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流浪人生全文阅读 > 第57章

第57章


四夜未归,宿舍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傻四走了,跟着他哥嫂孩子一同回了河南老家。r

傻四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件黄大衣,说是特意给我穿的,就是金武拿到井场陪我做伴的那件。金武当时没敢告诉我傻四回家的消息,知道我重情,怕我在忍受寒冷的夜里,再增加一层悲伤。r

傻四的回家,跟他二哥有关。他二哥和嫂子在市场卖菜不景气,后来就“顾不住堆”了。民工涌进城里打拼,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菜市场也不例外。r

他二哥在菜市场找不到位置好的摊位,还受到一些“菜霸”的排挤,生意就不是很好。在居民小区卖菜,又有几位市民反映情况,说污染环境、产生噪音,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政府部门及时为市民解决困难,把他二哥等人的饭碗端了。祸不单行,他二哥租的简易房也被狂风刮的没法住,租不起东营村的贵房子,就一怒之下返回了老家。r

马国力和小韩也走了,他俩年龄小力气不全,组长很少派他俩上井干活,再加上大库房迟迟没电,晚上无法学习,二人就回了老家。还有一些工友也回家了,也有几个人托关系进了对门的造纸厂,另有一些人去了别处找活干。r

大库房门口腾出了一些空床,吃饭时,当了餐桌,把茶缸子放在床沿,工友们挤打着蹲在那里。晚上,餐桌就成了老牛、二狗子等人的酒桌。他几个老头喝醉酒爱咋呼,也好“刺恼”人。老杜这些天本身不高兴,队长来回调度他,一会儿安排伙房干活,一会儿又派往井场看车,一会儿又让去安装队顶班,气的老杜跺着脚的骂。晚上无事,我和金武早早钻进被窝。那边老牛等人“老熟醉”,喝点儿酒,醉话就出来了。老牛说:“老杜,还是你好呀?像个农村的撂蛋鸡,今儿这里,明儿哪里的。”r

老杜一听,好话孬话呀这是,说了句:“唉,不当家呀,端人家的饭碗。”二狗子说:“咋不当家呀?腿长你身上,再叫看车不去,你咋不说为的挣钱!”老牛说:“不当家,不当家,你又不是我裤裆里的家伙,软硬不当家。”老杜说:“牛哥,这么大人了,少说脏话骂人。”老牛又说了一些更为不齿的话,气的老杜推了他一个趔斜。老牛拿起酒瓶子就要摔老杜,他的几个堂兄弟也过来帮腔作势,老杜摸一把铁锨要还击。我和金武赶紧起床,拉住老杜,又带他到外边消消气。r

过了没几天,老杜就回家了。我和金武步行去车站送他,一路上,老杜对我们两位年轻人敦敦教诲,讲了很多故事给予鼓励。r

其中一个故事记忆犹新:说是一位师傅教两个徒弟酿酒的法子,选颗粒饱满的上等米,与山涧溪流的雪水调和,注入千年紫砂铸就的瓮中,密封个多少多少天,直到鸡鸣三遍后方可启封。俩徒弟依照师傅的话,找齐了所用材料,然后就等啊等,一直等到了师傅说的天数,由于激动,二人夜不能寐。终于熬来第一遍鸡叫,又过了很久,鸡叫了第二遍,啥时候鸡叫第三遍呢?还得等多长时间?其中一个徒弟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打开瓮盖,坏了,里面冒出难闻气味,一尝不要紧,又酸又苦,他追悔莫及,失望的留下了眼泪。而另外一个徒弟,苦苦的等着,等到鸡叫三遍后,慢慢打开瓮盖,醉人的芳香飘了出来,一尝甘甜可口。r

傻四哥走了,留下一件大衣,寒冷的时候,暖暖身子。老杜走了,留下一则故事,情绪低落的时候,为自己默默地加把劲。人生一世,贵在坚持。金武也得到启发,重新买了本子和圆珠笔,一有空闲,就写诗。r

那个戴着眼镜的傻小子仝众回家结婚去了,筑路队值班一活成了空缺。队长数来数去,民工队里跟公司领导有关系的人,几乎没有了,于是又找到康金武,金武卷着铺盖卷又重新去了值班室。很多工友说金武没志气,“好马不吃回头草”,金武不以为然,一笑了之,他总认为,做人不能发牢骚,怨天怨地,社会给我们的已经很多,我们给社会的其实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