现在的皇上是朕!不是先帝,即使朕年龄在小也是晨国的皇上,你上的这奏折什么意思!”
“臣认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应以大局为重,将国库更多的用在科举考试中。。”
“那难民怎么办!国库空虚,而应选的进士都是纨绔子弟,根本一无是处,而灾区需要的是更多的银两,他们是朕的子民,朕有义务去维护他们的生命!把这道奏折退了,朕就当没看见。”
“臣已然命人去办,请皇上不要推辞。”他又说:“皇上同意即可,不同意也要同意。”
“尉迟少傅,你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连朕都不放在眼里了?你信不信朕明日就杀了你!”
“先帝将皇上托付给臣,臣就有权利辅佐圣上,微臣告退。”
“你。。”宸曦还未说完呢,只见他离去。
宸曦一时间站起把案上的笔墨全部打翻,所有宫人进来。
“皇上息怒。”宫人们劝解。
“滚,都给朕滚。”宸曦大骂,一时间,宫人们全部退下,宸曦一下子坐在了龙椅上。
他心想:“朕还不知灾区如何状况,若并无大碍,朕也可放心的进行科举选拔人才。。可是。。灾区的银两。。”
——寿康宫。
“儿臣给母后请安。”
“来了,来哀家这坐。”又是慈目的祁皇太后。
宸曦向紫晗使了个眼色。
“你们都下去吧。”紫晗一挥手,其他宫人下去了,紫晗对宸曦笑了,在看了看皇太后,弯了弯腰,也下去了。
“哀家知道,你来找哀家定是出了事,说吧。”
“儿臣。。儿臣想要去灾区体察民情,听闻钟朝乾靖皇帝就常常体察民意,当时正是钟朝康盛时期,儿臣不才,也想学乾靖皇帝,望母后应允。”
“这是件好事。你放心的去,把朝政交与我和瑾玥把,我们会好生为你打理的。”祁皇太后笑道。
“劳母亲费心,儿臣告退。”宸曦离开。
——宣政殿。
“朕近日要去体察民意,将朝政一律交与皇太后与皇后,朕离去最多5日,最少3日,众爱卿要听从皇太后教诲,皇太后不比朕,事事都讲规矩,各位大人体谅她为朕的这份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还有旨意。”她说道:“封尉迟少傅的儿子尉迟斌从七品内阁中书,钦此。”
“——退朝。”旁边的公公喊道。
退朝后大臣们议论纷纷。
国子监祭酒对着李太尉和四品典仪道:“这皇上什么意思?看着像是给尉迟少傅的儿子晋封,但这官职。。也太低了,怎么不像是给一品大臣的儿子赐的爵。”
鸿胪寺少卿凑过来说:“正是呢。难不成皇上看着尉迟少傅日益壮大,给他的下马威?”
正说着,尉迟少傅走过来,四位大臣向他行了礼。
“国子监祭酒,自己知道皇上的圣意就不要说出来了,那不是你我能揣测的。”
“臣明白。”国子监祭酒听着,倒不像是表彰的语气。
尉迟少傅走着,他脑海里想着这个仅9岁的皇帝,心里时常发出敬意,有他在,晨国必定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