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流浪人生全文阅读 > 第130章

第130章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已整整十二年没出过远门了。整天在家乡的小村庄和田野里徘徊,最远处就是到过莘县城里,也是有急事陪亲人看病去的。时光已进入二零一二年农历的十月十四日,冒着凛冽的寒风,我踏上了天津之路。r

我不相信迷信,但我相信缘分。和每一位朋友的结识,都是一种奇妙的缘,我会倍加珍惜。就在我等车时,通往县城的班车始终不见影,我就独自走着。突然,一辆豪华客车从身边疾驰而过,三十米外,戛然而止。因为来了个急刹车,乘客惊呼声使我猛然抬头。从背影中看出司机是那么的熟识,车门已打开,我匆忙跑过去,张付敏已回头招呼我了。r

得知我去天津塘沽,付敏赶紧给我联系了去塘沽的客车,越过莘县城,把我带到了阳谷县车站。一路上,二人无话不谈,提及很多东营往事。虽然这样不安全,我也顾不了许多;付敏边开车边说话,随着喜悦,车速好像加快了。r

我去天津塘沽,是应王春林和王景春多次之邀,也是我对他们的怀念忍受到极点,迫不及待的前去看望。朋友是一种牵肠挂肚,多年不见是一种折磨。r

我和张付敏还商议,抽个机会去趟东营市,找找武茂友,看望一下那里的朋友。我们曾有过炽热的梦想,付敏也曾笑话似的爱说“苟富贵勿相忘”,我也觉得日子好一点儿了,就想看看昔日的朋友,他们过的还好吗?r

十二年没出门,偏偏遇到客车误点。本来上午九点半发的车,说是因为审车,推迟两个半小时,我们到正午十二点钟才上车。王春林在天津郊区干活,已经八个月没回家了,最近又跟老板闹了别扭,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就等着月底发工资回老家。老板扬言克扣他一千元工资,春林死活不干,就这样僵持着。r

王景春在天津主城区干活,因为有胆量,已成了一家郎信清洗服务有限公司的经理了。挣钱不少,工作危险。这种活,就是“蜘蛛人”的生活,在天津高楼大厦上,坐着木板,有麻绳吊着,飘来飘去,干些喷涂、粉刷、擦玻璃的高空作业。r

我从阳谷县刚上车,王春林就打来电话,说是他已赶到塘沽车站了,就在大门口接我。r

一路行驶,感慨万千。这次出门,没有大包小裹的行李,倒觉轻松。看看公路变宽了,两边的楼房变高了,太阳依旧还是那个太阳,而自己却老了许多,心里又不免沉甸甸的。r

车子驶进天津地段,已经黑了下来。到天津市塘沽区,一下立交桥,我就惊呆了,往前面下方一看,一片汪洋大海,里边灯光闪闪。当时一惊,难道我们行驶在海面上吗?只几秒钟,就清醒过来,忽然想起,曾经学过一个词语叫“灯海”。原来,所有行驶的车辆都开着灯,把路面照的发白,再加上夜色漆黑,就好像一片灯漂浮在海面上。r

一路上,王春林给我发了十几条短信,打了四五次电话。我坐了七个多小时的车,他等了我整个路程。r

二人见面,有说不出来的心酸。互相瞅着对方,看看瘦了没有,胖了没有。我和春林见了面,俺俩才给王景春打电话。春林告诉他我来了,景春大急,说为什么不在天津下车,跑到塘沽这么远。春林说对塘沽车站熟悉,到天津大都市里边,怕接不着。r

次日和春林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游玩一晌午,中午到达天津西站,王景春已在等候了。我和景春已有十四年没见面了,曾经十五六岁的轻狂少年,已到了“而立”,岁月不会错过每一个人。各自隐藏着泪水,恐怕对方看见,眼望着天空,感叹岁月蹉跎。到傍晚,进入景春家里吃饭时,我们又相互嘲笑男子汉大丈夫,眼圈怎么是红的,而且还湿润着?r

当晚,景春安排住处,并告诫让我俩好好玩几天再走。r

清晨起来,我和王春林来了个不辞而别,坐着公交车到了天津东站。匆匆忙忙照了两张合影,我非要回家。春林知道我倔强,给我买了回家的火车票。在我的一番劝说之下,他决定和老板搞好关系,不跟那一千元钱计较了,等着发了工资也回老家。r

聚散依依,我持票进入站内,春林被拒之门外。我往里走了十几米,忽然转身来个最后告别,春林也往回走了几步,又回来,趴在玻璃窗上,等着我过来,我过来说:“春林,我走了;那一千元不给就拉倒,没有咱再挣,咱有力气!”春林没说话,泪水却滚滚而下。我不忍心再看他,又回头走向站里。r

相见时心酸夹着快乐,离别时却那么的残酷。打电话和王景春告别,他挽留已是来不及了。r

连去带来,天津三天。现实放一边儿,还是从头回忆,即使没有一位读者,我也坚持把《流浪人生》写完,为了那些曾经或者仍旧漂泊在外的朋友,为了音讯全无的朋友,为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