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流浪人生全文阅读 > 第159章  

第159章  


半夜光景,屋门一下子被推开,满屋潮润的气味。我还没睡,一眼看见是崔鹏杰和崔代峰回来了。我忙问:“你俩怎么才回来呀?”二杰说:“上次停雨出的学校门,半路又下了起来,哈哈,老天爷非要送一程吧。”说着跨进屋内,代峰也是浑身湿透,直颤抖,说:“二杰,要玩你玩会儿吧,我得赶紧钻被窝暖暖。”雨天、夜深,天气渐渐凉了,老乡们大都盖上了被子,蚊帐却未撤下来,以防秋后蚊子咬死人。姜正法醒了,说:“二杰,赶紧换身衣裳吧,别冻着。”二杰哈哈笑着,说:“谁会有我合适的衣服穿呀?”二杰比我们的个头都高,肩膀宽厚,我们的衣裳他都穿不下去。周军国突然说:“我有你穿的衣服。”说着下来,弯腰从床底下拉出来提包,打开,取出一条牛仔裤。边递给二杰边说:“呀呀,这是我春天花五块钱在破烂堆买来的,太长了,不能穿,你试一下保准合体。”二杰拿腰间一比划,差不多,就说:“果子,就算卖给我的吧,我给你十块,发了工资。”周军国笑了,说:“给啥钱啊,你尽管穿就行,穿坏了再给我也行。”寒暄几句,二杰拿着裤子去了隔壁宿舍。r

接连扎了几天架子,越高越艰难越危险。外墙已开始粘砖,我们壮工伺候技工大师傅,都为了多挣几毛钱,干起了包工活,每个平方米多少钱,这样米师傅和王振刚等也省心了,不怕你偷懒了,你不干就没钱。可是我们架子工还是被王振刚盯得紧紧的,下面递钢卡子、钢管的老头,被他熊的团团转;我们上面不要东西,也不让他在地面闲着,就安排一些清扫卫生的活。r

二星带我们班在北楼,安徽的大胡子带一班在南楼,大都带着自己老乡。我们干劲十足,二星和我都玩儿了光脊梁,还是赶不上人家。王振刚找到二星,说:“还是调换一下人员,把你的老乡往南楼去几个,南边过来几个。”言外之意很明了,就怕老乡串通故意耍滑。二星说:“俺又没歇着,米师傅让注意安全,我们下边的老同志连一个安全帽都没有,还敢于拼命往上扔东西哩,俺这都够不容易的了。”二杰摘掉安全帽,擦一下汗,说:“振刚,你个老小子是不是嫌俺慢呀?俺一会儿都没停,当官也不能不讲良心。”王振刚冲二杰一指,大声说:“崔鹏杰,你下午到南楼去,跟着大胡子那个班。”r

俺工地有两个大胡子,一位是四川的,姓陈,不记得名字了,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四方大脸,腰圆肩宽,形象跟周文春有一拼。听说从老家出来一二十年了,从没回去过,从石老板包小工程到干大发,他都一直跟随,在工地熬成了工长,在办公室坐着开会,工资每天五十元,顶上三个壮工。起主体时,大胡子带队打混凝土,全是晚上加班,从没出过差错,深得老板爱戴。主体完工后,又被调遣到新工地,再也没见到过他。这个大胡子是安徽人,姓啥都忘了,大高个子,大长脸,胡子拉碴,却长着一双崔代峰似的小眼睛,总是觑着眼望人。眼小聚光,仔细看他却阴森森的,他自己都说,他的小眼睛能勾魂摄魄,尤其女子见了他,容易被勾住魂。r

大胡子班里还有一个安徽人叫高曹磊,听说他爹姓高,他娘姓曹,才起的这个名字。二十多岁,瘦高个,脸有雀斑,燃着黄头法,脾气很不好。起主体时,周文春和周军国等小几岁的老乡跟他在一起干活,都受他的气。周文春虽有些拳脚功夫,为人老实不张狂,不大敢出手,也害怕他。有次,我找了一个机会,把他堵在六楼上,恐吓一顿,非要把他从窗户口扔下来,。高曹磊吓破了胆,急切求饶。过后,竟说我:“霍二红,你有神经病,我不与你一般见识!”打那以后,周文春和周军国等老乡再也没受过他的气。周军国有时还拿我吓唬他,说:“小鸡子磊,俺二红哥又想揍你哩。”高曹磊就说好话,让周军国劝劝我,别再找他的事。过后,周军国对我说:“你说,那小黄毛怎么就怕你呀?”我也不知道,总想着做男人要有血性,要敢于死,只要连死都不怕,还怕啥?r

下午换班,来了安徽的鸿运,二星没让二杰往南楼,倒是让我去了。安徽那伙人欺生,二杰去了再惹事,反正我有“神经病”罩着,其他人多少有些犯怵。二杰和我感情很好,就算替他,我应该去。如此安排,我就更加佩服二星的为人。r

我去了南楼,大胡子见了我特别高兴,打地下室地面时,俺俩曾经在一块儿装过沙子,谈的相当投机。大胡子头几年在南方打工,离深圳不远。在一个服装厂干活,相中了一位女工友,干活总是心猿意马,二人也情投意合,后来走到一起。只因为那是年龄太小,女方不愿意,给拆散了,大胡子郁郁寡欢回到老家,没有再找媳妇。这来保定建筑队也是四五个年头了,还是壮工,每天十八块五,还没我的工资高。工资高低,大胡子不在乎,挣钱不挣钱,不在乎这半辈子,快乐时光都留在南方了,初恋情人也不知是死是活,挣钱多了也未必开心。但是大胡子很能逗,见了米师傅发牢骚说:“米师傅,你说这公平吗?四川的大胡子每天五十元,俺这大胡子黝黑浓密,比他的不赖,怎么就开俺十八块五啊?”米师傅呵呵的笑着说:“人家四川大胡子有家有业,一个老婆两个孩子,工资太低了顾不住。”大胡子说:“明年开春,我带两个老婆一个孩子来干活。”r

高曹磊见了我不说话,王振刚不在时,稍事休息,他对他老乡小声嘀咕:“千万别招惹山东那小子,那家伙有神经病,还藏有一把砍刀,经常在宿舍练习拳脚。”听得我止不住的偷笑,他不知道我的耳朵好使。出门在外,砍刀是必备的,鱼龙混杂之地,经常打群架,双拳难敌四手,自己又身单力薄,万一拼命时摸不着家伙可不行这叫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