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历史大搏杀全文阅读 > 第28章 隋唐:庶族的崛起(1)

第28章 隋唐:庶族的崛起(1)


  随着科举考试这个天才的制度横空世出,没有显赫家族背景的庶族士人崛起了。经过激烈的斗争,耀武扬威了几百年的门阀士族终于极不情愿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取代他们的庶族士人用自己的才智创造了中华帝国的又一段辉煌。

  一、隋文帝改制

  隋唐是中华帝国的巅峰时代。这个巅峰不是某一个人或者哪一代人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帝王将相们不断努力的结果。从宇文泰到宇文邕,北周奠定了统一天下的雄厚基础。隋文帝杨坚则在他们的基础上,灭掉了陈帝国,完成了临门一脚。

  这一脚,可以说是几乎面对空门的轻松一击,但是,令人敬佩的是,一统天下的隋文帝杨坚并没有躺在几百年间无人能及的丰功伟绩上睡大觉。相反,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这个统一的大隋帝国进一步推向巅峰。

  在政治方面,隋文帝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改官制。

  隋帝国是由北周发展来的,而北周的官制应该说是不太合理的。宇文泰建立北周时,仿效《周礼》建立了所谓“九命六官”之法,设三公、三孤、六卿以及大夫士。这大概是出于政治号召力的考虑,正如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说:“他打起周礼的旗号,也还有深一层的意义,这样就是想因此而使自己的政权带有几分古老华夏文化的色彩。”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周礼》早已不符合实际需要了,官制名称花样很多,但是往往是名实不符,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世有损益”,“官员班品,随意变革”。

  由于杨坚本人是汉人,又是世家大族,所以到他这里,“使自己的政权带有几分古老华夏文化的色彩”的这种纯形式上的需要已经不存在了,于是就废除了“九命六官”制,而在借鉴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些政权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内史省(原叫中书省,避杨忠的讳改),主管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是内史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长官称为纳言;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政令,长官为尚书令。在尚书省之下,设六部,也就是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后来除了民部因为避李世民的讳而改为户部之外,这六部制一直沿用千年,直至清末。三省六部制度,分工合理、权力架构极其科学,对于整个政府的运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中央政府进行了改革,地方行政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主要是简化地方行政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南北朝州、郡、县三级政府设置得既多又滥,“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形成了官多民少的局面。隋文帝在统一天下之后,将原来州、郡、县三级政府中的郡这一级撤掉,改为州、县两级,并且合并了不少州县,裁汰了大批冗官。这样一来,地方行政机构大为简化,行政效率当然就提高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也加强了。

  第二件,创科举。

  九品官人法在北周时就已经基本上被废除了,到隋文帝统一天下之后,更是将其明令废除,实行州县地方官荐举人才的方法。到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事实上是开了科举的先河。所谓科举,即分科举士,这里已经分了“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显然也能算是科举了。所以韩国磐先生就说这“相当于后来的制科”。根据《大唐新语》和《通典》中的记载,到隋炀帝时,“改置明、进二科”,“始置进士科”。也就是说,科举制始创于隋炀帝时期。不过,韩国磐先生又考证出,“实际并非如此。韦云起就是开皇时明经科出身的。”无论怎么说,科举制度在隋代时已经出现,隋文帝如果说没有创立这一制度,至少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为后世创立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三件,徙世族。

  为了强化中央政权的统治,隋文帝下令将陈朝皇室大臣及江东豪族等迁入长安。被迁者,自陈后主以下,大小在路五百余里,络绎不绝。这个举动,与当年秦始皇强迁山东六国贵族入关中,可谓是异曲同工。这些世家大族离开了原来的土地之后,势力大为削弱。后来,隋文帝又派大将杨素率兵将在江南叛乱的地方豪强镇压了下去,江南门阀世族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在政治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隋文帝在经济方面也有一系列的举措。概括一下,可以称为一个核心、三个手段。

  一个核心,就是以增强政府经济实力为核心。三个手段,是“均田”、“大索貌阅”和“输藉”。

  先说均田。北周、北齐都进行了均田,但由于豪强地主的阻挠和各种突发事件比如战争等的影响,这个工作时断时续,并未取得很大的成效。根据考古发现的敦煌石室资料中《郑延天富等户户籍计账残卷》(据考证为西魏大统十三年即547年的户籍或计账)记载,残卷所涉及的三十三户中,只有六户授田达到规定数字;而其余各户授田数量远远达不到规定标准。在大力推进均田的北周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地方也不可能比这好很多。所以,隋文帝统一天下之后,就继续推行均田。所用的方法,大体上是延用北齐的均田法。

  再说“大索貌阅”。“大索貌阅”,就是按照外貌特征来重新核定年龄。在隋帝国刚建立那会儿,这种虚报年龄的事极为普遍。由于当时纳税和服徭役是有年龄界限的,十八岁以下和六十岁以上的人是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徭役的。所以,很多人为了逃避赋税徭役而谎报年龄。隋文帝在585年,通过“大索貌阅”,一下子就发现隐藏的人口一百六十四万人。可见成绩显著。

  第三是“输藉”,也就是降低税赋和地方豪强地主争夺劳动力。当时的农民在豪强地主的手下种田,是不用承担赋役的,而只需要向地主交地租。对于农民而言,国家的赋税就和地主的地租有了一个成本比较的问题。哪边收得低,那就种哪边的地。隋文帝通过降低赋税的办法,又使一大批农民自愿地跑出来向政府报出自己的户口。

  通过这些经济政策,加上国家统一后战乱平息,隋帝国经济实力大涨,中央财政收入也大幅提高。史书记载:“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师帑藏皆充于廊庑之下!”财政连年盈余,钱粮多得仓库都装不下了。而据唐太宗所言,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与此同时,隋文帝还注意到周边的突厥、吐谷浑都相当强大,所以便有了对府兵制的进一步改革。开皇十年,也就是590年,隋文帝下令:“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即军人及其家属也可以与普通百姓一样参与到均田中去了。这样一来,士兵及其家属就和普通平民在经济待遇方面平等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这个改革,府兵制与均田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府兵制变成了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了。

  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应该说方向是正确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个新兴的大隋帝国并没有能够长治久安,相反,它迅速地垮掉了。

  二、民反,官也反

  从宿命论的观点来看,每个大分裂时代之后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帝国政权都不会存在太长时间。秦帝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但它只存在了十五年;西晋,结束了三国时代,但从统一到灭亡也只有三十七年;隋帝国结束了南北朝,但从统一到灭亡,只有二十九年;再往后就是元代,算是支持得最久的,八十九年。相比它们的继任者,西汉统治天下两年一十一年;唐统治天下两百八十年;明朝统治天下两百七十六年,它们实在是太短暂了。

  它们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垮掉呢?或许有人会说,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有人会说,大家习惯了分裂,统一的政权还没有得到天下的公认。我想,这么说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同的政权又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具体到隋帝国,它的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残酷的剥削。

  我们先看隋文帝时期。很多史书上都说隋文帝开皇年间是所谓“开皇之治”,但其实隋文帝对老百姓也是够狠的。开皇十三年,也就是593年,杨素给他修仁寿宫,由于工程大,时间短,劳动者死亡上万人,隋文帝同独孤皇后看到仁寿宫豪华壮丽,对杨素大加称赞,并赏钱百万,锦绢三千段。而且,在当时,由于长期以来都是国对国的战争,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所以土地的集中程度很高。如大贵族杨素,除按官品占有永业田和职分田外,还曾两次得到赐田一百三十顷;而在一些地方每丁只能有田二十亩。隋帝国的政权基础是以地方豪强为核心的关陇集团,虽然隋文帝通过一些手段与地方上的大地主们争夺人丁,但是对这支非常强大的豪强地主势力仍然更多的是依靠而非限制。这些人对于农民的压迫也很厉害。这些都为日后的农民大起义埋下了隐患。

  如果说在隋文帝时期,阶级矛盾还不是那么尖锐,到了隋炀帝时期,经过这位大花花公子的折腾,就是没有问题也能弄出点儿问题来。他是怎么折腾的呢?

  一是大兴土木。仁寿四年(604)七月做了皇帝,十一月他就东赴洛阳,下诏营建东都。诏书中说修建要“务从简约”,但事实则完全相反,“发大江之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输之洛阳;又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奇兽,以实园苑”。在修新都城的同时,他还修长城、开通济渠、开京杭大运河、通驰道。说白了,就是开展大规模的基本设施建设。现在我们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国家出台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基本设施建设。但是,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时,给皇帝打工那是义务的、无偿的,刺激不了经济,只能劳民伤财。当时全国人口总共就八百九十万户,四千六百余万口,而被征去修城、开河的劳工就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

  二是大肆挥霍。一个是摆阔。有西域人给隋炀帝拜年,他就下令“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来给他拜年的西域人,全部免费吃喝玩乐。那钱花的,不知道有多少。除了摆阔之外,隋炀帝还是个旅游发烧友,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巡游中度过的。如果他是像徐霞客等驴友那样徒步自助游,倒也罢了,可他偏爱组团参加休闲度假游,而且组的旅游团还特别大。大大小小的老婆得带着,再加上随从、侍卫、奴仆等等,“从行宫掖,常十万人”。所以,白寿彝先生说他:“游幸次数之多,时间之长,而且如此阔气排场,均为前所未有。”当然,无论是摆阔还是巡游,都由国家买单,而最后负担都是落到了平民百姓的头上。

  三是穷兵黩武。在自己家里折腾也就罢了,隋炀帝还好打个仗。别的小规模战争就不说了,大规模的战争就有对高丽这个位于朝鲜半岛的小国的三次远征。隋军远征朝鲜,一不适应当地气候,二不熟悉当地地理,三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这仗怎么能打得赢?结果,第一次远征高丽三十五万大军渡过鸭绿江,但只有二千七百人返回辽东,可谓是一败涂地。

  大兴土木、大肆挥霍、穷兵黩武,这三样随便有一样便足以导致灭亡,隋炀帝三管齐下,那隋帝国的底子再厚也受不了。然而,如果仅仅把隋帝国灭亡归咎于隋炀帝的胡作非为,那也是不全面的。

  残酷的剥削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大隋帝国的统治层内部也不安定。

  每个大分裂时代之后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帝国政权之所以都未存在太长时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帝国的基础在统一天下之前都比较小。这个比较小的基础与原先比较小的国土范围是相适应的,而一旦统一了天下,用一个较小的基础来支撑一个庞大的帝国就显然存在问题了。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新兴的统一大帝国的头等大事。

  从隋以前的历史经验来看,大秦帝国在统一天下之后,根本就没有想到扩大自己的政权基础;西晋的办法是将九品官人法贯彻下去,以获得整个士族阶层的支持。前者的结果是强大无比的大秦帝国,在陈胜振臂一呼之后土崩瓦解,一时间山东六国全部复国。而后者,则由于士族权力的膨胀,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隋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前车之鉴,他对此是下了一些功夫的。他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同时,开科举,将庶族地主和其他知识分子都笼络到政权里来,从而扩大自己的政权基础。

  但是,这么做有几个问题。

  第一,隋文帝大力推行均田、“大索貌阅”、“输藉”、精简地方政府、裁汰冗官、强徙江东士族,所有这些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就是地方豪强。因此这些政策不可能不受到地方豪强的反对。不要忘记,这些地方豪强势力并不小。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几百年就是这些地方豪强的天下,每个家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军事力量。这种局面,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这股反抗中央的力量将长期存在。

  第二,隋帝国原先的政权基础就是以关中地方豪强为核心的关陇集团。对地方豪强的打压如果是一视同仁,那么就是拔剑自刎、挥刀自宫;如果不一视同仁,那么就会造成关东大族的不满。这就决定了隋帝国的改革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得慢慢来。

  第三,科举这事也得慢慢来,一下子不可能涌现出那么多人才,把原来的那些人都替代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得依靠这些出身豪门的士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