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流浪人生全文阅读 > 第62章

第62章


背着书包去学校,是永恒的快乐的记忆;俺村一个老大爷每天清晨背着筐拾粪,每每相遇就爱说两句话:一分钱难死英雄好汉和有钱使得鬼上树。快乐的成长日子,这两句话只是可笑,而不知其意。失学给我无尽的创伤,流浪让我饱尝了辛酸,难能可贵的是,我终于理解了老大爷絮絮叨叨的那两句话。r

我头一次领工资,却熬到年终岁尾,工友们表面上都惊喜欲泪,其实内心更多的是压抑的愤慨!发工资后的第二天,工友们的表情还很复杂,说着,笑着,骂着,多数人准备着回家过年。r

有一个工友,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起床不打饭去,半躺在床头数钱,数完了,就狠狠地攥成一团,然后猛抛到床尾,再突然扑过去,拾起,小心翼翼地舒展开来,接着再数。他反复了很多次,把钱和头蒙起来又睡了。工友们都没说他神经病,却小声嘀咕着:“唉,他娘需要花钱治病,唉,可惜他娘已经走了……”r

武茂友把吃剩的一小块馒头扔了,说了一句气话:“穷人没钱看病是铁的事实,‘救死扶伤’是糊弄鬼的话!”r

经历了数月捞不着钱的滋味,甚至邮一封信也成了奢侈,那种艰难可想而知。r

有钱就好办事,我和杨金刚去东营村租了房子,房租每月一百。薛明全也租了房子,给我们相隔一个胡同。武茂友不花那冤枉钱,誓与宿舍共存亡,他自己的原话是“干锅熬熊--死靠”。r

康金武赞成我租房子,离开那酒醉的吵闹声。我睡觉很轻,稍有动静就无法入睡,如果长期失眠,后果可能很严重,这也是租房子的原因。杨金刚家庭富裕,受不了这罪,父母劝他出来锻炼锻炼,不为挣钱,他租房子为的是享点儿福。这里出了个戏剧性的结果,杨金刚只住了一个晚上,就急电回家了。金刚回家结婚去了,而他的年龄根本不够,结婚需要起证,只要花钱,年龄可以随便改,父母心急抱孙子,就求爷爷告奶奶,请客送礼的,给她们办成了。r

王建华在各个市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卖水果、卖蔬菜。后来又去小区门口炒麻辣鸡,推着一辆三轮车,拉着煤气罐,弄个铁笼子,备用几个活鸡。工人下班了,稍微耐心一点儿,王建华就能随时宰杀活鸡,迅速爆炒,行动之快,我亲眼目睹,除了我对他大加赞赏之外,他自己也自称“神厨再世”。王景春小兄弟在修路组,我只有吃早饭时和他待一会儿。景春年龄小,“待令”的几率大,他也无忧无虑,坦然面对,派活就上井,“待令”就在家闲着玩,反正东营市里好玩的地方多得是。临近年关,他哥俩都回了无棣县老家。r

杨金刚走了,我自己住在出租房里并不觉得孤独。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却像体会着家庭般的温馨与幸福。这里安静了,听不到老牛、二狗子们喝酒的吵嚷声了。我就写信,往老家,给同学亲戚,给天津的王春林;写了厚厚一沓,但都没有信心邮走,我不知道为什,我不想与任何人联系,只是在心里默默地为她们祝福着。租了房子,能安心睡觉了,我发誓好好在安装队干活,多挣钱,还清家中的帐,让年迈的父亲安享晚年。r

出门在外久了,新年的脚步声近了,除了写信,就是痛苦的想家。母亲病逝了,家就不像家,虽然想家想的泪水在眼眶里直转,我用手拭着,尽量不让它流下来。r

房东的孙子八九岁了,整天在院子里放鞭炮,看见我就亲切的喊叔叔,我就想我的侄子。我九岁那年,侄子就出生了。我平时不爱出门,爱在家待着。家中发现了我这个特点,很多时候,我就成了侄子的保姆,寸步不离的守护着他。侄子长得英俊,身体壮实,顽皮的令我无奈r

,跑得飞快,出门一眨眼的功夫,就让我穷急的半天找不着。后来,父亲从亲戚家牵来一条狗,一条瘸狗,黄毛,很温顺。不记得冬夏了,它生下了四只狗崽,已过满月,仍没人要。那时狗特别多,家家户户都有,谁也不稀罕要条小狗了。r

它们自然而然的成了侄子的玩物,整天守卫在狗窝旁边,从他家里偷食来喂养。侄子从小就聪明,给每条小狗起了名字“黑黑”、“花花”、“黄黄”、“小小”。并来征求我的意见,还让我在窝旁边写上它们的名字。他和我最爱“小小”,这是一条最小的狗,但咬架厉害,不受欺负……r

“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思索着往事的时候,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声音响彻云霄,新的一年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