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修真文明 > 灵魂修真传全文阅读 > 第2卷 第九十九章 生死之途

第2卷 第九十九章 生死之途


  天荒绝岭有多大,无人得知。

  世人仅知道,秦汉唐明,四大帝国的边界,都有天荒绝岭的支脉。

  林风脑海可以勾勒出天荒绝岭的大致图形,它像一块马蹄铁,将整个大陆环状包裹,秦汉唐明四帝国,又将这片大陆分作了四块。

  塔马沙漠,就像一只巨大的多足章鱼趴在四大帝国的中央,它的触角有长有短,有的直接连接到天荒绝岭的支脉,数百小国,就坐落在这些触手和四大帝国边界的中央。

  蹄铁空出的那一面,由秦唐帝国各占一半,直接面对的,便是无尽海。

  据说,天荒绝岭越往里走,越接近云天,高处不胜寒,凡人不可攀,传闻仙人,妖兽,都居住在绝岭深处。

  大军也去过,寻仙求道者也去过,都是一去不返,究竟有没有仙人,还是老死在深山,也无人得知。

  林风等人,根本不知道,还有三只秦军铁骑正在身后追赶他们。

  不过天荒绝岭实在太大了,它的支脉,就像树木根须一样,分岔极多,在岚关守将赵禁的帮助下,特意为秦军提供了一批林狼,结果这些林狼,带着那三只秦军,就给走错路了。

  饶是如此,林风他们走得也并不轻松。

  前五日还算正常,大军学会了以队为单位,在方圆数十里的区域里各自猎捕野兽,采摘野果。

  双儿带领的草堂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她们不仅能辨识许多能吃的野果,块茎,树汁等,还能沿途采摘草药,驱赶蚊虫,治疗伤兵。

  除了战斗中受伤的士兵,在围猎野兽也有受伤,还有一些不知名毒虫,被咬伤后不及时救治,就有截肢的风险。

  第六日,发现方向错误的秦军及时调头,终于重新追上了燕军,林风以黑甲武士埋伏在后,大战开始后,蚁军先锋部加入混战之中,以幻血丸为毒攻,混在黑甲军力杀人杀马,他们的断后部队同时服用潜血丸,一时间秦军自己和自己展开了激烈搏杀,再加上一群不要命的燕军拼死反抗,秦军左卫三部,四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

  五部将领见势不妙,领军后撤。

  两部人马和一部燕军一直拼杀至死,无人站立,如此惨烈的同归于尽,让秦军将士也感到了胆寒,不敢冒然进攻。

  此战,秦军战死两千多人,燕军填进去五千人马,尚余一万二。

  余下不足千人的秦军眼睁睁看着燕军主力将战场清扫,剥去战甲,拿去战刀,所有尸体堆积焚烧,他们不敢近身。他们对一只敢于以命相拼的孤军表示了敬意。

  但秦军也不敢违抗军令,就一直在燕军身后远远吊着,凭借战马优势在燕军周边游击骚扰。

  他们就像一群狼,远远的盯着数量众多的羊,一旦有落单的,便会扑上去撕咬。

  面对这种骚扰战术,林风也很无奈,那只逃掉的秦军,平均武力远高出燕军,战马机动也远比岚关赠送的马匹优良,他只能约束大军,保持阵型前进。

  又过了两日,他们步入了一处新的高台,大片的草地平整又宽广,大家还以为来到了绝美仙境。

  结果后来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仙境,分明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险境!

  这是一片高原大草原,草原上布满了沼泽陷阱,看起来绿草茵茵,都是一样的,一不小心陷入泥沼中,整个人就慢慢下沉,越挣扎沉得越快,很快就没顶不见了。

  而且这片沼泽泥潭是块死地,根本没什么野兽,绿油油的一片,除了草和沼泽,什么都没有,大军无法猎食,只能忍受着饥饿,将所剩不多的粮食抠着指缝来吃。

  秦军在这片死亡草原也没了优势,战马虽快,陷落沼泽的机会也更多,林风组织人马成功实施了两次反驱赶战术,被燕军追杀的秦军很少,倒有三分之一的秦军战马陷落沼泽。

  最后秦军不得不拉开距离,远远的,小心翼翼的跟在燕军身后,仍不肯放弃。

  在大草原走了5天,还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天气也十分恶劣,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风雪交加,更可怕的是,有些士兵感到无法呼吸。

  陷入沼泽无法救援的,就有五六百人,一百多名斥候为了探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第三天起大军开始断粮,顶着风雪,抱团宿营也无法解决饥饿与寒冷的问题。

  还好那些马匹是吃草的,实在饿得受不了了,有些士兵开始杀马充饥。

  但是这些马匹是他们唯一的载具,谁知道这片草原究竟有多大,林风狠心下令,马匹,每天最多只能宰杀一百头!伤病和体力不支的马优先宰杀。

  近两万人,两百人吃一匹马,分到每个人那里也就只有一丁点儿,结果冻死饿死的士兵也有四五百人。

  那只秦军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双方都在比拼意志,但是秦军素质明显高于燕军,他们一个人也没饿死,或许有冻死的,不过人数减少很不明显。

  五天后,当大家发现大草原上的野生牛羊群时,那两眼都冒出狼一样的绿光,林风看着远方的树林,知道他们终于走出那片绿色的死亡地带了。

  这时候已看不到秦军,他们绕道另一边捕猎去了。

  只是,盘桓在燕军面前的,还有更大的障碍。

  林风很清楚,大军一直在攀山,大草原距离沙漠,已经高出不知有几千米,可是抬头望去,天边依然是一道隆起的山脉,巍峨高耸,不见其顶。

  再往上,那林木稀松,裸露出黑色的岩壁和白色雪迹,越往上,积雪覆盖约深,大风吹起时,白茫茫的一片,那就是民间传说的白毛风了。

  而问题是,那厚雪堆积的山坡上,依然还在半山腰,根本看不到头,他们真的能翻越天荒绝岭吗?绝岭,令人绝望之岭。

  终究得翻,必须找到下山的路,大军开始委蛇攀登。

  尽管做足了思想准备,林风他们还是低估了大雪山的威能。

  雪山路滑,险峻不拔,山上都没有路,完全靠士兵用性命去趟出一条路来,看似厚实的积雪,很有可能一脚踏空,人马就直接摔下几百米的悬崖。

  越往上,空气越是稀薄,林风他们的气丸也不够发放到每名士兵手中,只有那些眼看快要断气的士兵才能分到一枚气丸。

  更高的地方,山石都被冰雪冻住,一旦人马踩滑,下方就会有一串人被撞倒,还好有士卒建议砍伐树枝捆在鞋底,马蹄包裹干草,十人一队用绳索捆在一起,一人不幸摔倒,其余人可以协力拉住他。

  秦军站在雪山之下,远远的目视着燕军像一线排列整齐的蚂蚁,正走着“之”字线,努力向着皑皑雪峰攀爬,禁不住心生敬畏。

  “大人,我们不追了吗?”有士兵询问。

  秦军将领摇头道:“不用追了,那是绝路啊,我们追上去,也是死。这只燕军,已经视死如归了,我们回去,如实禀报殿下即可。”

  这名秦军将领心中暗想,如果这只燕军,能活着翻越大雪山,今后说不定,足以和数量相同的秦军一战!

  冷!酷寒!无物可以抵御的寒意!

  不少燕军士兵,走着走着,就像困倦了一般倒在路边,这一倒下,就再也没有醒来。

  他们想要攀到雪线以上,翻越雪脊,至于这座高不见顶的巍峨大山,林风他们只能是望而兴叹,根本兴不起丝毫想要征服山巅的念头。

  严酷恶劣的环境还是其次,最严重的是,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致,第一日在雪山上过夜没有经验,睡着之后死去的士兵就多达千人,第二日看那雪脊线,几乎和第一日没有区别,大家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活着爬到那条雪线附近。

  虽然已提前被告知这条回家的路也是九死一生,可当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那种悲观绝望的念头就像瘟疫般蔓延开来。

  一旦产生了这种念头,那些士兵眼中就会出现死灰色的黯然,成为走着走着就倒下的下一个。

  双儿他们草堂部的孩子最是心细,最先发现这种情况,双儿找到哥哥,告诉林风不能够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士兵们心中全是绝望的话,他们可能根本无法抵达雪线附近。

  怎么办?林风对这种情况也束手无策,他可以想出计谋来对抗敌军,可是该如何振奋士气林风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还是双儿的草堂下属有人出了主意,唱大燕的民谣,激发士兵们归家的决心,同时草堂部在救治伤员时,用言语不停的激励大家。

  “再多坚持一下,翻过这座雪山,就能看到家了。”

  “这只是一点小伤,你能坚持过去的,家里还有什么人呢?你还有个姐姐啊,她一定希望你平安到家的。”

  “孤儿巷那么多个冬天都过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翻过那座山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双儿和她的草堂,为死志弥漫的蚁军注入了生机,双儿亲自带着大家在队伍中来回穿插,不厌其烦的救治伤冻的士兵,给他们抹上加入其余原料的生肢鲸油。

  对那些快要掉队,和生出悲观情绪的士兵来说,那还带着稚语的童音,是这酷寒惨白的世界里,唯一能给他们带来温暖的安慰。

  不少快要昏睡过去的士兵,都有这样的经历,就在他们快要闭上眼睛时,他们看到了一道白光,那位有着天使般容貌的女孩,用天籁般的嗓音在他们耳畔说着:“在坚持一下,你会好起来的,我们一定会回家的。”

  在生死的幻觉中,双儿仿佛变成了天仙的化身,她无处不在,甚至引起了那些健全士兵的羡慕,他们也希望自己冻伤一下或是奄奄一息,这样,就能听到那个声音。、

  那个带来希望的声音。

  第二天夜里,冻毙的人数就少了许多,还有不少眼看都不行了的士兵,竟然奇迹般的开始恢复。

  不过也有人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段兴将军在雪山上陷入了弥留。

  这位将军的重龙卫也是以重骑重步为主,在戈壁上他们和玄甲卫都是主力,玄甲卫几乎被打残,段兴也负伤不轻,重龙卫收编了玄甲卫。

  在进入大草原之前,那一场拼死的硬仗也是重龙卫全卫死战的结果,段兴虽然被林风严令不能和战士们一同死拼,但当重龙卫只剩下不到一百人的亲卫营时,段兴的心里已经存有死志了。

  他被流箭贯穿了左臂,后来又不幸掉入沼泽,虽然被救了回来,但左臂的伤口开始发炎。

  登上雪山之后,段将军的病情加重了,他将自己保存的瓷瓶郑重交给林风:“记住,戚将军的嘱托,将这只队伍,将这些士兵,带回大燕!”

  “我会的。”林风紧紧握住段兴的手,这只握惯了刀枪,满是老茧的手,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曾松。

  按照段将军的遗愿,蚁军将段将军直立安放在雪山旁,他渐渐与冰雪融为一体,音容相貌将在万古寒风中一直保存,他面朝南方,面带微笑,望着雪脊线。

  当士兵们经过时,都会有人告诉他们,这是边军的一位将军,他注视着他们,踏上回家的路。

  第三天,大军终于踏上脊线,看到了山脊的另一边,背风的南面,有着葱葱郁郁的树林,林木环抱中,有动人心魄的湖泊,宛若仙境。

  不少士兵喜极而泣,涌出更多的力量,对着还在身后苦苦攀爬的士兵跳着,叫着,哭着,笑着,但他们高兴不到数秒,就发现身后乌云催城,阵阵阴风怒号,远远的,云雾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搅动,形成了螺旋状的圆盘!

  在那圆盘的中心,一道黑色云柱冲天而起,将天地勾连,就像一朵硕大的蘑菇,似缓实快的向这边蜿蜒而来。

  稍有经验的老兵顿时露出绝望神色:“那是,黑龙风啊!”

  此时抵达山脊的只有前锋几十人,大军都还在山腰一字排开,那黑龙风看起来和一堵墙似的沙尘暴完全不同,它所到之处,无数参天巨树都被连根拔起,被抛向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