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流浪人生全文阅读 > 第71章

第71章


青春的岁月,美好的时光,就如此在安装队上挥霍着。日子给我的最深感受就是快,一晃眼,太阳就从东边转到西边,随即夜幕降临。雪也渐渐地没了踪影,再看到阳光底下,熠熠发光的景象难了,却远远看见土丘上一墩一墩的发绿。大地冒出一层青草,新井场也不例外,拉着麻绳,尽情践踏春色,可不管黄的、红的、白的各种野花。咱也陶醉不了春天里,因为干活很累。r

人员也几经更换,河南的刘宗岗,东营市广北农场的方勇,还有一个社会青年叫廉新兵,同在安装队上干活,都成了新朋友。r

下班仍然无早无晚,摸黑回家的时候多。或去康金武那里吃饭,或去出租屋里。有时,毕存光和安现波会给我留有面条,闷在茶缸子里,盖好几层塑料布,掀开还很热乎。老乡们都对我很好,但也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手里都很少有钱,尤其他俩在修路组干活,更不容易攒到钱,三人一分钱没有的时候,也不稀罕。我回家只好啃几个凉馒头,馒头用饭票,队上随便领取,从工资里扣钱。r

最难挨的还是口渴,如果下班后,不打扰金武,不到那里喝足开水,回到出租屋就作难,没开水喝,他俩睡梦中醒来,也是唉声叹气,帮不上忙。金武值班,也没钱,有时卖个酒瓶、废纸的,赚个花销。我只要晚上看井,就可以挣点儿钱,也能帮帮老乡。r

市东南角有一个村叫巴家集,紧靠市区,人员纷杂。我们就在村子南边安装了一部井架。从老井场拆下来,运到巴家集,天色渐黑,队长安排我和河南的刘宗岗看井。远离城市,民风淳朴,一个人看井就行,离市区近,不安全因素倒多,就留下俺俩了。r

怕啥来啥。r

二人数着星星刚困着,迷迷糊糊感觉到,围上来一帮人。我早已被人按住,铁棍子横在脖子上,稍微抬头,令人窒息。刘宗岗是新来的,年龄比我小,在一旁喊我:“小霍,霍哥,咋办呀?”按着他头的说话了:“没事,没事,别咋呼就行,老实点儿!”反正累了,困了,乏了,这样的情况也经历过,他们只图财不害命,听着角铁的响声,我又闭上了眼。队长早有安排,万不得已,顾住人身安全就行。r

也不知哪路英雄豪杰,搬走了我们很多角铁,走时没留下姓字名谁。又用绳子把俺俩捆住,这回,不顾的数星星了,刘宗岗委屈的小声哭了起来。我给他讲故事唱歌,进行安慰。一会儿,不哭了,对我说:“这狗日的活,我不干了,还得豁出去命玩儿!”r

世上还是好人多。一个路过的老大爷,给俺俩解掉绳子,松了绑。大部队来到井场,队长照本宣科的训了一番话,工人师傅分散开来,各就其位。“知而不言”,不负责的态度做人可不行,我把丢铁之事告诉了队长。队长赶紧命令几个班长等人,清点一下,结果发现丢了很多。队长气急败坏,指桑骂槐的发一顿牢骚,我心里也很受伤。一个工人师傅倒很幽默,对俺俩勖勉有加,鼓励了一顿。五彩缤纷的社会,好歹话很难分清!r

队长也无奈,穷急解决不了问题,就派了一辆车,让班长领着我和刘宗岗返回东营。车子开到钻前公司供应站,把丢失的部件全补上。话好说,和刘宗岗往车上装,可费了老劲。我一边装一边痛骂偷铁的,引来里边上班的几个妇女大笑,其中一个说:“这民工小伙子,不会有神经病吧?”俺班长搭话:“有,有,您们躲远着点儿,但凡神经病都狂热女的。”人家嘻嘻哈哈离开了。r

修路组的活还是不很多,而且传来民工队要解散的消息,毕存光和安现波又“待令”一天。出租屋里经常断电,他俩也接好了,又生法弄来一个电炉子。安现波从他七叔那里借了点儿钱,买了一台收音机,除了飘出优美的音乐外,就连广告,我都听着动人。r

正处在明亮的房间里,悠然自得,康金武和武茂友突然来访。我连续看了几晚上井场,兜里有几十元钱了,跑经销部买了两瓶五十五度的红星二锅头,又要了一些炒豆、花生米等难咀嚼的菜,五人喝了一场。安现波老实,平时不爱说话,喝酒更是扭捏,没喝醉。r

毕存光酒量好,又谦虚,没喝醉。康金武酒量不行,且自觉,没喝醉。我本着“舍己为人”的思想,也没喝醉。武茂友心情不好,没把握住,喝的酩酊大醉。茂友生性秉直,看不惯的事很多,这一醉,发疯发狂的骂了起来。送他回宿舍,像个绿头苍蝇,横冲直撞,稍微拉不住,就跑路沟里。见一辆车就破口大骂,人家下来不愿意,我们就说好话。r

折腾大半夜,茂友哭了一场,就睡着了。我们返回时,金武才告诉我,王春林明天要来东营看望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