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林家呆了一个晚上,大娘炒了好几个菜,一尺高的地桌放在大炕上,让我盘着腿坐着,二姐到外面买来两瓶啤酒。心里仍然忐忑不安,矛盾重重,好像只有死才能解脱,一春天,没挣钱,如今走投无路,有家无脸归呀。大娘和二姐一边看我吃饭,一边安慰我。大娘说:“这世道变了,人都把钱看的太重,十几岁的孩子,不好好读书,光想打工挣钱。”二姐也说:“给春林说了多少好话,他就是不上学。”大娘接着说:“打工也不容易,就你和春林这,啥时是头啊?”r
说着,大娘可能想起儿子,眼中充满泪花。二姐却笑了笑:“打工也能有出息,读千部书不如走千里路呢,说不准以后比上大学还强呐。”大娘好像不同意看法,说:“人家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是下苦功读书的,都成才了。”二姐就说:“成功之路千万条,既然不上学了,就面对现实吧。”r
我一边听,一边大吃,风尘仆仆流浪几天,肚子饿坏了,嘴上也起泡了,二姐还一个劲劝我吃饱,大娘又拿过来香油给我抹了抹。很自责,觉得给大娘添了麻烦,一夜无眠,想起了家,想起了父亲,引起往事的回忆:r
七八岁已很懂事了,记忆里已清晰如画。我非常胆小,怕天黑,而且最怕鬼。别人一拿鬼来吓我,就恐慌大叫。父亲为了不让我受惊吓,常常陪我一头睡。r
夜幕下,正是鬼出来活动的时候,我蜷缩在父亲怀里,感到父亲是一个避难所,是一个天神。所有的鬼不敢靠近。后来,父亲经常讲故事听,三国英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讲几晚,问我喜欢谁,就说张飞。父亲不识字,爱听民间艺人说书,他的这些故事全是四处听来的。有时讲水浒传,武松、花和尚、李逵的形象也栩栩如生。不记的父亲讲过西游记,准是因为里边有我害怕的东西。r
父亲让我向张飞李逵学习,最好能做赵云赵子龙那样的人物。奇怪的是听父亲讲的故事越多胆子就越大点。爱逗我的人都说,二红怎么不害怕鬼了呀?后来就敢独自睡了,但还有点怕黑,睡觉时用被子蒙住头。童年里很少有欢乐,母亲总是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常常吃药打针,邻村的医生都成了我家的常客。父亲从来没有因为母亲有病,而埋怨责怪过她。总是面带笑容,对我们也从来没吵过。r
父亲在我年少的心中真的象一座大山。父亲的宽厚、慈善、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在村子里连任了三十一年的支部书记。直到六十岁退休。我也在父亲的鼓励影响下,好好学习,争取做个“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有用人才。刚进入初中,体弱多病的母亲离开人世,父亲成了家里唯一靠山。父亲退休在家,整天在地里干活。微薄的收入无法还清旧账,连面前的生活也维持不住。礼尚往来,吃穿上学样样花钱。实在没有,父亲便四处借借。后来,最小的姐姐也结婚了。家里剩下我和父亲艰难度日。r
慢慢地,父亲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每个清晨日暮,常听见他的唉声叹气。对我也很少说话。我为了逗他开心,借书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给他讲的很系统,他听一会儿就烦,说书上写的不对,没说书的说的正确。一日放学归来,正好见父亲在地里栽地瓜。我看见他了,也巧当时肚子疼痛厉害。没支声便往家走,父亲见我家走,跑过来,破口大骂,样子很恐怖,一时间仿佛回到小时候怕鬼的心里惧怕。我回家大哭一场,父亲也不理我。倒说了一些更另我伤心的话。r
意思就是说,像你这样大的,都能出门打工挣钱了,你上学光花钱。父亲真真切切的变了,也许是贫穷所致,使他改变了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世态炎凉,经济萧条,自己也深感社会无望。看不到父亲坚强的样子,心里的一座大山也慢慢滑坡。匆匆应付了中考,差了一分半,与升学无望。和父亲简单交待一下,便独自一人离开家乡,走上了漫长的打工之路。临行前,父亲用沧桑忧郁的眼神望着我,只一会儿,便老泪纵横,我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明白了父亲的无奈,我飞快跑出家门,搭上去远方的客车。r
父亲一生,光明磊落,为村民办实事,对党无限忠诚,耿耿此心,天日可见。家里的极度贫困,使他有心无力,父亲倔强性格,和善良的内心,使他不肯向别人借钱供我读书。我现在很理解父亲,他是一位平凡的农民,他有一颗伟大的心。打工的岁月,再苦再累,都顽强坚持下来,一想起父亲就有无限动力,倔犟不屈,又善良处处替人着想,是我继承父亲的性格。这次决不能在打工路上跌倒,以后路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