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龙妖公子全文阅读 > 第25章 当时已惘然

第25章 当时已惘然


转眼到了三十一年的八月。

洛阳,慕家庄园。

经过服药和卧床修养,慕彻的身子日渐好了起来。今年年底是慕彻的六十大寿,只是两个儿子都不在家,女儿经过那一年的事情之后也有些时候神智不是很清楚,所以他打算好好操办一下,算是给家里添点喜气。另外,侄孙慕江今年十五,也将到了谈论亲事的年纪,慕彻觉得自己不能再卧病,索性就忙碌起来。

“老爷,寿辰还有两个月,但是也要早点把孩子们叫回来啊,看江儿整日里忙里忙外的,嫂子没说什么,我都不忍了。”云氏就这么提了一句,见慕彻没什么反应,撇撇嘴作罢。

慕彻却是另有思量。前几日慕云来信,道是自己八月底会卸了差事回家。

谁知就在夫妻俩相对无言的时候,紫衫在廊下禀,“老爷,夫人,大公子和二公子一道回来了。”

云氏一愣,又惊又喜,忙开门让紫衫进来,“他们小哥俩人呢?”

“已经进城了,大管家派人回来报信,让老爷夫人欢喜欢喜呢!”现在的大管家慕广是慕原的长子,正是紫衫的夫君。

“哼,这两个小兔崽子倒是碰到一起了!”慕彻口气有几分不忿,但已是压抑不住激动的神色。

城内。

慕霁半月前接到云靖密令,宁策要去潼关接替他。另外就是慕彻六十大寿,云靖允他半年假,所以待宁策一到潼关,慕霁立马回了洛阳。柳安随着终是没有慕氏兄弟一同离了潼关,注定要卷入这个故事无法脱身其外。

“大哥,这么说起来,宁兄孝期未满就起复,宁家还是圣眷在顾啊!”慕云笑的自然,露出一口洁白的牙来。

“我倒不这么看。”慕霁嘟囔了一句,便是满脸的“莫谈国事”的神色,慕云看到,便不动声色地转了话题。

“二弟你可知云靖为何准我们的假?”

“他要大婚了,说咱们给父亲过完寿,在家过了年就回金陵帮他,三十三年春天他和敏姑娘完婚。”慕云说着不由地回头看了看后面的马车,悄悄戏谑地又看了看慕霁。

“云靖而立之年成婚,成婚之前倒也没有别的女人,说起来操守倒是不错。”慕霁促狭道。

“大哥还不一样……”话音未落,慕云注意到哥哥神色变了,连忙住了口。

*

潼关。

“宁……”魏昌并不是没有接到宁策要来接替慕霁的旨意,只是没有想到,宁策来的竟然这么快。他接到圣旨方五日,宁策就带着众属抵达了潼关,魏昌甚至觉得他在圣旨下达之前便有来潼关的准备,圣上对宁家……

“魏军门别来无恙。”宁策虽与魏昌平级,但是是有真刀真枪上战场博来的军功在身。固然年轻,可魏昌并不敢小视于他。

“宁将军亦是。不知宁将军接替慕副将所为何事?”

“一样的,总得有个人管事不是。”宁策淡淡一笑,“长公主驸马六十大寿,慕公子拳拳孝心,请了半年假回去承欢膝下。”

魏昌不置可否地咧咧嘴,“也太儿戏了吧?”

“魏军门,宁策只是小人物,为军门引见一人。”宁策说着,走到门口,这时帐帘一掀,走进来一个人。

魏昌官至要员,怎会不认得眼前之人。虽未穿亲王礼服,只是寻常衣服,但那张长相,还有先帝驾崩之后的风言风语,使得云靖名声大噪。

正是云靖!

“末将不知王爷驾临,有失远迎,请王爷恕罪!”魏昌说着拜下。

“魏军门请起。”云靖笑得很是热情,没等魏昌拜下便扶起了他,“是本王不请自来,还望军门不要见怪才好。宁将军耐不住我歪缠方带我出来,眼下我只是宁将军下属,军门不必多礼。”

“既然如此,那请坐,请坐。”魏昌觉得额头都渗出了一层薄汗。吴王而立之年,又不是小孩子,说那些下属之类的托辞他自是不信。吴王就是吴王,但凡在自己这里出了什么事,只怕自己的仕途就止步于此不说,未尝不会连累全家老小。

云靖像是看出了魏昌的担忧,“军门不必多虑我的安危,此次出来人虽不多,王府侍卫我也带了百人。有他们护我左右……”说着像是想起什么,皱着眉头对宁策道,“我就说不要跟魏军门讲好了,我本也是充当下属,实在是小题大做!”

“王爷此言差矣,宁将军做的很对,既然有王府侍卫在,那末将也就放心了。”似乎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话,魏昌还尴尬地笑了两声。

“二位谈大事,我也不懂,就下去了。”云靖笑着起身,魏宁二人少不得相送一番。

*

洛阳,慕家庄园。

慕彻早早派人在大门外等着,所以兄弟俩一到家行李马匹之类马上就被接过去,管家慕广直接将二人引到正堂。

慕彻和夫人坐在屋里,等的焦急不安,从城门到家这几里路仿佛兄弟俩走了几天几夜。终于院子里传来说话声,慕彻“腾”地起身走到了门口,正好与兄弟二人面对面。

“爹!”慕云还是少时模样,小跑几步迎过去抱着慕彻的胳膊作撒娇状。

慕霁的脸上始终淡淡地挂着浅笑,看着熟悉的家,心里有些酸涩。这些年四处奔波,也只有家能带来安慰的感觉。

“父亲,儿子回来了。”慕霁说着咬起下唇,朝着慕彻跪了下去。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慕彻感到眼眶一阵酸涩,望着儿子珀色双眸羞愧不已。早年自己信了“苍龙转世”的谣言,对长子颇有忌惮,又习惯了摆严父的谱,致使父子之情单薄。

慕霁却没父亲想那么多,一路劳乏,眼下平平安安到家,阖家团聚,只想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澡睡上一觉。

“霁儿!”云氏听到父子三人说话,也从屋里走出来。眼睛落在儿子身上就再也没有别处。

“母亲。”慕霁站起身过来扶着云氏,云氏的头微微靠在儿子的肩上,感到无比幸福。

“你们兄弟二人眼下也是为朝廷当差,差事办的怎么样?”

“老爷!”云氏瞪了慕彻一眼,“孩子们刚回来,能不能不提差事!”

“好好,遵夫人命。”慕彻朝云氏抱抱拳。

慕霁看着父亲虽然失了武功,但是性格比早年要温柔许多。母亲公主身份,自然要强,父亲年轻时又是江湖豪杰,也不是没有吵过架。如今这样夫妻之间相处也和谐些。

“妹妹如今身子可好些了?”慕霁没见到慕雪方问道。

“对啊,嫂子呢?”慕云想起大嫂楚玉也没露面,感到有些诧异。

“你们大师兄去世以后没多久,楚家便接了姑娘回去。虽说没有孩子,但是玉儿不愿改嫁,在娘家也是郁郁寡欢,这些日子病了一场。她们姑嫂感情好,你们妹妹嚷着要过去看嫂子,便送到临安去了。你妹子身子么,还是老样子,不提凡海倒还罢了。”云氏说着看看慕彻,见他神色黯了黯,便缄默不语。

“啊对了,哥哥带回来位娇客,怎么好让人家在车里久等?”

“霁儿,这是……”云氏露出喜色,朝门口望去。

“爹娘稍等,我去请敏姑娘过来。”慕霁说完,狠狠地剜了慕云一眼,攥紧了拳头朝他暗暗挥了一下。

慕云不以为意,呲出一口白牙笑了一下。

“又是敏……”慕彻微微皱了一下眉。

“老爷,先看看再说。敏家,如今也没什么好忌惮的不是?”云氏悄悄捅了慕彻一指头,迅速恢复了笑意。

不多时,慕霁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位一袭鹅黄色衣裳的姑娘。她微微颔首,发饰也不是很招摇,只是在脑后插了一支翠绿色的步摇,随着盈盈步履微微颤动着。

“爹,娘,这是敏姑娘。敏姑娘,这是我爹我娘,这是我二弟,你见过的。”

“慕公,慕夫人。”岚汐走过来,欠身行礼。

“敏姑娘不要多礼,来屋里坐。”云氏热情地拉起岚汐的手,不经意间已经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

慕云故意落在后面,扯了扯慕霁的衣服,“敏姑娘装的也太好了吧?”

“我也很意外,不过不给我添麻烦我就谢谢她了。”慕霁撇撇嘴,终于露出些许笑意。

慕云却轻轻摇了摇头,“哥,你看娘的神色,我觉得你麻烦大了。”

*

在云正皓疯狂地剿杀武林世家之后,江湖上有威望的门派大多销声匿迹了。虽然新君即位,吴王易主,但大家伙还不知道这二位对武林是个什么态度,也没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所以大家都是鸟悄儿地过日子,偷偷地摩拳擦掌,也就是偶尔私底下来些小规模的火并之类的。总之高处望去,中原武林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

慕家庄园。

“霁儿,”慕彻递给慕霁一张请帖,“你去趟楚家,把你妹妹接回来,顺便问问你大嫂还有楚家来多少人。”

“我不去临安。”慕霁没有接,“让二弟去吧。”

“有你这么当哥哥的吗!”慕云也不满地叫嚷起来。

“你们俩够了!楚家是龙潭虎穴吗?”慕彻沉下脸来,“老二你去吧。”

慕云刚要再说些什么,只听慕彻又道,“慕霁,去金陵,把王爷和郡主接过来。”说着又拿出一张请帖,塞到慕霁怀里,“不是跟你商量,必须去。”

慕云一听,露出了坏笑,“爹,临安我去。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

临安,镖局。

“二哥哥!”慕雪见到慕云,从里面跑来,满脸的欢喜。

楚玉跟在后面,款款地走来。

“大嫂,”慕云点点头,把请帖交给楚玉身边的丫鬟,“还请大嫂交给楚伯父,家父寿辰,请伯父赏光,届时亲临洛阳。”

“二弟放心,父亲会去的,他老人家如今交了手里的事情,正等借慕公的光去洛阳转一圈呢!”说着掩面而笑。

慕云随楚玉前往客房,慕雪紧紧地拉着慕云的袖子,突然悄悄问道,“二哥哥,大哥真的是龙妖吗?”

慕云顿了一步,蹲下身子看着慕雪,“你听谁说的?”

慕雪吓得要哭出来,瘪了瘪嘴,“嫂子!”扑进了楚玉的怀里。

楚玉安抚了她半天方抬起头对着慕云摆了摆手,“回来对你说。”又对照看慕雪的下仆交待了几句,让她带着慕雪下去安置。

“大嫂,到底是怎么回事?”待慕雪离开,慕云迫不及待地跟了上来,“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临安还有人传这等荒谬的闲话?”

“你告诉我,谣言到底是不是真的?”楚玉倒是不慌不忙。

“自然是假的,这……这明摆的无稽之谈!”慕云一拂袖,“大嫂,我只想知道,外面到底传成了什么样子?”

“当年那般沸沸扬扬,往小了说,全中原都知道了吧。”楚玉道,“而且,即使我信你,恐怕大家都会觉得是真的。”

“宵小之辈,等着看慕家的笑话,恐怕他们要失望了!”慕云暗自冷哼了一声。

“什么?”

“没,没什么。”慕云恢复了笑意,“大哥为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今父亲休养,家中事务也渐渐交给大哥,我相信很快江湖上就会改变对大哥的看法的。”

*

金陵,吴王府。

慕霁到了王府,才知道云靖并不在家。管家只道不知王爷去处,收下请帖,说是请慕公放心,时间尚久若是王爷回来一定速速回复。

“那个……我想见下郡主。”慕霁本来打算请帖送到便走的,谁知竟鬼使神差地多了一句嘴。

“公子稍坐,我去通禀,”管家微微露出笑意,“郡主在家。”

这么多年,她对他的心,慕霁并不是一点都看不到。虽然他整颗心都扑在落尘身上,可云佩总能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为了他,她可以放下郡主的身段,可以背弃和亲的圣旨,而自己却是一次又一次地不顾及她的感受,一次一次伤她……

前世,他和她是相爱却不能厮守的神仙伴侣,前世,他和她为了来生而双双殉情;他,是在人间游荡的孤魂,只为等她,徘徊千年,她,是在炼狱挣扎的野鬼,只为等他,轮回千年……落尘故去之后,慕霁不愿再触碰内心的情感,也是因为殒火的说辞吧。殒火当时在帐子里,手指中原方向,所以他还是回来了。因为他相信有一个女子,还在茫茫人海中等候着他,等候着重逢……然而,他却不知道她是谁。

他不敢接受云佩的心,是因为他不想,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

慕霁想着想着,摸出了一块玉佩。羊脂白色的玉温润,常年的把玩留下了圆滑的包浆,隐隐能看见反射的人影。慕霁去掉了九龙佩上原来的明黄色的绺子,一直挂着云佩给他的小肥鹅。

这是他和云佩最早的联系,比八岁那年还要早一些。

*

那还是景仁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慕家两位公子一生日。

慕家举行抓周礼。

两个外甥出生,吴王云正皓没有亲至,这周岁总是要来的。虽有藩王不得擅离属地的规矩在,但吴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御史们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说到吴王没有出席两个外甥的洗三、百日还有满月,实是有原因的。吴王妃在今年的二月初二诞下一女,深得吴王喜爱。外甥再亲毕竟不比嫡女,行程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吴王在女儿满月后为她起名云佩,出生三个月即请封郡主。说起来,吴王甚至没有为独子云靖请求世子的封号,吴王对女儿的偏爱可见一斑。

二十六日早晨,吴王王驾抵达洛阳,洛阳尹裴世昌率属官出城迎了二里地,谁知吴王只是派人道了句“知道了”,便入城了。裴世昌神色黯了黯,没说什么,带人回城了。裴世昌脾气好,属官们官职虽低,却难免诋毁,什么吴王“桀骜不驯”云云。总之,梁子就算是结下了。

慕彻得知吴王初来就得罪了洛阳大小官吏,忙找吴王问明情况。

“不过区区一城令尹,本王还要下车礼遇不成?”吴王冷哼一声,颇不屑的神色。

“王爷,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都在官场,低头不见抬头见不是。”

“得了,按慕公所言,本王还要去府衙赔罪?”

“那倒不必,王驾屈尊莅临洛阳,自然是我借着小儿周岁,请几位大人来吃酒,届时王爷那话说得软和些就行了!裴大人性子好,自然不会说什么。”

“好好,随你,随你!”云正皓挥挥手,“最是不耐烦应付那些当官的!”

“有个事还要和王爷商讨,如氏的孩子?”

“名字?”

“正是。我起了乳名‘延寿’。如今孩子也一生日了,王爷难得来洛阳,就请王爷赐名吧!”

吴王思忖片刻,“不若就叫慕云吧。”

“云吗?”慕彻沉吟着,忽地抬起头,二人相视而笑,了然于胸。

“慕云也好,正和了小犬的“霁,该着他们兄弟有缘。”

正说着话,慕原在门外禀报,说是吉时已到。

“王爷请!”慕彻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吴王也不推让,爽朗一笑,“同往同往!”

花厅。

客人们在前厅就坐,进到花厅的多是相熟的亲戚。

小哥俩坐在各自奶妈的怀里。慕云呼呼地睡着,慕霁玩着奶妈的盘扣。早晨起来,云氏看小哥俩粉雕玉琢,就各自在额上点了个红点,倒有些像过年画里画的瓷娃娃一般。

云氏和吴王妃先前见过,这会儿吴王和慕彻也不是外人,倒不用回避。慕彻拍拍手,几个小厮抬着抓周的长桌进了屋子。

奶妈温氏把慕霁放在桌子上,又往文房四宝旁推了推。可小家伙丝毫没有那个意思,坐了一会儿,朝着吴王爬了过去。

众人但笑不语,看着吴王和外甥亲昵。谁知,慕霁一把抓住了云正皓腰佩的一个九龙玉佩。

云正皓一震,与这个一岁小儿对视了片刻,忽地晃了晃神。他隐隐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感觉。吴王做了几十年的逍遥王爷,却从未有过这种挫败的感觉。

慕彻见吴王微微皱眉,忙过来轻轻拉开了儿子的手。

吴王“嘿嘿”一笑,掩饰了自己的慌张,就手解了九龙佩挂在慕霁的脖子上,“小家伙,会叫人了吗,叫声舅舅来听听。”

慕霁玩着龙佩,咯咯笑着,就是不肯张嘴叫人。

“王爷,黄口稚子怎么能戴龙佩!快请收回。”

“不碍不碍,一个虚物,外甥既爱,便给他吧!”吴王脸色转而红润,爽朗地一笑。

这玉佩还是吴王初封王爵,先皇所赠,王妃见状,神色有些不情愿,但张了张嘴倒也没说什么。只是一个“佩”字正和了女儿闺名,怎么说送就送了……

一段插曲过去,慕云乖乖巧巧地抓了方端砚。慕彻见状微微一笑,吴王挑了挑眉,不做声,后来又挑了几套文房四宝送上才罢。

*

慕霁啊,你在胡思乱想什么?慕霁忙摇了摇头,收起九龙佩,苦笑了一下,终于冷静下来。这次来,带着这块玉,他打算把它还给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