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渐渐缓了下来,天色也亮了不少,让这死气沉沉的村子突然出了一些生气。
天中出现了两道身影,一高一矮,飞速向高台而来,只是刹那间,两道人影便清晰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是一老一少的两个人,老者气度不凡,道风仙骨般,脸上虽堆满了皱纹,但双眼中却射出精光,一丝不显老态。他身子挺拔,长须及胸,身着青白相间道服,如仙人下凡一样,气势十足。
而在老者的身边跟着一位少女,年约十二,面容娇好,只是眉目间露出冰冷,有种不合年纪的惆怅。她身着与老者同样的道服,只是她的是紫色和白色相间,让婷婷玉立的她多了一丝仙气,和一丝神秘。
两没有在空中停留,顺着人群让开的通过飘落在地,一下子进入了众人之中。
村长见来人衣着气质皆不凡,仔细打量了一番,真有将对方看作仙人的冲动,心情仿佛一下子好了一些,只见他快速的将手中的火把放于一旁,开口激动的问道:“敢问两位仙人是?”。
“不知两位道友何故?”而一旁的正平也平淡的出言询问,不过他眼中光芒闪动,有些躲闪着老者的目光。心中也是飞速的盘算,眼珠快速的转了几圈,突然神色一凛,仿佛一下子想通了什么一般。
“仙人谈不上,老朽只是区区修道之人,名号风清,还问老人家这是为何?”老者谦虚的说道,而目光却是看向正平,眼神中充满询问之色。又看了一眼高台之上的男孩,见之已昏迷不醒,气息微弱,才急切问出口。
一听来人的自称风清,正平更是心中一紧,当下又仔细看了老者一眼,顿时脑中灵光一闪,但他很快恢复心情,暗自盘算着什么便没有答话。而村长见状,以为正平是认识风清的,但修为没有风清高,所以才不好意思继续言语,不禁心中一喜,急急地走到风清身前,作势就要行大礼。风清见状一惊,连忙扶着村长,嘴里奇声道:“老人家,你这又是何故。”。
风清不知道的是,这种小村庄的人家,离城镇又远,地势也不在大道左右,鲜少有人来往,更别说什么修道之人,那对于他们来说,正平这种自称道士的就已经是身怀异数的高人了,更别说像风清这般从天而降,一身仙风道骨之人,便是如神仙一般神秘。况且风清一看就要比那青袍道士更像是得道高人,他活了半辈子,自认为这眼色还是有的。
村长神色激动,仿佛抓住救命的稻草,他可能是小河村中最不愿意看着高台上的男孩被烧死的。他看着男孩从小长到大,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男孩有着近似于妖魔的能力,但他知道不管是怎样,都不是男孩的本意,所以他对于男孩,有着深深的同情和爱怜。当下,也不理一旁低头不语的正平,急切的握着风清的手,哀求般的说道:“仙人,救救我们河边村啊,救救我们啊,救救那个……”。说着他侧头看了看人群里面,后面的话还是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风清见状,感觉这村长心情突然莫名的激动,奇怪不已,不由伸手拍了拍村长的手背,一股清爽的气息从手背流向村长体内,随及安慰道:“还请老人家不要激动,身体要紧,顺顺气,再告之我事情原由。”。
随着风清的灵力入体,村长心境一下子平复不少,精神也好了许多,他呆望风清一眼,心中惊骇万千,顿时他更是觉得风清不简单,不由长出一口气,仿佛一下子放下了死死压在心里,那无比沉重的巨石。
他直起身子,回身指向高台之上的男孩,无奈的道:“这孩子从小不知是怎么回事,总是带着一些异于常人的可怕能力,动不动就可以引动地火,九年来他不仅烧死了自己的父母,也为村里带来了好几次灾难。”说着叹了口气,再一次向人群看去,还是摇了摇头,才又接着道:“此子性子不坏,这些灾难却实实在在的因他而起,大家认为这是妖魔作祟,认定这孩子是妖魔之子,一定要烧了他祭祀,才能平复村里的灾难……”说着双眼含泪竟是说不下去了,他的话语之间,故意没有提及正平,因为他内心之中还是不愿意让男孩被烧死。
说到这里,人群一下子向风清两人围了过来,仿佛一下就忽略了那正平,而正平见状心中一喜,悄悄隐于人后,脸上露出难已察觉得阴笑,看样子他又作好了打算,准备悄然而去了。
风清闻言淡淡一笑,世人愚昧,岂知上天无情难管世间俗事。他这一笑还有种用意,因为他看见那正平竟然在人群围过来的时候悄然退身而去。当然,他是不会去阻拦,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将正平放在眼中,招摇撞骗,蛊惑人心,不过只是打着替天行道的骗子而已。
村长看着风清,将声音压至最低,悄声说道:“此子心性善良,决非妖魔邪,只是不知道为何,他身怀异相,让村子里遭受了些苦难。可我保证决对不是他故意的,仙人可否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得,救他一命,帮帮他,仙人能力高强,应该可以除了他身上的异相。”说完他满脸期待的看着风清,一脸真诚。
虽未入冬,但是天河边上微风袭来,还是微显凉意。
……
风清与村长相对而立,站在天河边,而那少女则是站在两人十步之外,目光望向天河之上,仿佛万事皆与她无关。
村长抱着男孩站在风清身前,只见他轻轻地擦拭着男孩脸上的血迹,眼中慈爱流露,尽显关怀。
“老人家,你就不要再送了,由我将之带走吧。”风清望着河面没有回头,神色间微有喜色,顿了顿才道,“我这般不经同意便硬救下他,实在是于你等无法解释清楚,不过我还是与你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