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历史的记忆全文阅读 > 第15章

第15章


首先,斯大林在“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观点,并阐述了有计划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经济计划化之间的关系。斯大林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他“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一方面,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只是在具有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所要实现的任务时,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规律本身并不提供这一任务,这个任务是包含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中的。因此,有计划发展规律的作用只是在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时充分得到发挥的。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使计划机关有可能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制定经济计划要依据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计划化本身并不是经济规律,而是依据规律的主观创造。斯大林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经济计划化的区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斯大林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思想。在1926年11月22日至12月16日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上,斯大林在专门论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时提到:“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这是他的计划经济思想的萌芽。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到1927年12月,在联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发展了他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思想。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和无所不包的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计划。应该承认,指令性计划对保证苏联当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突击实现国家工业化,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把指令性计划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和标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不利的。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斯大林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系统论述是在1952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

首先,斯大林关于商品经济问题,主要从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的情况下,国家只能支配国营企业的产品,而集体农庄只愿意通过买卖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其他方式都不行。“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转,目前在我国,也像大约30来年以前当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转时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由于斯大林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看做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唯一原因,因而把全民所有制内部调拨的生产资料排除在商品的范围之外则是顺理成章的。斯大林指出:“无论如何不能把我国制度下的生产资料列入商品的范畴”,它“脱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计价等等)。”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在这种特种的商品生产中由于不存在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制度,因而是不会导向资本主义的,相反,“它注定了要和它的‘货币经济’一起共同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的事业服务。”

其次,由于价值规律的问题,斯大林主要从价值规律的客观性及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作用方面作了论述。如果说斯大林在这之前要强调要以价值规律的改造形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话,那么,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他批判了这种观点,明确指出规律是不能改造的,改造规律的论点实际上就是“消灭”和“制定”规律这种不正确公式的残余。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有计划发展规律的作用和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的制定,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是受到限制的。斯大林所说的“限制”,主要含义就是: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范围内起调节作用,对商品生产只是一种影响作用。显然,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作用范围受“限制”的提法,反映了他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领域中的作用没有予以充分的承认,这也和他关于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提法是一脉相承的。由于斯大林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调节作用,因此,当有人提出价值规律对农业中生产的生产资料有调节作用时,斯大林作出了反驳:“价值规律对农业原料价格的影响无论如何不会是调节的影响。第一,我国农业原料的价格是固定的,由计划规定的,而不是‘自由’的。第二,农业原料的生产规模并不是由自发的力量,并不是由什么偶然的因素来决定,而是由计划来决定的。既然这样,还有什么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呢?其实,价值规律本身也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所特有的上述事实来调节的。”

三、邓小平和斯大林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

斯大林的计划和市场的思想中,计划是主导性的,而市场是次要的,起补充作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关系模式是一种中央集权性的体制,它的突出特点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不能充分利用价格、利率、汇率、税收等一系列经济杠杆,权责利不结合,企业的经营成果同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不直接挂钩,缺乏内在的经济动力;不承认竞争,企业外部没有压力。这种体制的必然弊病是统得太死,包得太多,积极性差,效率低,浪费惊人,官僚主义严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照搬了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

斯大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在过分强调计划经济思想的同时,对社会市场经济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斯大林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我们从斯大林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他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因此,斯大林对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探索并未解决历史上长期争论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然而,应该承认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斯大林的这一探索对进一步探讨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利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对计划和市场的个性功能特征,以及两者结合利用的内在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深刻地分析研究,将市场经济与基本制度剥离,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动了体制的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川北医学院思政部,张,玲,凌保东,康,健,李,平

【摘要】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区域内医疗优势及医疗技术支持、区域内医卫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区域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区域内卫生事业人才供给。南充人民的主观努力与艰苦奋斗精神;南充市地理位置、人口和区域政治中心地位等客观条件;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相关单位的援助是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形成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历史条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南充市;卫生事业;历史经验

南充地处川东北地区,地理位置较偏僻。新中国成立前,南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缺医少药现象极为严重,人均寿命仅35岁。而当时,川北各地霍乱、天花、疟疾和麻疹等传染病每年都有流行,尤其是钩虫病发病的重灾区。全省钩虫病的发病率在总人口的50%以上,川北营山县的发病率更是高达95.78%,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1948年,省立南充医院仅有医护行政人员20余人,实际设病床18张,私立医院则收费昂贵,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的发展,今天的南充市已经形成了较稳固的川东北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状况,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缩影。为了总结历史经验,理清发展思路,笔者以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内涵及形成、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为基础,探讨这一历史过程中值得记取的历史经验。

一、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内涵

南充市是四川省省辖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五县,代管阆中市。因此,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从辐射的地理范围上看,可定位为川东北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应在其辐射的区域内发挥医疗优势及医疗技术指导、医卫工作者继续教育、卫生事业人才供给、地方疑难病的防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医院管理与医德医风示范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区域内医疗优势及医疗技术支持

南充市内有三甲医院两所,分别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中心医院。两家医院的病床数达2400张,职工总人数达4000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在1999年5月达三级甲等医院,成为川东北首家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在区域内发挥医疗及医疗技术支持的主力军。附属医院现有在岗人员1700余人,编制床位1200张,年门诊病人逾百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万余人次,年手术2万余台次,医疗辐射人口3000多万。区域内医疗优势及医疗技术支持功能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病人自行或由医院组织转移到南充市诊治。第二,南充市医疗专家前往辐射区域内医院诊治病人或技术指导。这种医疗及医疗技术支持的实现,有四川省卫生厅组织和被支持医院主动邀请两种形式。如2005~2006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各科室均派出了主治医师以上的高年资医生前往下辖县、市指导工作。

(二)区域内医卫工作者的继续教育

区域内医卫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实现主要有进修、短期会议或培训班培训、继续学历教育、开办讲座、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川北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还常年招收四个医学专升本科专业和五个医学专科专业,提高在职医疗人员的技术和学历水平。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中心医院常年接受各下级医院进修医生。仅2001~2004年间,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或某一科室主办或承办的各种学术会议、讲座或技术培训会达到43次。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南充市中心医院是全国地(市)级首家“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这些基地为提高川东北在职医卫人员的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区域内卫生事业人才供给

川北医学院将毕业生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其培养的各种层次的学生解决了川东北各级医院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为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51年川北医士学校成立以来到2000年8月,学校共培养本科生2886人,专科生6366人,中专生4467人,各种短期训练班人员982人。1994~2000年,学校成人教育共培养专科及高级护理人才362人。这些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医疗卫生技术,扎根于社区、农村,为基层民众的保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区域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在处置“钩端螺旋体病”、非典、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和甲型H1N1型流感等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川北医学院及其两所附属医院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了川东北地区医学技术主力军作用。1987年,广安等县“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期间,附属医院成立了钩体病治疗小组,对广安等县钩体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2003年,非典在全国肆虐,附属医院积极收治病人,组织技术骨干研究疫情,由于其出色的工作,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8年,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附属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周京国任组长的救治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诊治的领导,确保了患儿在附属医院就诊过程和诊治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

二、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南充市内的省属高等院校——川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对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梳理南充市卫生事业区域中心地位的历史过程,就需要重点分析川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发展历程,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1950~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