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门5
各种幌子,红的,绿的,旗帘的,牌匾的,中间还夹杂着外国人开的洋行,看得夏风云眼花缭乱。他还看到挑货的货郎头上竟然攒着两朵绒花,和一个穿长袍的洋神父擦肩而过。
少帅侧过头,见夏风云看得出神,叫司机停了车。
推开车门,少帅直接把夏风云拉下了车。
开车的司机被打发回了大帅府,几个大兵下了马,跟在少帅和夏风云两人身后。街上的人大多是认识少帅的,虽然对夏风云不太熟悉,但见两人走在一起,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夏风云看得稀奇,他对这个年代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前世的电影电视,在她的印象里这个时代的军阀,大都是横行霸道,抢男欺女,无恶不作,比土匪还土匪。老百姓见了,都像是躲瘟疫一样,恨不能立刻就长出四条腿跑了。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夸张的成分,但艺术总是来源于现实吧?
兵匪一家,自古有之。
可街上的人看到少帅,却表现得很是平常,熟悉的打个招呼,不熟悉的,也就当是个陌生人,擦肩而过,不见得有诚惶诚恐的。但是对少帅身后的大兵有几分忌惮倒是真的。
夏风云想什么,脸上不由得就露出些意思。嘴里还说了一句:“少帅,他们不怕你?”
少帅奇怪的看了她一眼,身后有个大兵直接笑出了声音,夏风云打眼一看,是个高个子的粗壮大汉,五岳朝天,显然是刮过胡子的,可下巴上还是青光光一片,眉毛很浓,眼睛好像还是灰蓝色的。
大兵见夏风云看他的眼神,就知道她在好奇什么,咧嘴笑了:“少夫人,我祖上是月氏人。”
“月氏?”
他说的月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五世纪北方的游牧民族,后来被成吉思汗征服,随着蒙古军队征战四方,曾建立过几个可汗国,后来先后被土耳其和俄罗斯征服,现在的月氏,主要散布在克里米亚,西伯利亚等地,还有部分在蒙古,几支迁入了新疆,后世称为塔塔尔族。
这个自称祖上是月氏人的大兵,原来是生活在西伯利亚的月氏人的一支,后来迁入了蒙古,再后来又逐渐东迁,和汉族人混居在了一起。
月氏人和蒙古人一样,是马背上的民族,焦大帅占据南六省之后,手下的骑兵,有一部分是蒙古人和月氏人后裔,有不少都成为了骑兵队中的将官,跟随少帅的这个大兵,祖母和母亲都是汉人,身上月氏人的血统特征依旧十分明显。
不过,看着一个明显有北疆特征的汉子,一开口就是满口的北方话,也觉得挺可乐的。
大兵似乎不明白夏风云在笑什么,见少帅没有阻止的意思,接着神再再的说道: “少夫人,就算是有兵匪这一说法,也是兵在前,匪在后。你没听过兔子不吃窝边草吗,咱们想当土匪,也得找别人的地盘。当兵吃粮,扛枪拿饷,大帅的饷银发得足,咱们也不必非得去干那些戳脊梁骨的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