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怎样,杨元庆进了“罗马”。不唯如此,联想的“天禧”——是产品而非空想,真正打动了投资者。
脱胎于“天禧”的FM365、多元化联想最重要的一部分——信息运营,于2000年4月18日正式亮相。联想的“互联网”概念既然帮公司从股市里圈回28亿港元,那么,联想当然得把这个概念做踏实了。联想的FM365,看似以一种门户网站的方式切入,但负责这部分新业务的联想副总裁刘晓林给媒体解释的未来发展路径,却有想象力得多。他说:FM365只是一枚棋子,联想后边还有更大的一局好棋。这个好局就是,“接入(ISP)——FM365—垂直网站”这样三点一线的布局。
伟大的产品,效应是多元的。FM365不仅可以创造出一个门户网站,还可以在带宽紧张的情况下,占据优势资源。通过借助中国电信的163平台,联想以电脑捆绑销售的方式,每年将几百万用户带入互联网;FM365网站负责吸引、留住人群;然后将其倒给垂直网站……在这套结构里,联想可以用接入服务和垂直网站获取的利润,补贴门户网站的亏损。以FM365为中间支点,迅速带起前后两个环节,构建自己在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
这一商业模式,纸上推演,没有漏洞。
在投给FM365一个亿之后,联想随后激进扩张。2000年8月,国内最大一起网站兼并案上演,联想以3537万美元的巨资收购了财经网站赢时通40%的股份,成为赢时通单一最大股东。12月,联想再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50%的股份与新东方合作建立新东方教育在线。同时,北大附网、国旅项目……联想也一一揽入。
一年不到,联想布局接近完成。FM365之下,垂直网站版块:赢时通(财经)、新东方(教育)、国旅(旅游)迅速成形。
现在看起来,联想特别是它的FM365及其搭载的所有构想,其实只是一个小山车,决定它起伏与跌宕的,是纳斯达克指数。后来看,就在FM365上市前两周,其指数已经开始下跌,而且是一波巨大的长时间下坠行情。不过,当时并没有太多人把这次下降当真。股市真正的升降,只有拉开时间才可以看得清晰。这真是极有戏剧性的一次翻转,在纳指处于顶点时,联想以互联网为方向入市募股,收获满满,随即,大市逆转。自然,FM365将面对相当严峻的局面。
当杨元庆与他的VP团队从美国西海岸回国,纳斯达克指数显示的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已经无疑。稍后,衰势一一显现,英特尔下跌31%、微软下跌2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9%……隔着太平洋的中国与美国,这个时候远未到达同步的地步,无论是物理上还是心理上,还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联想仍按部就班地构建FM365之下的垂直网站,并且将自己的多元化战略布局一一落实。2000年11月,柳传志把17个记者请到翠宫饭店,既向大家通报公司业绩,也放松聊聊天,在一派高歌猛进的局面下,他却坦陈自己“心里紧张”……
再过一年,柳传志的“心里紧张”,变成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事实紧张,刚刚投给新东方的5000万元人民币……真是碰巧,过完中国年,新东方遭遇ETS事件。在后来那部传奇般的电影里,这一事件成了美国人理解中国的一个契机,跳跃颇大。而这个事件,对大势不好、必须自救的联想,是一个机会。5000万元的投入,压缩至1000万元,所持股份也相应降低到10%。联想开始收缩。
联想这样的企业,对于类似FM365这样大的投资,绝对不会是一根筋,而是有多种后手。当时的马雪征与张荣宗是联想并购的主要谈判人,他们口袋里有一个项目,就是FM365。“为它找到一家美国合资公司,是我们一开始就有准备的方案,”杨元庆告诉我,“当时我们有两个合作对象可以选,一个是美国在线(AOL),一个是雅虎。两个我们都认真谈了。那个时候,我跟杨致远的关系没有现在这么好,他们选择了方正——好像是方正帮他们在中国落地。我们谈成了美国在线,其实很不容易,完全是硬磕下来的,我亲自飞到弗吉尼亚他们的总部,跟他们CEO史蒂夫·凯斯谈……”
这是一段极有趣的故事。互联网出现之后,其商业模式怎样,一直在探索之中。在雅虎出现之前,美国在线占主导的模式,一如传统电话公司,即付费拨号上网,跟电话收费一样,每月20美元外加一堆“搭便车”费用。1994年,在杨致远和他的同学费罗开始做分类整理和查询网站软件的同时,美国在线采用了电话公司注册索引的方式来查找公司——美国的公司为了方便消费者记住自己的电话,常常用公司的名称作电话号码,比如AT&;T(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的服务电话是1-800-CALL-ATT,用户可以通过电话键盘上的字母对出数字,即1-800-2255-288。一个公司要获得这个和自己公司名字相同的号码,必须向电话公司购买。美国在线延续的即是此办法,其用户不仅要记住公司的网址,还得记住他们在美国在线的注册词。后来,2002年,美国在线采用Google搜索引擎,才中止了这一办法的使用。
从传统电话公司进入网络公司,付费拨号上网,用户接受起来,自然而然。这是美国在线当时如日中天的原因。2000年,美国在线以164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时代华纳公司,由一家互联网服务商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媒体财团。这个时候,能够与美国在线结盟,FM365以及联想的国际化之路,不啻另开新面。
“接入(ISP)——FM365—垂直网站”的联想互联网模式,在自己率先压缩教育方面的垂直网站投入之后,坏消息传来,联想投入最大的赢时通最终没能获得券商网站的资格,这对于定位在券商网站和做移动互联业务的赢时通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此时,联想把自己手头的股份抛售出去,可能是最好选择,但愿意接盘的投资者,开出了只有原来1/10的价格。最有戏剧性的结局,是那家旅游垂直网站,联想与国旅集团合资成立的国旅快捷公司干脆放弃网站,转型成为一家旅游公司——马上就拿到了联想这个大客户的机票和住宿代理权。
先前的设想节节败退,但与美国在线的谈判却最终落定。FM365上市两个月后即开始与美国在线谈判,经过一年时间里多个来回反复,2001年6月11日——双方终于在这一天宣布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拓中国的互联网业务。在联想并购IBM之前,把此次合资看作是联想的一次国际化尝试,未尝不可。
联想与美国在线共同在中国投资2亿美元(联想1.02亿美元,美国在线9800万美元)成立的这家公司,股权比例是,联想51%,美国在线49%。这份合同的亮点——联想成功说服对方为FM365过去一年的花费埋单,在双方协议里规定:“由于合资公司是在原来的FM365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双方都将按股份比例承担FM365过去的投入。”在当时的媒体报道里,这是最被注意的事实。互联网寒潮里,联想FM365似乎安然上岸。
美国在线出价不菲,它要联想什么呢?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0%,它的追赶者,无论是IBM,还是戴尔,份额都未有超过10%的。联想中国冠军地位无可撼动。美国在线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每年几百万——未来还有大幅增长的电脑销量,以及这些电脑的捆绑承诺。联想当然知道自己的独特优势,他们是想用“接入(ISP)——FM365—垂直网站”的模式来完成自我的腾飞与演变;而美国在线,是想借助联想的捆绑条件,为自己打开中国市场。一款“天禧”,可以演绎出如此多故事,不简单。美国在线付了一个让大家觉得联想赚了的价码,傻吗?不,他们要求“这份协议是排他的”——双方在互联网业务上都不得再寻找其他合作伙伴。
雅虎在互联网上选择的是免费模式,它创造的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在与美国在线缠斗五六年后,也就是在2001年左右,已经成为潮流。即使庞大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这样的恐龙级互联网企业,也尽显颓势。很多媒体,将美国在线衰落的转折点,归于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解体,回复到过去的两家公司——不再是猜测而只是时间问题。
联想的互联网化,也快走到尽头。这差不多像个天灾。杨元庆说:“我们选错了合作对象,改都没法改,那个排他性条款约束着呢!只能让FM365自生自灭。可是,如果没有选错对象,或许局面又是不同。”这个故事的收尾,不算太好。2003年,FM365被抢注。靠谱的解释是,FM365裁员之后,剩下的人太少,甚至连邮箱都无人打理,以致未曾注意到注册域名到期,因而没有及时续费,域名被删除后又被其他公司注册。
天灾之外,关联性因素亦不可忽略。联想因为高速度增长,也因为基于如此速度的成长与巨大市场份额的捆绑,才是它被各种力量选择的基础。可是,2001年,联想PC的增速竟然回落到17%。对于美国在线,即使有心拓展中国市场,队友也未必能够帮得上大忙。与此同时,那时上网不方便,联想电脑内嵌上网账号,为用户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这是时势使然的好产品。但随后,这个生意被做穿,满街都在卖上网卡,宽带建设也迅速跟了上来,这个模式收益迅速递减,不再具有市场前景。
新世纪,分拆之后的联想集团,在其多元化战略的第一年,不太顺利。PC增速下降;同时,可能引领联想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的FM365耀如彗星,却疾速而逝,仿佛一场过于短暂的春梦,了无痕迹。不过,如果单纯从资本的角度理解这一轮互联网运动之于联想的影响,它在最高点时入市募集资本,之后FM365也仅一年多即光环散尽,所耗资本有一定数量,但美国在线也帮它兜了部分损失。如果粗算,联想损失有限,无损自信。
《联想风云》由中信出版社于2005年1月出版。——编者注
2001年初,美国教育测试服务中心ETS给全美各大学及研究所入学许可负责人发了一封信,信里指出中国大陆有补习班非法使用托福、GRE考题等相关资料,他们说中国考生的GRE成绩有异常升高的情况,因此呼吁有关方面谨慎对待中国考生的托福和GRE成绩。——编者注
